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肥城测土配方智能配肥 农民施肥“私人定制” 农田喜欢“吃”啥就“喂”啥

泰安日报 2017-08-24 09:03 大字

本报8月23日讯(记者 杜茜)没有机器的轰鸣声,没有工人忙碌的身影,没有运输车的川流不息。生产肥料的机器安静地在车间里等候着任务的来临。近日,记者在肥城市测土配方智能配肥服务中心看到了与传统生产企业不同的场景。

智能配肥中心利用农业局测土配方施肥大数据,结合智能配肥机为农民提供精准配肥服务,满足群众多样化的施肥需求。中心根据农民提供的地块土壤养分等信息,通过智能触摸屏查询系统量身定制适合该地块土壤的配方肥料,然后配方师将地块配方导入智能配肥机终端,自动生产配方肥料。经中心化验室检测合格后,由配送站送达用户指定地点,真正做到配肥到田、配肥到物、配肥到施、供应到斤、精准到户,通过定制式智能精准配方施肥技术,达到提高农作物产量、改善农产品品质、培肥土壤、控制农业面源污染等多个目的。

“现在不用急着去买肥料了,都科学施肥,我们也赶潮流进行‘私人定制\’,享受个性化服务。肥料用后,庄稼长得好,收成高,收益更好,也减少了投入,降低了开支。”张大哥说。

据了解,肥城市测土配方智能施肥服务中心由肥城市天泽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建设,集智能化、精确化、信息化、定制化于一体,是目前省内同行规模最大的配肥中心。该项目总投资460万元,新建成配肥车间1660平方米、化验室100平方米,配备了国内最新型的第五代智能配肥机,拥有6项专利技术,能生产各类配方肥和液体肥,年产量达8万吨,覆盖农作物面积240多万亩。中心还聘请了由中国农科院、山东农科院土肥专家组成的农化服务队伍,随时为群众提供后续施肥指导服务,确保配方肥达到预期效果。

泰安市土壤肥料工作站站长王德科介绍,与普通肥料相比,配方肥更具针对性,肥料利用率更高。测土配方智能配肥工作开展以来,基层群众科学施肥水平大大提高,盲目施肥、过量施肥等不良施肥行为得到有效控制,降低了因施肥不当造成的耕地面源污染,农产品质量和产量得到大幅度提升,土壤环境得到极大改善,真正做到因“地”因“作物”施肥。

新闻推荐

湖屯镇 帮扶结对助力精准扶贫

本报8月15日讯(通讯员杜鹏范玲玲)为推进精准扶贫工作有效开展,近日,肥城市湖屯镇贾庄村与华盛绿能科技有限公司合作的帮扶项目正式开工。开工现场翻土机、播种机轮番作业,种植人员整理播种带、滴灌带...

肥城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肥城市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