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城市突出企业带动,以产业化思路推进造林绿化 做好经济与生态的“必答题”

泰安日报 2018-03-16 12:50 大字

■在正大果业田园综合体内,村民正在栽种果树。 最泰安全媒体记者 陈阳 摄

□最泰安全媒体记者 李庆林

“这条路两边统一栽植了白蜡木,由村集体统一栽植、统一管理,取得经济效益后与农户分成,将实现村集体与农户双赢的目标。”在肥城市安站镇王边路两旁,顺着肥城市林业局副局长刘士勇所指的方向,一排排栽植不久的白蜡木正沐浴着阳光,蓄力生长。

伴随着春天的脚步,一场大规模的造林绿化行动在肥城市展开。“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是道必答题,而非选择题,必须向绿色发展要红利。”刘士勇说,肥城市发挥企业在林业建设中的主力军作用,鼓励企业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为支撑、以品牌为主攻方向,集中连片、规模经营,努力实现全域增绿、企业获利、群众受益的目标。

培植龙头企业,推进林业产业化经营

在正大果业田园综合体内,拨开松软肥沃的表层土,一股潮气就扑到手边。这里的农户干得格外起劲,他们在为刚栽植好的1500亩桃树松土施肥。

“将农民细碎化耕作的土地集中流转,建立肥城桃示范园,通过标准化种植、规模化发展、科学化管理,使土地得到高效利用,可以更好地推动肥城桃产业品牌化发展。农民参股、利益分享的机制,有效提高了农民的积极性。”正大果业负责人介绍说。

像正大果业一样的龙头企业还有很多。肥城市通过培植龙头企业,发展协会组织,建立了“公司+基地+农户”“协会+基地+农户”“合作社+基地+农户”等产业化组织体系,形成了市场牵龙头、龙头带基地、基地连农户的林业产业化格局。

同时,肥城市将培植壮大龙头企业作为重点,加大对林业企业的帮扶力度,在政策上给予支持、在技术上给予指导、在资金上给予协调,着力发展了一批起点高、经营活、实力强的林业“领头雁”企业。目前,肥城市林业龙头企业发展到140家,其中,省级林业龙头企业8家,泰安市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13家。

建设特色经济林,构筑“绿色银行”

近年来,肥城市充分挖掘山区宜林山地资源潜力,扩大规模,突出特色,加快建设以肥城桃、大樱桃、薄壳核桃“三桃”为主的名优经济林,以滕头园林、兴润园林为主的苗木生产基地,经济林总面积达到43万亩,真正使特色经济林产业成为当地农户的“绿色银行”。

“山东滕头园林苗木基地流转湖屯镇14个村土地1万多亩,与苗木专业合作社和农户签订供销合同,带动发展苗木种植3000余亩,项目全部建成后,将成为北方最大的园林观赏苗木基地。”刘士勇的话中带着自豪。

因地制宜、适地适树。在中部山区,肥城市大力发展肥城桃系列品种,形成了优质桃生产基地。在南部和北部山区大力发展早实薄壳核桃、大樱桃等名优经济林,形成了高效干鲜果品生产基地,涌现出像安庄镇前寨子村、潮泉镇孙楼村、边院镇大王村等一批林果生产专业村,示范带动标准化果品生产,全市果品基地初步形成了规模特色。在北部塌陷地、南部汶阳平原和沿河河滩地,高标准、大规模建设了速生丰产林基地。同时,发挥传统育苗优势,积极引进滕头园林、嘉泰城市生态等苗木花卉公司20多家,全市苗木面积达到12万余亩,先后引进名优苗木花卉新品种100多个,全市苗木花卉种植实现了良种化、优系化。

打造林业品牌,果树变成“摇钱树”

品牌是质量和信誉的载体,肥城市围绕林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大力实施林业品牌战略,以质量提升推动品牌创建,以品牌创建为百姓种下“摇钱树”。

肥城市充分发挥政府部门、行业协会、企业、媒体等各方面的作用,动员林业龙头企业、国有林场、专业合作社等林业品牌创建主体,积极参与品牌建设,先后注册了“仙乐牌”肥城桃、“潮泉牌”苹果等商标40多个,“大王樱桃”“雨山核桃”被认定为中国地理标志证明商标,“肥城桃”被评为中国驰名商标、区域公用品牌。

有了高质量的果品,更要销售得出去。肥城市适应市场营销新形势,积极引导广大林农成立合作社或协会等合作经济组织。目前,全市以果品销售和科技服务为主的各类合作经济服务组织达到120多个,销售大户达到150多个,年销售各类果品9000多万公斤。

为了进一步打开市场,肥城市还大力推进“电商进村”工程,建设了肥城原产汇、京东商城中国特产泰安馆、淘宝网特色中国肥城馆等电商平台,将林产品转化成网络适销商品。采取举办推介会、媒体宣传、设点直销、农超对接等形式,拓宽销售渠道,林产品远销意大利、德国、日本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大力发展冷链物流,实现了果品从田间到北京、上海等大中城市超市的“朝发午至”。

春潮澎湃,绿色荡漾。今年,肥城市计划造林2.5万亩、农田林网1.5万亩、“三边绿化”100公里,将森林增长工程与生态脱贫攻坚、美丽城乡建设、培育特色产业等相结合,在增绿美化与增效致富双丰收的路上阔步前进。

新闻推荐

新城街道 发展设施农业 振兴乡村经济

本报2月8日讯(最泰安全媒体记者刘杰通讯员孙迎迎)眼下寒冬料峭,但肥城市新城街道设施农业大棚里却是绿油油的一片。村民石峰喜滋滋地告诉我们:“我们的蔬菜没有农药残留,很健康,在新合作和信业商厦已经...

肥城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肥城市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