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邈为何叛曹操?
□蒙祥吉
张邈在“三国”里的戏份不多,先稍微介绍一下。此君姓张名邈字孟卓,东平寿张——— 今山东东平人。“少以侠闻,振穷救急,倾家无爱,士多归之。太祖(曹操)、袁绍皆与邈友。”曹操不仅与张邈是好朋友,在曹操为报杀父之仇征伐徐州陶谦时,他还告诉自己的家人,“我若不还,往依孟卓”。曹操归来,见到张邈,两人垂泣相对。这是《三国志·张邈传》的记载。《后汉书·党锢列传》讲道,张邈为“八厨”之一。所谓厨者,“能以财救人者也”。在那个皇帝昏庸、宦官专权,清流名士被严重打压的年代,张邈等人能仗义疏财,实在难能可贵。由此可以看出,张邈应该是个侠义心肠、交友较广的人。
张邈应该还是个有胆有识的人。董卓之乱时,他与曹操“首举义兵”讨董。当时他是陈留太守,曹操原来在洛阳,因看不惯董卓的倒行逆施而偷偷“东归”,到了陈留,散家财,合义兵,准备诛杀董卓。曹操以光杆司令从洛阳溜出来,在张邈的地盘上招兵买马,如果没得到张邈的首肯是不可能顺利进行的。这说明,张邈对反董是持开明态度的;后来他还派兵参与到曹操发起的对董卓军的攻击,又说明他有胆气。同时也进一步证明了其与曹操的深厚情谊。
然而就是这么个张邈,在曹操再征徐州时,与曹操的部下陈宫等暗联吕布,突然反叛曹操。这次背叛狠呀,曹操打下的地盘几乎全数吐出。不仅如此,吕布还精准地从曹操的薄弱环节——— 新组建的青州兵杀入,曹操大败,坠马,手掌被烧伤,差点被擒。《三国志》裴松之注引《献帝春秋》说:“(吕)布骑得太祖而不知是,问曰:‘曹操何在?\’太祖曰:‘乘黄马走者是也。\’布骑乃释太祖而追黄马者。”清朝大学者何焯有个评论:“(曹操)所收黄巾精锐尚未习练,猝遇勍敌,则偏败众携。先犯之者,由宫、邈知虚实也。”要不是吕布后来不听陈宫等人谋划、曹操处置得当,历史就得改写。
昔日的朋友,曾经的盟军,张邈为什么背叛曹操呢?解释有两种。一是《张邈传》讲的,关东联军集结后,推袁绍为盟主,袁绍开始有些拿大,张邈正义谴责。袁绍因此记恨于他,并要求曹操杀了他。曹操拒绝了,不过袁绍的话还是传到了张邈的耳朵里。他想,袁绍是盟主,与曹操又是发小,保不准曹操扛不住压力最后会杀他。所以,他趁曹操外出打仗后方空虚,突然捅了曹操一刀。这个说法基本是推脱之词,试想,要杀他的人是袁绍,就算曹操被他除掉了,能保证袁绍不让第二个人来杀他?
第二个说法是北京大学教授田余庆先生在著作《秦汉魏晋史探微》中提到的,认为张邈的反叛是因为曹操杀了陈留名士边让,理由是陈琳为袁绍写的讨曹檄文提到的,“故九江太守边让,英才俊逸,天下知名,以直言正色,论不阿谄,身首被枭县之戮……自是士林愤痛,民怨弥重,一夫奋臂,举州同声”。
讨曹檄文能表明张邈的动机吗?杀一人而举州反,边让有那么大的能量吗?我是这么看的:第一,所谓檄文,是在征伐过程中利用文书这种形式,声色俱厉地揭露敌人的恶行丑态,动摇对方的决心,以达到“百尺之冲,摧折于咫书,万雉之城,颠坠于一檄也”。檄文写作的要点是“事昭而理辨,气盛而辞断”。陈琳站在曹操的对立面,只管拿屎盆子往他头上扣,立场并不公正,能反映事实吗?第二,边让这人有才,但也有毛病,恃才傲物。《后汉书》讲他对曹操“多轻侮之言”,与陈琳讲的“直言正色,论不阿谄”有所不同。还有,有人评价他,虽有才但“不入道”。如果这个“道”理解为自然的话,那么边让这人就有点不自然,做作。这么一个人惹恼曹操而被杀能引起多大的反弹,我表示怀疑。比如当时的祢衡,和边让情形相似,他羞辱曹操,曹操没杀他,把他打发走了,结果被黄祖宰了,史书上也没写引起多大的轰动。因此,如果说张邈反叛曹操的动机有边让被杀的因素在内可以理解,如果说张邈就是要为边让报仇雪恨未免理据有点苍白。
那么,张邈为什么起异心呢?个人以为,本质上还是关东联军相互攻讦抢地盘的行为。张邈这次反叛,陈宫的作用很大。陈宫,《三国演义》讲他是中牟县令,曹操逃出洛阳后曾被他抓住,他抓了曹操没有拿去领赏,反而放了曹操还挂印追随他。之后他们一起到吕伯奢家,误杀了吕氏一家,曹操此时说了那句千年标签话——— 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不过《三国志》裴注《陈宫传》并没有讲陈宫当过中牟县令,也没有讲曹操杀吕氏一家时陈宫在场。他反叛曹操的原因是“自疑”,有人便与边让被杀联系起来,兔死狐悲嘛。后来他被擒杀,曹操对他是很客气的,比张邈好多了,家中老小不但都放过了,还都养起来,女儿大了曹操还帮他嫁了,真不知道当时他疑的是什么。当是时,陈宫诱导张邈这么说:“今雄杰并起,天下分崩,君以千里之众,当四战之地,抚剑顾眄,亦足以为人豪。今州军东征,其处空虚,吕布壮士,善战无前,若权迎之,共牧兖州,观天下形势,俟时事之变通,此亦纵横之一时也。”字里行间有一个要伸张正义的词吗?没有,有的只是怎么当人豪,怎么去纵横。东汉末年社会昏暗,源起诸葛亮在《出师表》里讲的刘备痛恨的桓、灵两帝,而董卓之乱结束后到三家归晋近百年的战争,实际上还是掌握才力、财力这么一个阶层的人的相互征伐,很多冠冕堂皇的理由背后都有着现实的利益,比如曹操攻徐州,他的理由是为父报仇,但史家却认为他的目的是抢地盘。张邈反兖州占城池,其行为与曹操有异乎?
“关东有义士,兴兵讨群凶。初期会盟津,乃心在咸阳。军合力不齐,踌躇而雁行。势利使人争,嗣还自相戕。”曹操的《蒿里行》一语戳破了关东讨董联军的嘴脸,最是“势利使人争,嗣还自相戕”把陈宫的那番话注解得入木三分,张邈与陈宫一同起事,与其说因边让兔死狐悲,不如说他两个是一丘之貉。
新闻推荐
本报4月18日讯(通讯员季承元)近日,东平农商银行根据东平县《全民开展“烟头不落地东平更美丽”控烟活动实施方案》要求,组织志愿者深入赵桥社区开展“向烟头宣战”活动。活动中,该行志愿者重点对街面...
东平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东平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