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写一段家族史留给后人

滕州日报 2013-03-13 00:21 大字

曹际斌历时十九年完成长篇纪实文学作品《平民传》

写一段家族史留给后人

特约记者 赵燕

大坞镇73岁的曹际斌老人一生以摄影为业,60多岁时,他将自己家族近一个世纪的荣辱兴衰、酸甜苦辣与时代的跌宕起伏紧密联系起来,执笔创作了长达160万字的长篇纪实文学作品——《平民传》。

以家族经历为创作题材

谈到创作《平民传》的话题,曹际斌老人滔滔不绝……据介绍,其祖上是在清末推着独轮车、摇着货郎鼓从泰安逃亡至滕县的“外来户”,经艰苦创业发了家,后又在日寇统治时期败落。曹老以自己的家族为题材,以其母20年代出生在兄弟众多的农民家庭,因连年灾荒以几袋米的价格被卖到了一家戏班,几经磨难嫁给了在乡镇经商的曹家为背景,纪实性地描写了鲁南地区近百年的变迁。全书分为“童年与家”、“校园内外”、“步入社会”、“匆匆岁月”、“多彩人生”、“文革风暴”、“主流曲折”、“历史缩影”、“再铸”等部分。

这部作品从1992年开始创作,2011年收尾,历时19年。在曹际斌家中,记者看到这部书的手稿装了满满一个木箱子。装订成册的手稿用普通的文稿纸写成,工工整整略有删改痕迹。现在他的主要工作就是将手稿输入电脑,虽然使用现代化的工具对于一位老人来说有很大难度,但在儿孙们的帮助支持下,他用手写板进行输入,现在已完成了近一半的工作量。这部作品是曹际斌的呕心沥血之作,他甚至对儿子提出了这样的要求:“我死后不要搞仪式、不要干扰任何人,只求你们不要忘记读我的《平民传》,我只想借助这部书,给后代留下真实的历史和真切的人生感悟。”

求知若渴奠定文学之基

曹际斌自幼聪颖,小学时因会写会画成为同龄人中的佼佼者,高小毕业后被安排到市文化馆工作。当时图书馆离文化馆很近,馆内上千册藏书成了曹际斌丰富的精神食粮。《人民日报》、《人民文学》、《山东画报》等刊物上的文章,他一期都没有落下过,并写下了十几本读书笔记。

后来,曹际斌承包了镇里的照相馆,家境也越来越好。1992年,曹际斌了解到,由中国摄影家协会主办、几家新闻团体联合开办了函授班,没有进行过系统学习的他积极为两个儿子报了名,同时,自己也认真学习了其教材。

曹际斌坦言,求知如同爬山,爬得越高,视野越宽。有人笑他,“你整天写,不管吃不管喝有什么用?那些起步比你晚的,现在都名利双收了。”但曹际斌认为全身心投入到写作中是他最幸福的事。他坚信“有麝自然香,何须迎风扬”,即使作品发表不了,也甘愿把其当“家谱”,把自己的人生感悟和处世哲学当成一份宝贵的财富留给子孙。曹际斌喜爱看纪实、回忆性的电视节目,喜欢追寻传统,关注身边的小事,所以他的作品总是透露出浓厚的乡土气息和质朴的人情味。

笔耕不辍拓宽文学之路 

曹际斌一直都是一个有着强烈求知欲的人,几十年来,他一直坚持学习,不仅向书本学习,还善于从生活的点点滴滴中发现知识的闪光点,尤其爱做些考证类的研究。最近他在看一部历史题材的电视剧时,剧中提到沛公指派下属到薛国买帽子,这一细节激发了他的兴趣。曹际斌立即翻看《史记》里的高祖本纪篇,上有“高祖为亭长,乃以竹皮为冠,令求盗之薛治之,时时冠之,及贵常冠,所谓‘刘氏冠\’乃是也”的记载。由此推敲,在张汪、鲍沟等镇至今仍保有用芦苇编草帽和席夹子(类似南方人用的斗笠,水旱两用,有棱角)的传统,与这一史实恰好吻合。

就是在这种探索精神的指引下,一直没有间断过创作的曹际斌,自1997年开始,其散文、小说等作品先后在各级刊物上发表。作品《两个自我》曾被中国作家世纪论坛评为二等奖,论文《加强精神文明建设迫在眉睫》被中国历史唯物主义学会授予佳作奖,他还曾被《人民日报》聘为特约撰稿人,2004年当选为中国乡土作家协会理事。

曹际斌把书稿内容录入电脑 赵燕 摄

新闻推荐

用灵魂舞出梦想和希望

...

泰安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泰安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