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苏辙后裔在武城,苏辙后裔在武城

德州日报 2011-12-30 18:12 大字

[摘要]康乾盛世,3代人中连续考出5位进士,使其家族成为鲁西北冀东南一带的名门望族——

武城苏氏家族是宋代名士苏辙的后裔。明朝正德年间由兖州龚邱(今泰安宁阳)迁来武城,在土地比较充足的运河岸边居家过日。《甘泉苏氏家谱》说,“三世家资丰饶,四世文学始显;五世至十世则科第连绵”。五世以前的百余年中,可谓是该家族的创业阶段。在生活逐渐富裕起来以后,他们就将家族的希望寄托在后代的读书和博取功名上来了。四世、五世开始读书参加科考,六世至八世所在的康乾盛世,连续考出5位进士,使这个家族成为鲁西北冀东南一带的名门望族。他们中兄弟进士、父子进士以及诗人进士的事迹,至今仍是这一带人们茶余饭后津津乐道的话题。

兄弟进士苏俊、苏伟

六世中考出进士2名,他们是弟弟苏俊与哥哥苏伟。苏俊(1650-1707),在官场上素以敢于坚持原则著称,是武城苏氏家族考中的第一位进士。字用章,别号钝夫,排行第四,于清康熙十五年(1676)中进士,得三甲十三名,时年27岁。初授中书科中书舍人、徵士郎。康熙二十三年(1684)任浙江乡试副主考,因主考在开考头一天病故,因此,他便担当起主考的职责。考试中,坚持为国家选拔人材,几次拒绝贿赂嘱托,甚至拒绝监巡(巡考,一般有巡抚兼任,为本地的最高行政长官)的示意,并一再严肃考场纪律,使所录取的64名举人,“皆单寒之士”,“撤棘后朝野称得人焉”。回京后主中书科事,虽清秩闲散,然于当世重大之务,无不留心。康熙三十年(1691),因政绩突出,升兵科给事中(清代朝廷六部设给事中,满汉各一人,负责抄发章疏,稽查违误,其权颇重)。苏俊为人重情重义,他的老师患病后,他能不远千里前去探望;他的学生早逝后,他曾慷慨捐钱捐物安顿学生的妻儿老小。苏俊为官坚持原则,对不合理的做法敢于抨击,对贪赃枉法的官员能不留情面地弹劾。康熙三十一年(1692)十一月十五日一天,苏俊针对吏部的铨选和捐纳两事连奏两本,即《纠选司铨法徇私疏》和《纠巴士达冒滥名器疏》。这两篇奏章虽然措辞有些激烈,但能直陈吏部选官用官中存在的时弊,深得康熙皇帝赞赏。康熙皇帝在批示中写道:“捐纳事情,殊属兄杂人所畏惧,无有言者。将人畏而不言之事,苏俊直指纠参,可嘉,著吏部议叙具奏”。为此,特为苏俊加了一级官阶。后来,他又针对吏部侍郎赵士麟开会睡觉、对工作敷衍了事的做法,上了一道《纠赵侍郎大不敬疏》,使其受到了调离吏部和降级处分的处理。苏俊的这三道奏章,就像沉默官场上的三颗巨雷,使得同僚对他刮目相看。《甘泉苏氏族谱》中收藏了苏俊的4道奏章、两篇墓志铭及《浙江乡试录序》和64名中举人员名单。

苏伟(1642-1699),苏氏家族第二位进士,苏俊的长兄,字茂宏,一字济夫。苏伟于康熙三十年(1691)考中进士,为二甲二十二名,时年50岁,授中书科中书舍人、出任顺天府武乡试副主考;康熙三十八年(1699)为中书科掌印中书,奉命任湖广乡试正考官,归途中道卒于河南卫辉的驿站中。苏伟年十三补博士弟子,年十四为县学食饩生,三十一岁以选拔贡入太学,三十四岁中举人,但直到康熙三十年(1691)才中进士。由于科考道路非常曲折,他中举后曾设馆授徒,招收了包括子侄在内的山东河北的多名学生,这些人后来都是学有所成。在主持顺天府武乡试时,所录取的武解元曹曰玮,次年中得武状元;在主持湖广乡试中,得彭源等80人,后来都成为当地知名人士。在京城为官时,因曹务清简,与翰林李公凯、郎中袁杜少、庞雪厓、黄自先诸名流结为诗社,名噪一时。最能代表苏伟诗作水平的是他的一首《闻笳因忆郑圃》诗:“西风瑟瑟透衣凉,忽漫笳声到耳长。万事因循添鬓雪,一年容易见秋霜。社前巢燕愁新徙,塞上云鸿欲远翔。羡煞渊明归去早,篱边花不负重阳”。这是他担任掌印中书时,经常看到皇帝喜怒无常,文武百官明争暗斗,有些官员刚才还是头顶华冠、身穿蟒袍,眨眼之间变成阶下囚时的情景,所产生的远离政坛的想法。由于他过世较早,还没来得及向上打辞职报告,就死于出发的途中。苏伟在未出仕时,乐善好施,经常是立义学、造义舫、施絮衣棺椁,深得街坊邻居的敬仰。《甘泉苏氏族谱》中收有他的诗作6篇。去世后,康熙朝诗坛盟主王渔洋为其撰写墓志铭。

父子进士苏习礼、苏綖

苏氏家族的父子进士,是指七世中的苏习礼及其子苏綖。苏习礼是苏氏家族中的第三位进士,是苏俊与苏伟的侄子。字肄三,生卒年月不详,于康熙五十一年(1712)考取进士,为三甲六十九名。敕封儒林郎、翰林院检讨。《甘泉苏氏族谱》说他,“于壬辰(康熙五十一年,1712)殿试,复蒙旨留京教习”。苏习礼长期从事对满族子弟进行汉学教育的启蒙教师,对满汉民族融合和巩固清王朝的统治奉献了10年青春。雍正初年,出任福建东南沿海的连江县知县,后调任万安县知县。在连江县任内,他改革明后期遗留下来的“一条鞭法”赋役制度,实行摊丁入亩,士民称便。任内,设法保护理学书院,为学子成才和当地文化事业的复兴作出成绩。该理学书院创建于清雍正元年(1723年),后来的巡抚黄国材为博外国传教士的欢心,将其改为天主教堂。作为连江知县的苏习礼,从恢复汉学和有助于当地学生读书科考出发,同意学生们的请求,又将教堂重新改为书院,并祀宋周濂溪、张横渠、程明通、程伊川、邵康节于内堂,后人亦称书院为“五贤祠”。

苏綖(1710-1778),字其度,号杏村,排行老三,是苏氏家族中的第五位进士。据说苏綖一出生,就想说话的样子,是其母秘安人叱之而止。小时候非常喜欢读书,见他人案头有抄本《太极图说》、《西铭通书》,读后皆能背诵。年轻时生活极不固定,有时在父亲为官之地读书,有时寄养在舅父家中,有时与婶母生活在一起。23岁,娶舅父之女为妻。24岁,出继于大伯为嗣。直到乾隆十八年(1753),已是44岁他才中顺天府乡试举人。次年,即乾隆十九年(1754)中进士,为三甲十九名。敕授儒林郎,例授奉直大夫,翰林院检讨加二级,充武英殿纂修官,功臣殿纂修官,奉直大夫。写下了传世之作《平定西域阙里告成赋谨序》。乾隆二十五年(1760)任顺天乡试副考官;乾隆二十六年(1761),任礼部会试副考官,当朝状元王杰,以及进士张玉树、汪槐、刘秉恬、魏廷抡、邓大林、邱日荣、麦佑、张应、曾祥庆等皆所取士也。乾隆二十七年(1762),因母亲病故回家守制。守制结束后,放弃回京做官,而是选择在家乡设馆教书。居里期间,热情为周围的乡亲服务,义务为他人撰写帖联和墓志铭等。对招收的学子,不规定该交的学费,由学生家长根据经济情况随便赏赐。苏綖去世后,他的儿子苏克刚为其作行述一篇,被收入《甘泉苏氏族谱》中。其门生大学士王杰与韩城殿撰《祭杏村苏夫子文》一篇,以及苏綖自撰墓志铭和《平定西域阙里告成赋谨序》,均被收入道光《武城县志》中。《故城县志》中也收有苏綖的传记和诗文。

诗人进士苏襄云

和苏綖同为八世的进士还有苏襄云。苏襄云(1694-1751)是苏俊和苏伟的侄孙,字龙起,号木斋,是苏氏家族中的第四位进士,比苏綖早中进士19年。苏襄云先于雍正四年(1726)考中明经科第一名。雍正七年(1729),出任河南武乡试副主考。中进士为乾隆元年(1736),为二甲七十九名,时年43岁,敕赠翰林院庶吉士,敕授山西平阳府赵城县知县加一级。雍正八年(1730),曾担任山西乡试同考官,并改任临汾县知县加一级,敕授文林郎。他在为官期间,兴办学校、疏通水渠、缉拿盗犯,审慎刑狱,筑堤排洪,政绩突出,事迹非常感人。在任内考核时,博得“才优守洁,存心爱民”的考语。苏襄云为人端凝简重,善雅谈,喜饮酒,无他所好。至于奋志功名,成先人之志,抚幼弟教子皆成名,是其在传承家族文化中取得的突出成绩。他也是一位诗人。乾隆《武城县志》由他作跋,并收录了他的《赠米介亭》:“解赋归来红日边,锦袍犹带御炉烟。秋潭春园时吟眺,平地人看紫府山”。现《甘泉苏氏族谱》中收有其墓志铭一篇。

武城苏辙后裔,在有清一代共有99名贡生、廪生和监生,先后考出了5名进士、59名举人,任职和敕封知县以上官吏的25人。

□张明福

新闻推荐

泰安:创新求变育名城,泰安:创新求变育名城

主营业务收入过亿元工业企业达996户,服务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40.2%,实现旅游总收入387.5亿元——泰安市上下紧紧围绕建设经济文化强市、打造国际旅游名城的奋斗目标,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认...

泰安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泰安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