一位农民的品牌情结
你知道“农产品地理标志”吗?记者很陌生,但苗山农民李奉胜却把白花丹参成功申请了这个标志。3月26日,记者来到了苗山镇的紫光生态园———
一位农民的品牌情结
本报记者 徐雯雯 康与民 孔浩
“这几天我忙着接待一个上海客商。他们想来我这里投资建厂,和我们一起开发白花丹参系列保健品。”记者一进门,李奉胜忙不迭地把这个喜讯说了出来。“如果能合作成功,标志着白花丹参的发展走上了产业化的道路,到那时我们才算真正做成了品牌。”李奉胜说。小小的白花丹参有着怎样的魅力?李奉胜有着一个怎样的品牌情结?
一
在紫光生态园有限公司的办公室里,记者见到了地理标志登记证书。
“什么是‘农产品地理标志\’?你怎么会想起来申请这个?”
“简单说,就它能证明产自咱莱芜的白花丹参是全国最正宗的。”李奉胜说。
前几年,紫檀木、和田玉甚至连榨菜都曾经因原产地的问题闹得不可开交。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了这个标志的重要性。有专家提醒说,白花丹参的药用价值不容低估,若以后种的人越来越多,发源地之争在所难免。申请了“农产品地理标志”,就相当于对知识产权的保护。有了这个,莱芜生产的白花丹参在世界上都是独一无二的。
为了申请农产品地理保护标志,李奉胜追根溯源地查了《莱芜市志》,发现白花丹参确实产自莱芜,一级级申报,直到2011年,拿到了农业部颁发的“农产品地理标志”的登记证书。
有了这个“标志”,许多外地白花丹参种植户来“攀亲”。省内的章丘、泰安、临沂,山西的西安、北京的怀柔、安徽等一些地方都有白花丹参种植基地。广州的白云山药业、北京的希力药业等国内著名的药业公司都开始与李奉胜合作。“看出这个证书的价值了吧?现在很多种植户都知道这个标志的作用。”李奉胜骄傲地说。
二
在李奉胜办公室里,除了农产品地理标志,还挂满了各式各样的证书——— 山东省科学技术奖、山东中医药科学技术奖、发明专利证书……“要不是墙上没地方了,我还得再挂上七八个获奖专利的牌子。白花丹参是个稀有物种,医家一直将其视为珍品,我想把它做成品牌。”李奉胜笑着说。
早在2001年,李奉胜成立了莱芜丰盛丹参研究开发中心,对白花丹参进行物种搜集、野生驯化、良种选育、药效、毒理等方面的一系列研究。一年后,“山东特产白花丹参研究”项目通过省科技厅组织的专家鉴定。有了专家鉴定这个“尚方宝剑”,李奉胜做白花丹参的信心更足了。他先后组织实施了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省攻关等6个项目,并注册了“岳聖”商标,开发了白花丹参饮片、白花丹参茶等一系列产品。从此,李奉胜的白花丹参翻开了崭新的一页,走上了品牌发展之路。
三
白花丹参的品牌之路并不轻松。
十二年的白花丹参路,从2001年最初的3000亩扩大到现在的5000亩,年产近3000吨,实现产值3000余万元,李奉胜的事业越做越大,但还是不满足。
“将白花丹参打造成品牌,我们要做的还很多。”李奉胜说,“一方面白花丹参的市场占有率不是很大,种植规模扩张并不快。另一方面,粗放型生产,卖的都是通货,附加值比较低。下一步我们想进行精加工,开发系列产品,效益可以翻倍甚至百倍。”
这些问题曾经困扰了李奉胜很多年,公司要想突破发展瓶颈,这是必由之路。但需要资金、需要技术,更需要市场……
机会来了。今年年初,上海信谊制药公司通过网上了解以及实地考察,叩开了李奉胜的大门。“他们愿意出资在莱芜建药厂,现在资金和市场都不是问题,我们只是讨论下一步需要研发一个怎样的保健品。”李奉胜高兴地说,“下一步与大中专院校接洽,吸引更多的研发人才。”
记者手记:采访李奉胜的时候,想起这么一句话:“做产品不做品牌,就是瞎糊弄,可能一时挣点钱,但不会长久。”品牌意识就是市场意识,换言之,没有品牌就没有市场。白花丹参是这样,莱芜香肠、莱芜“三辣”、明利蔬菜……也是如此。难能可贵的是,李奉胜有这样的品牌意识和孜孜以求。
新闻推荐
本报讯(通讯员 丁桂刚 张华)今年以来,莱城区纪委监察局坚持“三网筑廉”,着力开创党风廉政建设新局面。健全“责任网”。把全区加强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的任务分解,与26个牵头部门签订了《反...
泰安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泰安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