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平县特教学校教师何明明 情系残疾儿童 开创美好未来
□通讯员 崔延庆 刘瑞瑞
何明明是东平县特教学校的一名普通教师。2000年,从山东省特殊教育专业毕业,带着青春的梦想她跨进了特殊教育的神圣行列,在教学一线一干就是17个年头。在此期间,她每天面对的是那些有耳听不见,有口说不出,让父母操碎了心的残疾孩子。真情的付出,让她每天都被感动着、激励着,收获了别样的爱,体味到了别样的幸福。
为梦想选择无声的世界
也许有人会说:特殊教育没有升学压力,当这样的老师轻松。说这话是因为他不了解特殊教育。如果走进特教园,了解特校教师每天的工作,他就会体会到特殊教育中“特殊”两字的沉重含义,那简单的两个字意味着教师要付出百倍的辛苦、千倍的汗水,更意味着无私地奉献和付出。
17年过去了,何明明依然记得刚来时内心的顾虑,“这里会不会一片寂静,这里能不能听到朗朗的读书声,这里会不会有知识传播的快乐?”但是很快她就被这里的快乐所感染,也被这里孩子的纯净心灵所感动,“老师,大学是什么样子?我能上大学吗”“老师,我要学本领,将来让爸爸妈妈过上好日子”“老师,你的声音好听吗?你会唱歌吗”看到孩子们那热切而又茫然的眼睛,她下定决心不管发生什么事,决不离开他们,一定要为这些孩子打造一片新的天地,让他们也体会到成功的快乐。
为学生撑起一片爱的天空
实践使她深深地体会到,干特教除了耐心细致以外,还必须有坚强的毅力。教聋哑孩子不同于教普通儿童,必须一对一的教,孩子们学习说话,他们发出的每个音节、每个拼音、每个口形,无不倾注着她的汗水和心血。为帮助学生学会发音、发准音,她总是把自己的嘴唇贴近孩子的手背,让孩子感受送气音和不送气音,以及气流的大小;她常常把孩子脏兮兮的小手放在自己的脸上、鼻旁、脖子上,让他们感受声音的振动,找准发音部位;在学习舌根音时,她甚至让孩子把手伸进自己嘴里,触摸发音时舌头的位置。功夫不负有心人,通过几年的训练,她教的学生有的能和健全人正常对话,有的可通过看话进行口语交流。她带的班也成为学校的语言训练模范班。
付全部之爱构建希望桥梁。聋哑生同样有着自己的理想和对未来的美好憧憬。作为特教学校的一名教育者,要让特殊孩子和健全孩子一样在知识的海洋里徜徉。关爱特殊学生,更是特教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
有的知识孩子们难以理解,何明明就想方设法把孩子们带入生活情境之中,让孩子们在生活中学习语文、数学;有的问题孩子缺少经验,她就播放录影资料、提供实物或者和学生一起表演,让孩子们在体验中学习知识;聋哑学生无法独立阅读和理解课外读物,她就从网上收集图文配合的视频,一句一句用手语介绍给他们听,让孩子们感受学习的快乐。
让每个孩子都成人、成才,是老师最大的愿望。她所做的一切,不是为了获得什么荣誉,不是为了得到什么表扬,就因为她是教师。
在真情奉献中收获累累果实
2016年6月,朝夕相处数载的孩子们就要毕业了。当她把一张张通知书交到学生手上时,孩子们哭了,家长哭了,她也哭了。泪水里,有不舍,有欣慰,也有期待。
工作十几年,她勤勤恳恳,把青春和爱无私地奉献给了她的学生和她所热爱的特教事业。她始终牢记陶行知先生曾经说过的这句话:“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惟独从心里发出来的,才能打到心的深处”。虽然在特教学校品尝不到桃李满天下的喜悦,也干不出惊天动地的事业,但对工作的热爱,会让她在特教事业中永远不懈的追求。
正是对特教事业的执著,何明明先后荣获市优秀教师、市教坛英才、县优秀教师、县教学能手,获得省特教优质课二等奖、市特教优质课一等奖,以及县优质课、创新课一等奖等荣誉。10多篇论文先后在《中小学教育》《新教育时代》《课程教育研究》等刊物发表或获奖。
回望走过的路,正是因为有了满腔的爱,平凡却精彩着,平淡却自豪着,辛劳却幸福着,流泪却欢笑着。在未来的岁月中,她还将继续带着这份爱,不断追求教育的理想境界,让爱和生命一起飞扬。
新闻推荐
本报4月20日讯(通讯员赵晶)阳光明媚,春风送暖,近日县政协领导及部分委员来到东平县特殊教育学校看望和慰问在校学生。通过现场捐赠现金、召开座谈会等形式,深入了解了学生们的生活和学习情况,让孩子们...
东平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东平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