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轮驱动 城乡融合 创新发展 安驾庄镇的乡村振兴之路 (下篇)

泰安日报 2019-01-10 01:01 大字

□通讯员 张同强 聂兵

近日,笔者来到肥城市安驾庄镇马埠村、东岭村、洼里村等五个村,看到传统文化彩绘墙把村村装扮的焕然一新,干净整洁的街道两旁红花绿荫相映成趣,与自己印象中的农村有着天壤之别。据了解,这是安驾庄镇的“乡村振兴齐鲁样板”片区,诸如这样的乡村治理片区全镇有14处。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最终目标,就是要不断提高村民在产业发展中的参与度和受益面,彻底解决农村产业和农民就业问题,确保群众长期稳定增收、安居乐业。围绕这一目标,安驾庄镇党委、政府在认真总结镇情的基础上,准确研判经济社会发展趋势和乡村演变发展态势,坚持城乡融合发展,以农业合作社为依托,逐步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和经营体系,实现全镇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发展,保证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开好局、起好步、打好基础。

以棚户区改造为切入点,推动新型城镇化建设。该镇瞄准新型城镇化建设重点目标,抢抓棚改政策延期3年的黄金机遇,对全镇71个村逐村研判,制定驻地附近、汶河沿线、空心率高等适宜搬迁的8个标准,确定了40个撤并村和31个保留村。对筛选出的40个搬迁村,多次召开党委专题会议,对组织机构、搬迁规划、安置方式等进行研判部署,制定具体详实的棚改方案,明确了搬迁区拆迁、安置区建设等时间节点,压实了分工领导、包社区领导、包村干部、村“两委”干部责任。采取“挂图作战”的方式,紧盯拆迁进度、施工进度,确保棚改工作天天有进展、周周有调度、月月有成效。同时,积极听取群众建议,做好搬迁区群众思想动员、房屋测量、价格评估等基础工作,加快安置区楼房建设,棚改进程取得极大进展。仅2018年9月份,安庄村就拆迁200余户、1000余间房屋,岳庄村、夏辉村等8个村的1500户群众均签订拆迁协议并交纳意向金。

以农业产业化为立足点,培植壮大增收型项目。该镇立足优势产业创品牌,发挥前寨子大樱桃全国知名的品牌效应,带动后寨子、北杨、岳庄、正东等大樱桃种植,打造3000亩大樱桃精品种植基地;发挥安东食品龙头引领作用,打造坡庄片区、江庄片区两个有机蔬菜“千亩示范基地”。该镇大樱桃、有机菜远销东北地区及欧洲、北美等海外市场。引进名优特新品种延伸农业链条,新发展钙果、绿芦笋、杜仲、辣木等附加值高的产业项目和深加工项目,全镇已发展200亩高标准钙果育苗温室大棚及1200亩钙果幼苗扦插基地,规划3年内钙果种植面积达到1万亩以上。依托山东华通集团积极发展钙果产业,目前,钙果茶、钙果酒等加工基地已完成规划选址,正在办理土地手续;依托云农公社发展中江、坡庄、围子等5家益农信息社,为种植大户、群众搭建了服务平台,全面提供农资代购、农技指导等服务;由龙头企业参与投资的大樱桃温室大棚、彩叶苗木种植基地等农业项目落地开工。发挥合作社优势激活经营模式,蔡颜子村的地龙农机合作社已成功创建为国家级示范合作社,该合作社采取“支部领办、大户参与、群众入股”的运作方式,共吸纳96户群众投资入股。合作社创新运营模式,运用“合作社+周边村”“合作社+合作社”的模式,对周边5个村的2000多亩土地实施了“一条龙”托管,对2万余亩土地进行跨区作业,全年收益突破200万元,村集体增收80万元,已从单纯提供农机服务发展为集粮食种植、烘干、仓储、深加工于一体的综合型粮食服务中心,实现了村集体和群众的“双增收”。2018年,安驾庄镇将推动合作社建设作为引领产业振兴的重中之重,依托合作社市场化运作、专业化生产、规模化经营、集约化发展等优势,不断提升农产品市场竞争力,促进了粮食生产、产品加工、特色农业等主导产业的培植壮大。全镇已建成农机合作社5家,覆盖土地6万余亩,新建粮食烘干基地3家,新上粮食仓储、深加工项目2个,涉及农机服务、粮食烘干、特色加工等18个领域,形成了具有一定体量和规模的现代农业发展实体,成为推动产业振兴的新动能。

新闻推荐

肥城市孙伯镇 棚改安居 群众“暖心”

□记者刘涛通讯员巩晓春樊璠报道本报肥城讯眼下虽是寒冬,肥城市孙伯镇北栾村的棚改现场却热...

肥城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肥城市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