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白恩林:勤劳致富不忘本

泰安日报 2016-08-27 00:00 大字

 

□记者 王国梁

从年轻时起,凭借灵活的头脑和勤劳的双手,家住肥城市桃园镇南北王村的白恩林就成了村里第一批富起来的人。自己致富后,白恩林没有忘记乡亲们,为困难村民捐款,照顾孤寡老人,捐资修建文体广场……30多年来,白恩林时刻不忘家乡,为村里做了无数的好事。

艰苦创业终成致富带头人

1973年,白恩林初中毕业。家里不富裕,还有好几个兄弟姐妹,懂事的他放弃了学业,一心贴补家里,出去找活干。他不怕苦,不怕累,率先带领村里的其他年轻人,组建了一支由41辆人力地排车组成的运输队。

白恩林的运输队主要为矿山和建筑工程队拉石子、拉料石。后来,地排车换成了毛驴车,除了继续为工程队拉石料,白恩林还免费为村民们捎回碳石、煤泥、煤等物资,没向村民要过一分钱。当时市场还不繁荣,白恩林拉回的物资解决了很多村民做饭、取暖的问题。慢慢地,白恩林和他的“马帮”成了村民们最期盼、最喜爱的人。

1983年,白恩林买了第一辆四轮拖拉机,联合全村20多辆拖拉机搞运输,继续往煤矿及建筑队拉石子、沙土等材料。运输能力强了,白恩林和他的运输队也渐渐有了名气,成了规模。

当时还没有脱粒机和收割机,麦收农忙时,只能靠人工。为了尽可能帮村民减轻负担,每到农忙时节,白恩林就带领运输队,用自家的拖拉机免费为群众收粮、运粮。有人说他放着钱不挣,还倒贴钱帮村里收粮食,真是傻。白恩林听了只是笑笑,他说:“我的钱啥时候都能挣,可乡亲们一年就指着这季粮食过日子,他们可等不得。”

致富不忘众乡亲

在运输这条线上干了十几年之后,白恩林决定转型。他跟伙伴们商量,跑运输不是个长久之计,竞争越来越大,利润越来越少。而且,他们跑运输的这10多年主要就是跟矿山、建筑工程队打交道,建筑工程这一块的运作模式、运转流程已经比较了解,既然有了这个基础,不妨眼光放长远一点,成立自己的工程队,搏一个更好的前程。

凭借白恩林独到的分析和平时积累的威信,白恩林的提议得到了大家的一致同意,就这样,1990年6月,桃园镇恩林土石方工程队正式成立了。

2013年,白恩林又承包了100多亩土地,发展蔬菜大棚。他专门请村里的贫困户来他的大棚基地打工,有效缓解了这些贫困家庭的困境;村里进行美丽乡村建设,白恩林捐款捐物帮助村里沿街修建了花坛,栽种了绿化苗木,建造了地埋式垃圾池,美化了村里的环境;村里修建文体广场,丰富村民文化生活,白恩林又捐献了价值万余元的健身器材。

捐资筑路传美名

2014年7月,南北王村公开招标村东部至肥梁路段道路维修工程,白恩林凭借过硬的资质拿下了工程,7月16日,工程正式开工,白恩林请来了村里的党员干部担任质量监督员,全程监督参与工程质量、进度。

与此同时,村“两委”将村西部“上学路”的修缮也提上了日程,但由于资金短缺,迟迟没有行动。白恩林听说后,默默地拿出15万元现金,送到了村支书白长柱手中。白恩林说,“上学路”位置关键,孩子上学、村民外出都要经过这里,如今路修不好,外面的人进不来,里面的人出不去,对南北王村的发展也是个很大的制约。

资金到账后,“上学路”加紧施工,7月底,近千米的上学路终于竣工,原来尘土飞扬、坑坑洼洼的土路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宽阔笔直的水泥路。

面对众人的赞誉,白恩林看得很淡。他说:“离家在外多年,没为村里做过什么,如今拿出一些钱来为村里做些分内的事,实在担不起这么多的荣誉。”

新闻推荐

肥城市 信息网络实现全覆盖

肥城市狠抓司法行政信息化建设,明确了2名专职人员负责信息网络工作,建设了信息管理平台和内网机房,目前,已经全面建成了局所互通、覆盖全市的信息网络。依托这一信息网络建立了内网OA协同办公、人民...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