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老职工创出新思路——— 记山东电力集团公司先进工作者杜立增

莱芜日报 2012-08-01 20:43 大字

本报记者 徐国明 通讯员 毕建伟

他是一位58岁的老党员,却和年轻人一起始终奋战在变电检修一线,无怨无悔;他是一位从业33年的老职工,见证了自莱芜供电公司成立以来近二十年的发展,将人生中最美好的年华,献给了平凡而伟大的电力事业;他是一位普通的变电检修工人,却带头组织研发了多项技术创新和成果创新,更是在前段时间的220kV钢城变电站GIS刀闸机构大修的考察中提出别出心裁的大修方案,为公司节省资金约100万元。他就是众多默默无闻优秀电力职工中的一员——— 杜立增。

杜师傅1979年从泰安市农机修造厂调到莱芜供电公司,被安排在变电检修工区,从事变电检修工作,一干就是33年。酷暑盛夏,他冒着炎炎烈日下40度的高温,紧握烫手的扳手,在棋山站断路器安装中精心作业;数九严冬,他和班组成员顶着猎猎的寒风奋战在南冶站隔离开关更换现场;许多个深夜,他需要在特定的时间辗转多处进行设备红外测温记录;无数个凌晨,他被紧急的电话叫起,奔赴设备故障现场……杜师傅说:“咱自己辛苦点不要紧,咱们早一分钟修好线路用户就会提前一分钟享受电带来的好处。有时候也会很累,就安慰自己说当是锻炼身体了。”

电力工作是高危职业,没有过硬的技术和较高的素质难以胜任。为了把这项工作干好,杜立增一直坚持业务学习,虚心向高学历高职称的专家请教。几十年的一线工作经历为他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对各种设备的结构原理、性能及检修工艺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他经常能够在复杂突变的环境中找到解决问题的好思路。

近期,220kV钢城站GIS刀闸机构大修。按照常规方法,全部更换46台刀闸机构,仅设备购置就需要花费146.5万元,杜师傅在会同车间技术人员对现有刀闸机构的运行情况进行了全面的考察后,提出了“对机构箱和箱内保护控制部分进行更换,机械部分只进行检修维护”的大修方案。经工区讨论研究并报公司批准,该方案正式通过。在制定大修方案,编写大修作业指导书后,大修工作正式展开。在整个大修期间,已58岁的杜立增师傅一直坚持工作在第一线,经过16天的连续奋战,大修工作圆满完成,大大提高了钢城地区的供电可靠性。本次大修,从方案的确定到实施,杜立增提出的新方案比全部更换节省资金约100万元,不仅如此,本次GIS刀闸机构大修所采用的方法在全省电网尚属首次,具有非常好的推广应用价值。

“我就是个干了一辈子变电检修工作的老工人,之所以提出这个方案,就是想在保证供电质量的基础上节省资金。也可以说是用我们更多工作人员劳动力的付出来换取设备成本,我觉得这是我们每一个电力人应该做的。”杜师傅平静地说。

普通的着装,平淡的谈吐,可就是这样一位年近花甲的老人用自己的智慧和付出和同事们一道取得巨大的成功。正所谓“出色源于本色”,杜立增以他质朴的本色,感染着每一个人,感动着每一个人,激励着每一个人! 

新闻推荐

“在这里看病俺们放心”

以病情为命令,以服务为天职,以意见为动力,市人民医院人人作奉献,让每一位患者感受到诚意和温暖。患者及家属高兴地说———“在这里看病俺们放心”特约记者 马军 赵凯 柏秀芳“我愿在我的判断力...

泰安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泰安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