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城镇化与乡村振兴“双轮驱动”,肥城市 居住升级实现群众安居乐业梦

泰安日报 2020-05-11 07:50 大字

□特约记者 宋杰 周倩倩

“忙活大半辈子,现在咱们农民也住进楼房了。”4月27日,在肥城高新区北仪仙村工业园区,65岁的村民尹宜东正忙着给绿化苗木剪枝。居住在社区,工作在园区,不仅住得好,还能有活干,肥城人对美好生活充满信心。

党的十九大以来,肥城市把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作为重大政治任务,以党的建设为统领,以美丽乡村建设为目标,以新型城镇化为动力源,以棚户区改造和村居改造为切入点,推动新型城镇化和乡村振兴融合发展,致力于把乡村建成群众需要的样子,探索走出了一条符合地方实际、务实高效管用的乡村振兴之路。

当下,肥城市委着眼于客观实际,研究确定奋斗目标、主攻方向——再用3年的时间,啃下居住升级、环境改善、产业突破三块“硬骨头”。

肥城市委书记常绪扩说:“围绕居住升级,我们持续实施棚户区改造和村居改造,彻底改善农村人居环境,让肥城的每一名老百姓都在干干净净、利利索索、亮亮堂堂的环境中生产生活。”

从忧居到宜居

把乡村建成群众需要的样子

“在拿到新房钥匙的那一刻,我感觉握住了稳稳的幸福。”潮泉镇下寨村村民乔海珍向记者说,“之前住的是泥瓦房,狭小阴潮,下大雨大漏、下小雨小漏,洗澡上厕所都不方便。现在住的是花园式小区,设施齐全,环境干净,105平方米的新房亮亮堂堂。”两个女儿高兴得手舞足蹈:“一人一间卧室,一家人再也不用挤在炕上了。”

从狭小到宽敞,从泥瓦平房到楼宇林立,从有房住到住好房,如今的农村居住环境早已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出门有公交,周边有学校,交通四通八达,满足了居民对更好教育、医疗条件的需求。”仪阳社区居民冀玉龙说。该社区位于仪阳街道办事处驻地,紧邻高速公路,三条大街穿境而过,社区内幼儿园4家,靠近3所中小学校。该街道偏远的10多个村合村并居,集中打造了仪阳社区。

肥城市委副书记、市长殷锡瑞说:“棚户区改造和村居改造是新型城镇化的牛鼻子,让农民住进统一规划建设、配套服务齐全的社区,可以带动生态环保、集中供暖、农村改厕、民生服务等问题统筹解决,从而在根本上变革了农民传统的生活方式,彻底改善了农村环境面貌。”

截至2019年底,肥城市累计铺开棚户区改造和村居改造项目267个、5.3万套,规模超过一个12万人的整建制镇,开工数量多年位居泰安市第一位。目前,已完成搬迁改造村49个。肥城高新区、潮泉、桃园、仪阳等镇街区集中连片进行改造,摆脱了“空心村”困境,人居环境与城区商业小区相比毫不逊色。

从闲散到集中

不仅住得好更要能致富

“棚户区改造楼房41栋,安置村民1400余户,腾空旧村土地400余亩,用于招商引资项目建设,带动就业千余人。”肥城高新区北仪仙村党支部书记李峰说。该村在腾空土地上规划建设了工业园区,引进得尔欣、欧仕达等多个项目,吸纳本村劳动力就近择业,有效提高了村民收入。

棚户区改造和村居改造带来的不仅是群众生活环境的改变,更是产业的聚集。常绪扩说:“把新腾空的土地、分散在一家一户中的土地集中起来,做活土地流转文章,发展特色乡村产业,让群众参与进来实现乐业。”

老城街道乔庄村是矿区村,通过棚户区改造建起了新型社区,整理旧址土地500余亩,

新闻推荐

农业“龙头”带动产业振兴,肥城市 在希望的田野上种出高效益

本报5月5日讯(特约记者李胜男)4日,记者在位于肥城市仪阳街道的国美农场看到,樱桃大棚喜获丰收、矮化苹果树花朵绽放、园林苗...

肥城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肥城市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