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百年古村落,村民只800人,一年接待游客50多万人次 五埠岭“变身”,从石头房子照片开始

大众日报 2020-08-15 10:17 大字

村民陈爱琴正在制作十二生肖面塑拐弯胡同● 编者按:

最美最恋不过乡愁。文化观察栏目今起推出“我爱我家”系列报道,讲述3个小乡村的变与不变。让我们了解齐鲁大地上那些传统村落的历史文化故事,感受全民奔小康的坚定,在历史与现实的交织中重新认识“美丽宜居乡村”。

□ 本报记者 姜言明 刘涛

本报通讯员 宋杰

在肥城市孙伯镇,藏卧着一座六百年的古村落,五埠岭。村子因三面环山,一步一岭,世人又称“五步岭”。

村庄不大,只有800人。接待的游客不少,一年50多万人次。能让人们趋之若鹜的,是这里拥有几百年历史的石房、石门和石墙。

五埠岭的石头房很有特点,自下而上全部用石头垒成,中间不掺任何石灰、水泥,却能严丝合缝。村民身居于此,冬暖夏凉,甚是舒服。

“这里头的奥妙全在包里子上。”村支书赵同军告诉记者。原来,墙分外墙和内墙,外墙用大石垒砌,内墙用碎石插缝。这样大石勾着碎石,相互交叉,盖起的房子坚固无比。石屋内设有夹皮墙,墙皮很厚,通常2-3米。墙内有洞,常与外院相连。若有外敌入侵,房东可推墙而入,钻洞逃走。屋外周遭全是院墙。因深居山林,不时有山鹰闯入。为保护家禽,人们习惯将碎石放至墙顶,让老鹰落不了脚。因此这院墙又被称为“鹰不落墙”。

五埠岭村村民喜欢家族群居,至今仍保持着古代民居深巷、大院、高屋的建筑风格。一个家族往往占据着一处大院。父子兄弟又在院内建房圈墙形成自己的小院。最大辈分的老人往往居住在北面最高处,小辈们成家立业后则依次往南扩建居住。各家之间前后相连,左右贯通,门中有门,院中有院,就形成了今天的伙大门。

最有特点的伙大门当属状元胡同。相传这里曾出过状元,是全村最有名的胡同。胡同两侧房屋建设规整,一字排开,井然有序,人能从最后排房屋的窗户看到最前排。

每个胡同大院都设有前后两个大门。前门供人进出,后门则为了预防不测,救人出逃。当地曾流传这样一首民谣:九岈二山,狼虫虎豹。小红山,万丈高,磨得苍天吱吱叫。黑风口,三千里,把人头刮掉。五埠岭地处山岭之地,过去常有山贼出没。村民为防山贼,曾在村郊建了五个大寨门,至今仍有迹可循。

山贼之中最有名的当属元末明初的山大王胡士毕。他出身穷苦,很早就没了母亲,从小便跟随双目失明的姑母长大,父亲常年替人看守林墓。虽出身卑贱,但胡士毕的父亲总认为儿子能干出一番大事。一次,他在守墓时,恰巧碰到一算命先生,便请其算了一卦。算命先生只在墓地转了一圈,指着流经墓旁的西汇河说,这里地处龙脉,死后葬于此,后人必能飞黄腾达,并叮嘱道,下葬时,一定不要穿衣。胡士毕的父亲对此深信不疑,并将此事告诉了儿子。从此,父子二人,开始到处招兵买马,并将一些乞丐、流浪汉深藏于西汇河下游的南屯村。

几年之后,父亲归天。胡士毕本该按照父亲遗愿将他裸葬。但他认为这样会愧对父亲,还是执意为其穿了一条短裤。

此时,胡士毕麾下拥有几千人马,这迅速引起朝廷注意,遂派东平州镇抚使赵恭前来平叛。赵恭明白,要想捉拿胡士毕,必先破阵。他命人连夜搜寻到胡士毕父亲的墓地,欲掘坟灭尸。

在赵恭的穷追猛打下,胡士毕逃到了距南屯不远的岈山。岈山地势险要,易守难攻。赵恭心生一计,命人四处搜索对胡士毕有养育之恩的姑母。胡士毕这下慌了神,带着姑母四处逃窜。可姑母毕竟年事已高,双目失明,逃到哪儿都是累赘。最后,他痛下狠心,亲手将自己的姑母杀害,便有了以后的舍姑峪、杀姑顶之说。

杀姑之后,胡士毕将计就计,把赵恭引到杀姑顶,将其杀害。朝廷急派兵马速来救援,胡士毕最终被剿。士兵们曾四处搜山,寻找赵恭遗骸,但都无功而返。无奈之下,他们只好找来一匹战马,将马鞍拴到马身上,让其狂奔,马鞍落到哪儿,就把赵恭灵位埋到哪儿。

今天的五埠岭便是马鞍落地之处。将士们就在此为赵恭修建了墓地,赵氏后人每年都前来扫墓,时间久了,便在此定居,繁衍后代。

赵同军指着一条石板路说,“这就是著名的‘一路分两州’的地方,石路以西是赵氏后人群居的地方为东平州管辖,以东则为泰安州管。”至今,村里仍保留着赵恭墓碑。据碑文记载,赵恭出生在蒙城凤阳,隶属河南。远离家乡的赵氏后人因思乡心切,遂将“五步岭”改为“五埠岭”。

五埠岭土地贫瘠,很穷。不少村民忍受不了穷困,纷纷外迁,人口从2800人锐减到了800人。

2013年,新当选为五埠岭村党支部书记的赵同军,决心打一场翻身仗。可村子基础薄弱,究竟靠什么来发展?他犯了愁。

赵同军偶然得知一名外地摄影师因为拍摄了一组石头房照片而获了大奖,他计上心头,发展乡村旅游的念头由此产生。

环境好只是发展乡村旅游的第一步。五埠岭现有保存完好的石头房200余套,如何让这些天然资源,发挥出最大效益?。

“村里没钱,只有资源,单靠村子搞不了旅游。”2016年,在肥城市文旅局的支持下,村里引进泰山四方传媒公司进行投资,先后建成了游客接待中心、民俗展览馆、旅游厕所等基础设施。“当年,我们就启动了国家3A级景区的申报工作。”赵同军说,肥城市委市政府对此高度重视,投资2000余万元,修建了一条长26公里的旅游路。经过几年的发展,五埠岭现已形成像古井十八眼、古戏台、古藏兵洞等十几个主题特色景观。

五埠岭在村口有个五亩半的池塘,被当地人称为“水口”。古人建村设房都有“水口”一说,但都没有五埠岭的“水口”那么明显,那样敞亮。为营造理想的人居空间,老辈人在规划选址时,充分吸收古代“天人合一”、“物我唯一”的思想精髓,将“前有照,后有靠”的风水地理学发挥到极致。

据说,这池塘是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全村靠自己的力量修建的,村民希望它能聚水聚财聚福气。修建好的一九六五年夏天,一场大雨把池塘灌满,人们高兴极了,可到了第二天满池塘碧水说不见就不见了。原来池塘下面皆是青石,石缝大小不一,水从石缝中漏掉。

如今,旅游兴村,聚财富民,五埠岭对池塘进行重新改造,采取了先进的防漏措施,栽植莲藕,架起了步行桥,成为当地有名的网红打卡地。开发的同时更重保护,对此,肥城市文旅局局长刘任力说,“五埠岭是肥城南部重点打造的乡村旅游景点,这里要在保持原汁原味农耕风貌的基础上,体现乡趣、野趣和情趣。”

他们从天津邀请专家来为村庄进行整体规划和设计,对保存较完好的伙大门石头院落进行修葺、翻新,并打造了传统美食一条街,形成集摊煎饼、烙大饼、磨豆腐、榨油、酿酒等民间传统美食和工艺制作的集中街区。

今年,景区投资120余万元,充分整合展示村庄厚重的农耕文明、浓郁的乡村文化、多彩的民俗风情,打造了肥城市首个“乡村记忆馆”项目。“我们的乡村记忆馆,共收藏了200余件老物件,全是村民自发捐赠的。”泰安市五埠岭文化旅游开发有限公司李慧勇告诉记者。同时,又投资240余万元,改造了两条伙大门胡同,打造了泰安市首个非遗工坊示范项目,引进了岱宗传拓、桃木雕刻、吴氏陶塑等十余个非遗项目进驻经营。

“景区免费为这些非遗传承人提供住房,他们一个月拿出8天时间,为村民举办义务讲座。”李慧勇说。目前,已有不少村民学会了传统手艺活。村民陈爱琴过去曾是一名幼儿老师,自从面塑非遗传承人许兴涛在村里开办了公益课,她几乎堂堂不落。“我已学会捏像十二生肖这样简单的面塑,光五一期间,就卖了200来个。”陈爱琴说,现在,她靠卖面塑,平均一个月能挣3000块钱。

如今,五埠岭环境好了,名气大了,是全国著名的传统古村落,国家3A级旅游景区。曾经出走的村民开始陆续返乡,人口开始出现了增长。

新闻推荐

未来雨水不断 气温不降反升

13日,泰安市再次发生强降雨过程。据市气象台发布的最新雨情,8月13日6时到8月13日17时降水量为:全市平均30.4毫米,最大降水量...

肥城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肥城市这个家。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