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比高出全省14个百分点,肥城 创新因子驱动传统产业“脱胎换骨”

大众日报 2020-07-24 09:46 大字

□ 本报记者 姜言明 刘涛

本报通讯员 李胜男 时梦莹

“我们这个项目在省域施肥限量标准等指标体系构建方面已达到国际领先水平,成果在山东农业县全覆盖推广应用,近3年推广19505万亩,累计较2007年减施化肥169万吨。”7月14日,在农大肥业公司,董事长马学文介绍。

农大肥业可谓肥城的“明星”企业。近日,其参与联合攻关的“化肥减施增效关键技术与应用”项目获2019年度山东省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现在职业种植户越来越多,对科技的认知更高,对肥料的鉴别力更强。我们只有不断提高科技创新能力,才能把握住在市场变化中的新定位、新机遇,实现企业的转型升级。”马学文说。

作为一家肥料企业,农大肥业不断把技术研发、科技创新作为企业发展的核心竞争力,经过二十多年深耕,已发展成为集生产、研发、教学、科研为一体的大型肥料企业。据了解,在疫情期间,该企业还创造了日出货量达4055吨的历史新高。

重点工作攻坚,肥城把培强支柱产业、加快产业突破作为重中之重,“对肥城而言,实现产业突破,必须牢牢抓住科技创新这个‘牛鼻子’,围绕产业链打造创新链,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企业,让科技创新的成效体现在产业转型、动能转换上。”肥城市委副书记、市长殷锡瑞指出。

如何让传统产业“脱胎换骨”?肥城靠的是科技创新。在一系列政策优势助推下,高新技术产业在此得以快速集聚。

引进上海科学技术交流中心,建设“上海—肥城技术转移协作中心”,搭建对接长三角优秀创新资源新平台,定期组织各领域科技服务专家团到肥城开展企业创新体检活动,有针对性服务企业科技创新;把民营企业科技创新工作列入科学发展考核,激励支持企业转型、扩规升级,最高奖励经费1000万元;实施“百名科技特派员服务百家重点企业”3年行动计划,帮助企业提升技术创新和市场竞争能力;深入开展高新技术企业“引凤”“孵化”“培育”“壮大”四大行动,引导鼓励企业走科技创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值得一提的是,肥城以智能制造和工业“互联网+”为突破口,引导企业走智能化提升路子,实现数字转型。去年该市与华为公司合作成立工业互联网创新中心,成为全省首个5G产业应用试点的县域城市,向“信息智造”迈出了一大步。同时依托高新区孵化平台,培植了征途科技、智慧能源、鸣迅智能等信息企业,为更多的企业提供便捷、实惠的信息技术服务。

安为先生物科技自创办之日便专注于科技创新,现已成为国内第三家、省内第一家具备生产“小肽盐”能力的企业,同时也是山东省“小肽盐”行业标准的制定者。鲁泰原是肥城一家生产水泥电杆的企业,近年来通过深化“智能化+”,实现转型升级,拓展建立了新型建材产业园和电子级环氧树脂产业园,水泥制品、硅酸钙板、环氧树脂、一体化装饰板四大类产品齐头并进。易捷数字印刷将可变数据印刷技术与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和大数据分析等现代信息技术相结合,创新将“动态二维码”应用于出版印刷领域,实现了“一书一码”。

在技术创新上,不仅传统产业企业暗自较劲,新兴产业企业同样各显其能。瑞福锂业是一家专业从事电池级碳酸锂和氢氧化锂生产的新能源高新技术企业,他们的化学法低温提锂工艺和锂辉石硫酸法制备碳酸锂技术,比传统工艺降低能耗30%以上,产品质量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我们坚持‘科技强企’理念,与南开大学等高校组建战略技术联盟,成立国家级锂电新材料研发中心,优化产品结构,延伸产业链条。”瑞福锂业副董事长亓亮介绍,今年企业在壮大2.5万吨碳酸锂项目的同时,又拟投资12亿元建设氢氧化锂、氯化锂和金属锂项目,构建起锂电产业发展生态圈。

正是有这样致力于科技创新的行业航母、企业地标,产业突破在肥城不是“空话”。据了解,肥城高新技术企业和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总数分别达到47家、61家,上“云”企业达到130家,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比56.97%,高出全省14个百分点。

新闻推荐

破解社区治理难题的开拓者 记新城街道河西社区党总支书记孙迎迎

□最泰安全媒体记者陈元通讯员刘宪辉自从担任新城街道河西社区党总支书记以来,“拼命三郎”式的工作作风是孙迎迎留给同事...

肥城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肥城市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