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文化肥城聚合发展正能量

泰安日报 2014-03-24 16:28 大字

 

荣膺首届文化强省建设先进市县,并获得省委、省政府表彰;荣膺“全省四德工程示范市”;确定为全省第一批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召开全省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现场会,建设文体小广场的经验做法在全省推广……2013年,肥城市文化建设硕果累累。

肥城市委书记张成伟说:“2014年我们要在把握稳中求进、好中求快总基调下,推进改革创新、加快转型升级,就必须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使群众更方便、更快捷地享受公共文化服务;就必须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推动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发展。”

德“润”肥城

文明风尚深入人心

模范评选引领文明风尚,肥城市605个村居全都建起“四德”榜,桃都好人、道德模范评选等活动深入人心。去年以来,共推出各类文明典型40个,其中1人荣获第四届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2人荣获第四届山东省道德模范。

市委中心组带头学习,带头调研,为建设学习型党组织树立典范,被评为山东省先进基层党委中心组。“桃都讲坛”一月一专题,成为提升党员干部素质的有效载体,入选《山东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工作100法》。决策随着民意定,服务跟着民需走,“334”网络管理模式经验,在全省互联网宣传管理工作会议上得到推广。

送人玫瑰,手有余香。1.6万桃都志愿者活跃在城市乡村,描绘这座城市最动人的风景。整合各类社会资源,肥城市建立桃都志愿服务中心,目前,全市共建立志愿者组织205个,为群众提供个性化、多样化的服务。

在城市,建成德园、百信广场、清风阁等道德教育阵地,放大“百城万店无假货”示范街、示范店的模范作用。在农村,村村建立一条文明街,开办文明市民学校,实施农民培训工程,2013年累计培训农民14.3万人次。

乐“汇”肥城

公共文化服务城乡一体

“建设桃都美丽乡村,村里不仅干净了,还建起了文体小广场,每天都有很多人来这里唱歌跳舞,咱农民的生活越过越滋润。”新城街道沙沟村村民对美丽乡村建设带来的实惠,乐得合不拢嘴。

肥城市以基层公共文化服务提升年活动为抓手,大力实施文化惠民工程,让城乡居民共享优质的公共文化服务。

依托文体小广场,肥城市建设“15—20分钟”的乡村公共文化服务圈,开展基层文化活动,每年组织开展“四下乡”、消夏演出、戏曲大赛,连续两年举办农民文化节——百姓大舞台,20万人次参与活动。

文广大厦、文化中心、数字影院、陆房战斗纪念馆、工人文化宫等设施配套完善,文化馆、图书馆达到国家一级馆,档案馆达到国家二级馆,并全部免费开放。村村建有文化大院、农家书屋,每月每村放映一场公益电影。

创新实施公共文化服务志愿者递进培养工程,被列入第一批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项目。培训文化骨干1.5万多人次,发展公共文化服务志愿者1500多人。由“送文化”到“种文化”,群众成为真正的活动主体。

业“兴”肥城

文化产业迸发活力

城门古道,亭台楼榭,雕梁画栋,小桥流水,脚下青砖延展铺开……这便是云南恒业集团投资60亿元在肥城打造的春秋古城。项目定位大型旅游目的地、文化旅游集散地和黄金旅游居住地,自2012年开工以来,强力推进,目前已现雏形。

“文化产业就业容量大、就业形式灵活多样,并能带动其他领域、产业的创新发展。”肥城市委常委、宣传部长孟庆刚介绍,该市设立500万元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大力实施文化产业振兴工程。

目前,春秋古城、中华儒商文化园已列入省级重点文化产业项目,文化创意产业园为省级重点文化产业园区,建成5.7万平方米的桃木旅游商品城。文化产业品牌声誉鹊起,“肥城桃木雕刻”获国家地理标志商标和“山东省旅游休闲购物十佳品牌”。

文化融入先进制造业、现代农业、现代服务业,新型文化业态企业如雨后春笋“生根开花”。投资1.68亿元和2亿元建设金华彩印、商会大厦项目;泰山植物园、嘉泰苗木休闲生态园、德汇田园示范项目投资额分别达到5.3亿元、6亿元和30亿元。

□特约记者 宋杰 李胜男

新闻推荐

肥城市高级技校 深入推进教风学风建设

本报3月26日讯(通讯员 肖辉)为进一步加强教学管理,提高教学质量,肥城市高级技校全面优化教学秩序、规范教学行为,深入推进教风学风建设。 严格执行教学管理制度。修订完善了《教师行...

肥城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肥城市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