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根土地做惠民文章
□本报记者 亓兵 通讯员 刘刚
莱城国土分局以嬴牟大地为本,以践行部门职责为墨,以干部职工高度负责的精神为笔,泼墨挥毫,谱写了一篇篇惠民生、得民心的精彩文章,用一片片高产稳产的高标准基本农田、一排排崭新的农村社区楼房、一座座生机勃勃的矿山,彰显了为民务实的总要求。
小地变大地 大地变肥地
近日,记者驱车前往位于苗山镇见马片区的高标准基本农田项目建设现场,体验项目建设场景。进入项目区后,虽然道路有些绕,但是丝毫感觉不到任何颠簸。随行的莱城国土分局土地整理中心主任张毅介绍,过去这些路都是土路,雨水冲刷严重,路面崎岖不平,现在进行了20公分厚的水泥硬化,才得以畅通无阻。
十几分钟后,记者驱车在一处小坡上停下。放眼望去,只见一块块梯田错落有致地分布在丘陵上,地块之间全部铺上了水泥花砖,干净整洁的水泥路时而连接时而分开,顺着地势通向远处。在最高处,是一座太阳能提水泵站和直径20多米的蓄水池。“这座提水泵站利用太阳能发电产生动力,将河水引入蓄水池,然后借助地势落差,使水自流到田间地头,方便一家一户零散灌溉。”张毅告诉记者,这片农田虽然处于丘陵区,但具备较大的挖掘潜力,项目的目的就是通过田、水、路、林综合整治,使之达到高标准基本农田的标准。据悉,该项目通过大田整治,使小地变大地,方便了规模化机械作业,通过覆土和护坡、排水工程,有效提高了土质,保持了水土,通过太阳能提水设施和铺设管道,保证了水源,通过硬化路面,大大方便了农业运输。
对此,西见马村村民周长芹深有感触:“以前这里都是沙土地,没有水,只能靠天吃饭。撒上点花生种子,能产多少就看当年的雨水。现在地变肥了,也有水了,什么时候想浇地,拧开水龙头就行。还甭花钱,真是忒好了!”
为更好地保护有限的耕地资源,莱城国土分局坚持一手抓开源,一手抓节流,既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的用地需求,又确保耕地总量不减少,质量又提高。近年来,莱城国土分局争取省财政投资1.12亿元的高标准基本农田项目,建成了“田成块、路相通、水配套、旱能浇、涝能排”、旱涝保收、高产稳产的15万亩高标准基本农田,增加了近千亩宝贵耕地。同时,通过高密度的巡查和执法,严防各类破坏耕地行为,特别是对顶风而上违法占用“保命田”基本农田的,坚决拆除,绝不含糊。
重金除隐患 矿山变绿山
进入汛期以来,寨里镇前枯河村、大王庄镇止凤村先后出现岩溶塌陷险情。在前枯河村的一块姜地里,直径2米、深9米的塌陷坑周围已经拉起了警戒线,竖起了警示牌。莱城国土分局工作人员说,像这样的岩溶塌陷隐患区全区共有3大片,受威胁村民7000多户。
为有效防范汛期地质灾害,保障群众生命财产安全,莱城国土分局在做好全面排查、警示、宣传、演练、联络等日常防灾工作的同时,积极对上争取资金对隐患点进行治理。近两年来,投入资金近1000万元,先后实施了和庄镇横顶村山体崩塌搬迁避让、茶业口镇曼里村山体滑坡治理、大王庄镇西北部山区山体崩塌、滑坡、泥石流治理等地质灾害防治项目,为受威胁群众新建安置房27套,建设了挡土墙、排水沟,大大降低了灾害威胁。
特别是今年以来,为塌陷隐患区村民争取了6000多万元的搬迁避让补助资金,并结合土地增减挂钩政策,选址新建新型农村社区,村民们将陆续搬入新居。为大王庄镇道沟村等隐患点争取了200多万元国土资源部治理资金;为和庄镇上佛羊村等隐患点,筹资近200万元进行治理;还努力争取800多万元矿山复绿治理资金。与往年相比,扶持资金成倍增长。
治理地质生态环境,打造绿色矿山,建设生态莱芜,莱城国土分局始终作为一项重要的惠民工作来抓。从1月份开始,全区开展了以打击违法违规开采矿产资源、彻底整顿矿山环境脏乱差问题为主要内容的砂石资源综合整治。通过多次联合执法,依法拆除了30余处非法开采选洗点,严厉打击了盗采矿产资源的违法行为。茶业口、苗山等镇的砂石企业全部停产整顿,并严格监督矿山进行清理和绿化。通过整治,大大改善矿山生态环境,还当地一片绿水青山。
新闻推荐
(上接1版)又通过开展双向承诺、专项巡查小组暗访等措施重点整治了接受家长宴请、有偿家教等违规行为,目前全市师德师风建设效果明显。校车开通更安心“更安心说的是运行4个月的校车。”李海霞说,校车...
肥城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肥城市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