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泰安市中国好人榜 2016年第三季度

泰安日报 2016-11-11 00:00 大字

侯光宗徐荣峰孙牧业程银贵  

近年来,全市广泛开展“泰安好人”、“山东好人”、“中国好人”评选培树活动,在全市建立起系统完善的“好人”挖掘、培育、宣传和表彰体系。2016年第三季度,全市共推出中国好人4名,山东好人12名,泰安好人24人。

见义勇为典型

好邻居救火负伤不后悔 演绎邻里大爱

简介:侯光宗,男,1970年1月出生,山东省泰安市岱岳区大汶口镇申东村村民。

主要事迹:2014年2月14日,是传统的元宵节,大汶口镇柏子村村民沉浸在节日欢乐的气氛中。申东村侯光宗与妻子在该村中心路以南经营着一家整骨门诊,晚上八点多,劳累了一天的侯光宗正准备关门时,发现中心路北面也就是对面李代君家的经销部燃起了大火。

“李代君家着火了,快去救火。”来不及思考,侯光宗一边喊着,一边提起一桶下午刚买的山泉水,与妻子一道跑了过去。着火的地方开始时是一楼的日用百货店,大多数是纸箱、塑料、酒等易燃物品,更危险的是楼前还停着一辆汽车和一辆拖拉机。此时,火已经很大了,滚滚浓烟和火的炙烤使人无法靠近。来不及多想,侯光宗把水桶的水泼掉后,紧接着把汽车开离现场,返回来再开拖拉机时,却发动不起来,他只好和李代君用力把拖拉机推出现场,排除爆炸危险。返回后,他立刻提水救火,他始终冲在最前面,因救火心切,没有经验,水泼上后,一股火苗和浓烟马上扑面而来,呛得眼睛流泪,喘不上气,站不稳脚。侯光宗让自己的家属取来湿毛巾,捂住口鼻,忍受着烘烤,继续救火。这时,村里的其他人也纷纷赶来参与救火。

正在大家全力救火时,随着一声巨响,一楼西边的窗户玻璃破碎,大火一下子喷出一米多高,并迅速蔓上二楼,紧跟着传来小孩子的哭声。原来,起火后,李代君急于救火,忘记了二楼的儿媳妇和孙子,而此时,楼上楼下已是滚滚浓烟,情况十分危机。

危机之中,侯光宗没有考虑自己的安危,没有恐惧大火的肆虐,一心想着把火扑灭,把人救出来。他始终在救火的最前沿,一次次地泼水,一次次往前冲,想找机会冲上去救人。他提来一桶水,打算泼掉水,准备上楼救人时,被大火烤碎的玻璃再次落下来,砸在他的右手背上,划出一道3—4厘米的伤口,顿时鲜血直流。他没有吭声,用毛巾一包,打算再次上楼时,李代君的儿媳妇抱着孩子趁着火势已小从楼上下来了。侯光宗一看人没事,就想提起水桶,准备继续接水救火,却没有提起来,感觉自己的手使不上劲了,实际上已经失去了知觉。在大家的帮助下,这时的火势也渐渐小了下来,他才到村卫生室进行包扎,除了妻子并没有告诉其他人。

经村医检查,侯光宗肌腱断裂,需去大医院手术治疗。当晚,侯光宗在妻子的陪同下,住进泰安八十八医院,经进一步检查,他右手3根肌腱断裂、神经损伤,当即手术。住院期间花费一万两千多元。侯光宗考虑到这一把火,让李代君经济损失不小,除了在他手术后,李代君送来的几千元,剩余费用全由他自己支付。直至出院后,他一直未再向李代君提过。

事情过去一年多了,侯光宗的右手尽管没有恢复到跟从前一样,一用力就感到酸麻、胀痛,伸手、握手都受到限制,明显感到不适,但每当有人提起这次救火,侯光宗却没有一丝一毫的抱怨与后悔。他说,远亲不如近邻,邻里之间就要互帮互助,更别说在大火着起来这样的危急关头。

孝老爱亲典型

废池塘变幸福院 “孝顺支书”以孝治村带出和谐村风

简介:徐荣峰,男,1966年4月出生,中共党员,肥城市边院镇高庄村支部书记。

主要事迹:徐荣峰是十里八乡远近闻名的大孝子,老母亲今年80多岁了,双目失明,他把老太太的一日三餐、吃喝拉撒全担在自己身上。

自从当上村支书后,徐荣峰除了照料自己的老人外,还担负起照料村里老人的重担。全村518户,常住1610人,60岁以上的老人246人,其中独居老人56人。“老吾老以及人之老”,10年来,他把村里的独居老人当亲人一般照料,买米买油之类需要体力的家务活,全部包了;外出看病、走亲戚,他开车当免费司机;逢年过节嘘寒问暖,陪着一起吃饭、聊天;天热了,他就组织免费给这些老人洗澡;天冷了,就挨家挨户送煤炭送衣服;谁过生日了,他就带着小礼品上门祝寿;村里还出资为每一位孤寡老人都买上了银龄安康保险。

高富国是村里一位常年在外流浪乞讨人员。2010年乞讨时意外出了车祸,当派出所联系到高庄村时,徐荣峰毫不犹豫把他接了回来。这一伺候就是三年。每天一睁眼,徐荣峰就想着过去看看他,一到饭点就得赶紧去送饭,直到他天年。“临走”的时候,高富国紧紧攥着徐荣峰的手不松,眼前的这个人让他真正感受到了亲情的温暖。

2013年发生的一件事对徐荣峰触动很大。有一阵子忙于旧村改造的各项工作,他对村里的孤寡老人走访得不及时。当推开王大娘的门时,眼前的一切让他悔恨不已。原来的两间房子由于下雨塌了小半间,屋里一片狼藉,王大娘也因为受风感冒发烧好几天了。想到全村50多位独居老人,他决心要在村里建设高标准的养老公寓,把这些老人集中起来照顾。但是建设公寓的难题却实实在在摆在了眼前,首先是建设选址问题,经过整体规划,全村没有合适的地方建养老公寓了。徐荣峰围着村子转了三圈,当即拍板把一处废弃的池塘填平建设。很快又有人提意见说,这样的项目不仅投入大,而且也没有收益,村里也没闲钱,费力不讨好。面对冷言冷语,徐荣峰立即组织群众代表会,情真意切地给大家做工作。经过全体投票,建设养老公寓的想法终于可以付诸实施了。然而最大的难题——建设资金问题随之而来。建设养老公寓大约需要160万元,经过积极争取,争取到上级建设补助60万元的扶持资金,徐荣峰又积极向爱心人士募集了40多万元。下定决心的徐荣峰把自己的宅基地作了抵押,贷出款项立即开工建设。功夫不负有心人。2014年“夕阳红”老年公寓正式投入使用。村里的孤寡老人以及符合条件的老人全部住进了宽敞明亮的公寓养老房。

徐荣峰觉得,孤寡老人是这个社会的弱势群体,他们饱经人世沧桑,作为村支书有责任让他们感受集体的温暖和关爱。把钱花在他们身上,值!

只有孝顺的父母,才有孝顺的儿女。受徐荣峰的感染,在市里上班的儿子儿媳都对慈善事业非常热心,每次单位慈善捐款两人都榜上有名,一到周末两人积极参加志愿服务活动。为了能把孝亲敬老的优良传统继续传递下去,近年,徐荣峰又陆陆续续拿出自己每月的工资,设立了“高庄村孝亲敬老基金”,每年评选表彰“文明家庭”“十大孝星”“好婆婆”“好媳妇”。几年来,村里已评选表彰“文明家庭”“十大孝星”“好婆婆”“好媳妇”20余户(人)。

常言道“为国尽忠,在家尽孝。”徐荣峰不仅自己用真情真爱把中华民族的孝道演绎得淋漓尽致,还把孝亲敬老做成了高庄村的亮丽名片,他确实是一名优秀的共产党员!

诚实守信典型

至诚至信生意人 老翁回乡馈亲邻

简介:孙牧业,男,1954年7月出生,中共党员,1969年12月参加工作,2009年返乡创业,现任宁阳县鹤山镇颜子教育发展促进会会长、鹤山镇志愿服务总站站长、泰安宁泰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

主要事迹:孙牧业的为人真诚、言出必行,跟祖辈的“传承”影响分不开。“从小祖训里就说要诚实为本,以信立身。”他的老爷爷当年行善积德,抱诚守真,是有名的“孙大善人”,也就是这种良好的家风,让他从懂事起就把“以诚待人”当成自己的人生追求。

很小的时候,孙牧业坚持“言而有信”。一天,他和小伙伴们在放学的路上玩耍,恰逢生产队长经过,开玩笑地对他说:“你们小娃子不要只顾着玩,没事做的时候可以来给我们帮忙啊”。“好啊。”他毫不犹豫地答道。因为答应生产队长放学后去义务干活,接下来的近3个月的时间里,他天天坚持组织村里的小伙伴们去生产队拉地瓜秧、帮困难户推磨打水,赢得了乡亲们的认可,也是从那时候起,大家知道了他是个“说一不二”的娃子。

应征入伍时,孙牧业的诚信为人给他帮了大忙。1969年,16岁的他背着父母报名应征,因年龄偏小被拒之门外,乡亲们为把这个苗子推荐到部队,多次为他说情。在带兵人员看来,他小小年纪就有这么多老乡为他说好话,肯定错不了,就这样,他顺利成为了一名通讯兵。也是那时,他暗下决心:“以后自己学有所成了,一定要让亲邻们过上好日子。”再后来,他成为了一名优秀的电报员,并因表现突出而多次获得嘉奖。

离岗退休后,孙牧业带着他当初的承诺回到了家乡。2007年,他主持成立家族最低生活养老金托管中心,出于信任,家族中50多个家庭纷纷响应并积极参与进来,20多位老人的赡养问题得到了很好的解决。2013年,因为在村里比较有威望,他组织成立了老年管事团,邻居百舍的有了矛盾都喜欢找他主持公道,热心肠的他慢慢成了村里的“和事佬”。2015年,他出资筹建了鹤山镇“春城叠苑”广场舞队,极大丰富了老年人的精神文化生活。他承诺以后每年都会固定拿出1万元钱为队员们购买服装、音响、支持他们参加各类比赛。截至目前,广场舞队已吸纳成员40余人,并在不断发展壮大。

2009年,恰逢新农村建设如火如荼,孙牧业注册成立了建筑公司从事房地产开发,他用更落地的行动让乡邻们住上了楼房,也实现了他让村民们过上好日子的承诺。鹤山镇皋山社区二期是孙牧业承建的第一个工程,“老百姓都信任,宣传单还没发就卖出去了。”为了保证楼房质量,他天天待在工地,早晨第一个到,晚上最后一个走,每天严格检查石子、水泥、钢筋等建筑材料用了多少,与其他开发商控制成本的出发点不同,他这样做是确保该用的材料都能用到房屋建设上。在工程质量把关上,他是绝对的“一根筋”,不搞层层转包,一竿子插到底,一旦发现施工不合格现象,无论成本多高他都力逼工人拆除返工。

“宁建好楼留后人,不花枉钱坑子孙”,孙牧业一直在用那颗至诚至信的心建造自己心目中的“良心楼”,从住户到搞家居装修的都交口称赞,很多买房者点名要买他建造的房屋。7年的时间,他在家乡盖起了32栋社区居民楼,让3000多个家庭圆了“洋房梦”。

诚信带来了效益,孙牧业成了许多开发商羡慕的对象,因为他走到哪里,哪里市场就好。但在他看来,现在很多村民攒一辈子钱也就能买一套房,他不能坑了父老乡亲们。“要说我的私心,那就是希望在百年之后能在家乡留下自己的一座丰碑”,语气中透露出满足和期待。

“人有两件事不能等,一个是孝敬老人,另一件事就是培养孩子”。2015年,孙牧业牵头成立了“颜子教育发展促进会”。在促进会成立仪式上,他一次性捐款10万元,受他的感染,开发商孙中海捐款50万元建中皋小学、捐款20万元设立“中海教学奖”,当地老板颜丙军为泗皋小学捐款50万元,会员们个个慷慨解囊,捐资助学。截至目前,“颜子教育发展促进会”已募集各类教育基金款项达115万余元,奖励帮扶了很多孩子。

“钱赚了都放自己兜里,对社会还有什么意义,我想用我的绵薄之力造福身边的父老乡亲”,这是孙牧业一直的坚守。这样一位至诚至信的老翁,带着信念前行,值得钦佩!

把桃木从“烧火棍”变“金疙瘩”的“程木匠”

简介:程银贵,男,1970年9月出生,江苏省如皋市人,肥城正港木业工艺品厂总经理。

主要事迹:十万亩的桃树种植面积让肥城每年都会产生大量桃木废旧枝条。就在十几年前,这些桃枝还被用来烧火做饭,扔得到处都是。而现在,老百姓们却都把修剪下来的桃枝当成宝贝,加工成桃木旅游商品,高价出售。

肥城的桃木从“烧火棍”变成了“金疙瘩”,说起这翻天覆地的变化,不得不提到一个人,他就是大家口中的“程木匠”——程银贵。

程银贵从年轻时起就跟着师傅学做桃木工艺品,他脑子活、肯吃苦,很快就掌握了桃木工艺品的制作技术,做出的东西常常让老师傅赞不绝口。之后,程银贵开始涉足桃木工艺品销售环节,做了一段时间之后他发现,由于江苏当地很少种植桃树,原材料要大量从山东收购,有时还收不到好木料,而木料对一件桃木工艺品的影响实在太大了,老师傅们常说,木料好,这手艺就先成了一半。

凭着对桃木工艺事业的热爱,思索良久,程银贵做了一个大胆的决定——到山东肥城去创业。之所以选择肥城,程银贵也做了大量细致的考察:肥城种植桃树历史悠久,有万亩桃行,桃树木质细密、质量较高;并且肥城在泰山脚下,交通条件便利,发展旅游业得天独厚,这些年经济发展也很迅速。

敲定了主意,程银贵马上开始了他的创业之路。2001年5月,程银贵拿出他在江苏做桃木生意的几万元积蓄,创办了肥城市正港木业工艺品厂。

在程银贵创业初期,肥城也有了几家比较有实力的桃木工艺品厂,程银贵知道,自己初来乍到,如果想在市场上占得一席之地,只能在产品质量上多下功夫。从做第一件产品开始,不论是原材料采购还是制作过程中的十几道工序,程银贵每天盯在现场,确保每件产品都是精品。在确保品质的同时,程银贵还积极创新,把江苏当地和肥城本地的工艺结合,开发了几个造型别致、新颖的工艺品系列,大受欢迎。慢慢的,越来越多的人知道了程银贵,越来越多人选择了正港木业。

市场打开了,程银贵也比以前更忙碌,虽然不能时时盯靠在工厂,但在他的带动下,正港木业的每名员工都知道,质量和诚信是立身之本。

2010年,一个合作了6年多的济南的客户刘经理因为临时要出国,原本定下的几万块钱的产品都不要了。刘经理也觉得不好意思,对程银贵说定金就不要了,算赔偿工艺品厂的损失。但程银贵坚决不收,还派车把对方余货全部清点拉回,按价格退付货款。刘经理感动地不知说什么好,握着程银贵的手说跟你老程做生意就没吃亏的时候。

2012年,肥城的一家合作企业带货出发,途中车辆追尾,致使三件工艺品外盒玻璃被撞坏,程银贵免费对玻璃外盒进行维修。还有一次,泰安一家银行往北京运输桃木工艺品途中,部分工艺品在路途中受损,程银贵二话不说对工艺品进行调换,连夜送去了北京,让客户深受感动。正港木业对经销户、用户实行三保,即保质量、保调换、保退货。在确保质量的前提下,如果经销商对个别品种不适应,也可随时调换适销对路的商品。

就这样,不管生意大小,货款多少,程银贵都一视同仁,宁肯自己受损失也不让对方吃亏。现在,程银贵的合作商遍布全国十几个省市。正港木业被评为全国征信系统“立信示范单位”、山东省金牌旅游购物商店、山东省3·15消费者满意单位、泰安市文明诚信民营企业标兵,他本人也被评为“肥城市文明之星”。

多年来,程银贵帮带起桃木工艺品生产经营厂家150余家,培养行业带头人20余名,带动相关人员就业4万多人,年创产值8亿多元,肥城成为了全国规模最大、品种最全、创新能力最强的桃木工艺品生产销售集散地。

新闻推荐

精准发力 增强实效 肥城地税保障绩效管理高效运转

本报11月16日讯(通讯员张华孙振鲁)绩效管理工作开展以来,肥城市地税局紧紧围绕省市局绩效管理工作重点,按照“指标体系精准化、绩效培训常态化、过程控制标准化、日常运转规范化”的工作目标,坚持压实...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