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滨湖:“淘金人”的俱乐部
2017年6月13日《中国经济时报》报道 “当传统金融业遇上互联网之后,以金融科技为代表的金融服务产业呈现爆炸式发展。未来,哪个地方能成为新一轮金融服务产业中心,哪个地方将在产业转型升级中占尽先机。从目前来看,可能大型金融机构中心不在该地,税收等各种指标也不属于地方,但金融服务产业延伸出来的产业,足以改变一座城市,就看哪个地方有这个眼光了。”王继武是中国银行软件中心合肥分中心副总经理,他在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时向记者分享了合肥分中心2016年投入使用时的情景:没有大张旗鼓的盛典仪式,没有大佬们的现身致辞,没有大手笔的启动资金,甚至连办公门牌也没有,分中心就这样正式运转起来。而之所以这么低调,用王继武的话说:“抓紧时间,投入运行是‘王道\’。”
2013年6月22日,合肥滨湖新区国际金融后台服务基地迎来了第一个总部的入驻——工商银行后台中心。截至2016年底,中国人民银行、中国信达资产、中国人保、前海人寿等20余家金融机构总部或综合基地先后进驻。现在,除了北京总部之外,合肥分中心已经成为中国银行国内各个分中心的中心。可以说,类似的传奇,合肥滨湖一直在上演。
金融后台:合肥“最硬”
“金融服务产业因其具有科技含量高、高级人才密集、吸纳就业量大等特点,已成为金融机构创新发展的重要支撑,也为城市经济发展带来新的机遇和增长点。为培植新的经济增长点,上海、深圳、北京等十几个城市相继开始了金融服务产业布局,掀起了一场金融服务后台的争夺战。”合肥市包河区滨湖新区现代金融产业集聚发展基地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王军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说。
如果从服务外包产业总体看,占主导地位的是北京、上海及大连,这三个城市的市场份额约占国内服务外包市场的50%,其中北京占据国内外包市场份额的1/3左右,上海约占20%,大连也达到9%左右。但随着国内服务外包市场的蓬勃发展,一批二线城市在政府政策的支持下,也加快了服务外包市场的招商引资和发展力度,产业规模迅速扩大,中国服务外包市场的区域格局从“三足鼎立”变为“遍地开花”。在这些二线城市中,合肥完全是一匹“黑马”。
相对于前三者,2006年,合肥市政府明确提出加快建立区域金融中心步伐,出台了《合肥市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的意见》,意在支持总部经济及金融业发展。2009年初,滨湖新区国际金融后台服务基地规划建设正式启动,其定位是,全产业链式金融服务集群。截至2016年底,已经有包括中国银行合肥软件中心等20余家大型金融机构入驻,基本实现客户服务、票据支付和清算、数据分析和处理、定损理赔、灾备业务、数据处理、金融资产管理等金融后台业务的全覆盖。此外,由于后台与前台相互渗透,一批金融科技企业和金融服务配套企业应运而生,一个便利企业运营、保障金融安全、探索金融创新的全新金融服务生态圈基本形成。
“合肥不是全国的金融中心,所以,发展金融服务产业,我们开始的定位很清晰,做国内‘最硬的金融后台\’。随着后台业务与前台融合,金融科技企业和金融配套企业已经成为我们的另一个亮点。”王军说。
目前,合肥金融服务产业大致包含两个层面,一是由金融中心外溢的金融后台产业,对于致力于成为区域性或国际性金融后台服务中心的城市来说,金融后台产业能够带来巨大的经济效应,并且有着广阔的市场前景。比如,金融后台业务对场地、员工、IT设备等有着巨大需求,还能够带动信息、资本、人力资源、金融产品等一系列金融资源的集聚。目前已入驻中国工商银行(合肥)后台中心等共计20余家金融机构。二是金融科技企业,这是一个蓬勃发展新兴领域,虽然体量小,但随着移动支付、网络信贷等领域日新月异,从用户数量、融资金额等维度衡量,前景不可估量。
为何会在合肥滨湖
相较于成都、武汉等地,金融服务产业为什么能够在合肥滨湖异军突起?当把这个问题抛给王军时,他没有直接回答,他建议记者到企业采访。
“复星长期以来就非常关注合肥的发展,并致力于为合肥打造世界级城市影响力贡献一份力量。近年来,合肥积极打造合肥国际金融后台服务基地,集聚了大量金融人才,一批科技创新、中小金融企业不断发展壮大。云谷金融城最初的设想,就是期望为科技创新企业、中小金融企业打造属于他们的发展平台。项目发展至今,我们越来越有信心把云谷金融城项目打造成精品,为科技创新企业、金融企业构筑发展的平台。我们希望把复星在全球的优秀投资,特别是在健康、快乐、富足等领域的一流产业资源引入合肥,为合肥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添砖加瓦。”2017年1月4日,复星地产旗下星泓资本投资的云谷金融城产业中心开放暨首批入园企业签约仪式在合肥滨湖新区举行,复星集团董事长郭广昌在签约仪式上如是说。
“说白了,大的金融机构来了,我们自然也就来了。后来,公司将业务重心都放在合肥。”合肥华拓金融服务外包有限公司副经理丁艳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说,2014年12月,合肥华拓金融服务外包有限公司成立,一开始只是部分业务,后来才将总部迁到合肥,其金融外包业务也从初期主要以银行后台服务为主,开始扩展面向保险、证券等后台业务。作为国内金融服务外包企业的领头羊之一,华拓是缩影。
能成为新一轮金融服务产业中心,滨湖有五个共识性优势:一是金融产业化发展态势良好,2016年金融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超过了10%;二是目前入驻的金融机构综合实力相对较强,有风向标效应,保险业总资产位列西部城市首位;三是金融配套产业,包括律师、注册会计师等专业人才和房屋、住房等居于要素洼地,成本优势明显;四是城市创新创业活跃度位居全国城市前列,对金融创新服务需求潜力巨大;五是城市区位优势明显,发展潜力大。
还有哪些“王炸”
在滨湖金融后台服务基地内,记者看到工商银行、中国银行、邮储银行、浦发银行等各家金融机构已入驻。
从金融后台基地到区域性金融服务产业基地,合肥滨湖金融服务产业的地位在悄然改变。记者在采访中发现,这一变化,主要是因为金融行业变化和合肥城市转型升级的双重推动。
“各金融机构前、中、后台的分离与集中才刚刚开始,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更重要的是,这些部门与管理总部的关系较为密切,除了交易环节需要与市场密切联系外,目前这些部门更多地与信息处理、风险管理、发展战略等总部职能相联系,两者相辅相成。只有有效满足这些分离出来的中后台机构设立的需要,才会对总部或区域总部的设立更具吸引力。”软通动力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负责人郭战红说,正是基于这一判断,2015年12月31日,软通动力信息技术(集团)公司入驻合肥滨湖新区。
“有人认为,我们拿出那么好的地方、投入了不少钱,去服务那些总部不在本市或本区的企业和人才,有些不划算。这种观念一定要转变。政府最重要的就是公平、公正、公开,尽量提供普惠式的服务,不论企业是否在包河,我们都要一视同仁,这也是市场化和法治化最重要的方面之一。这是一个城市成长的根本。”王军说,从金融的角度为金融服务产业降成本,营造有利于金融产业发展的市场环境,这才是滨湖金融服务产业基地的重心。
产业升级与城市转型相辅相成。2016年11月,中国科技大学国际金融研究院在滨湖落地。包河区的目的很明确,引进院所,进一步完善金融服务产业链。除了金融人才之外,这一产业链包括呼叫业务、电子商务、创意研发、专业服务的外包基地及法律、会计、信息、咨询等现代服务业基地和配套基础设施,使之上下游形成完整的产业链。
为了提升实体经济能级,合肥提出今后5年要基本形成一个以现代服务业为主体、战略性新兴产业为引领、先进性制造业为支撑的新型产业体系。作为合肥第一城区,滨湖金融服务产业基地的建设不仅关系着包河区,更关系全市乃至安徽深度转型。对于金融产业发展相对较为滞后的安徽来说,发展金融服务产业不是一般意义上的产业结构转型,而是产业能级的提升和产业的深度转型,是现代服务业的能级和质量的提升,这比结构转型难度更大。
“通过全面构筑现代金融产业集群和支撑体系、强化金融要素市场建设、加快发展新兴金融业态、优化金融生态环境,有利于提升合肥金融业发展层次和城市发展能级,有利于辐射带动区域经济发展,推进落实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利于通过金融支持实体经济,促进产业整合升级和做大做强,显著提升合肥区域竞争格局中的影响力、辐射力和集聚力。”王军说。 王永群 钱江 李多庆
新闻推荐
本报6月12日讯(记者魏巍通讯员于学山)近日,记者走进肥城市石横镇大寺村,看到村内的违建棚厦上专业人员正在拆除棚厦铁皮屋项,挖掘机隆隆轰鸣,长长的臂爪伸向坚硬的水泥墙壁,轰然倒塌、尘土飞扬,引得村民...
肥城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肥城市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