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市林业局推动河库(湖)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 2020年全市湿地保护率将达70%

泰安日报 2017-08-25 08:59 大字

□记者 张越嘉

近年来,泰安市开展河库(湖)源头、饮用水源地保护工作,推动河库(湖)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改善河库(湖)水质和水环境,促进经济社会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预计到2020年,全市湿地保护率将达到70%,大汶河及其支流牟汶河、柴汶河等基本恢复水环境生态功能,东平湖、稻屯洼等良好湿地功能稳步提升。其中,泰山区重要河湖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提高到66.7%。

未来三年8条河流规划造林2.92万亩

近几年来,通过对两岸树木造林绿化、林分修复、封山育林等措施,河道两侧绿化水平已经较往年有了明显提高。2017年至2020年期间,相关部门将按照大汶河两岸林带建设不低于100米,瀛汶河、汇河等一级支流林带建设不低于50米的标准,8条河流共规划新造林2.92万亩。河流两侧新建绿化带长度287.18公里,待补植完善长度44.61公里。

“通过造林绿化、林分修复、封山育林等林业生物措施可以防治水土流失,加大生态公益林建设和天然林保护力度,提高水源涵养能力。”市林业局工作人员介绍。

改变河道两侧杨树林比例过高局面

在泰城河道两侧,杨树林面积占很大比例。林业专家表示,“生态好一些的河道两侧,乔、灌、草三种植被都需要有,及时抚育、间伐、更新,就能发挥最大的生态效益。”下一步,泰城将加大水源保护区内阔叶林和针阔混交林的造林力度,将种植阔叶树优先列入政策补助。加强林分结构改造和修复,调整优化林分结构,逐步改变杨树林面积比例过高的局面。

另外,还将把河库(湖)源头和饮用水源地作为重点生态区位,实行重点保护。区域内非生态公益林作为生态公益林管理,严格采伐管理,严禁商业性采伐,严禁移植天然大树进城。加大河库(湖)周边林地补植补造、抚育、低产低效林分改造及封山育林力度,提高森林质量,增强森林保持水土、涵养水源的功能。

泰山区河湖水质需66.7%达标

预计到2020年,全市湿地保护率达到70%,大汶河及其支流牟汶河、柴汶河等基本恢复水环境生态功能,东平湖、稻屯洼等良好湿地功能稳步提升。泰山区重要河湖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提高到66.7%;骨干河道、重要湖泊、重点水库的生态水量基本得到维持。肥城市大汶河、汇河(康王河)、漕浊河等3条主要河流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提高到78.9%以上,大汶河省控河流水质基本达到水环境功能区划要求,水质优良(达到或优于Ⅲ类)比例达到60%以上;骨干河道、重点水库的生态水量基本得到维持。

新闻推荐

赤诚情怀 唱响爱心赞歌 “中国体育彩票”公益慈善晚会走进肥城

本报8月17日讯(通讯员刘凯)公益为本谱写泰山大爱,赤诚情怀唱响爱心赞歌。8月7日,“中国体育彩票”公益慈善晚会在肥城市体育场举行。本场晚会由山东省体育局、山东省体育彩票管理中心主办,泰安市体育...

肥城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肥城市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