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县渔鼓道情:乡音乡韵总关情

拂晓报 2021-12-22 10:25 大字

[摘要]萧县渔鼓道情:

刘召堂萧县老年大学的老年学生在表演渔鼓道情节目《渔鼓声声话时代》。

花腔渔鼓是一种流传于安徽省萧县的传统曲艺艺术形式,也称渔鼓道情,是萧县最古老的传统戏曲剧种。由萧县艺人薛本信吸收当地民歌号子和其他曲种音乐,自创多种花腔,丰富了寒腔渔鼓曲调,故又称做“薛派花腔渔鼓”;主要在皖北、豫东地区流行。2011年5月,萧县渔鼓道情入选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萧县最古老的传统戏曲剧种

传说1573年-1620年(明万历年)间,就有道情艺人演唱;1825年(清道光五年),艺人被邀到县衙内宅,演唱寒腔渔鼓; 1919年,萧县艺人薛本信在寒腔渔鼓的基础上,吸收了当地其他曲种——民歌号子和徐州梆子戏的营养,新创的曲调有花腔,尾音花腔和衬字花腔等。

萧县渔鼓道情曲调,除寒腔渔鼓原有曲调外,新创的有慢板花腔、流水花腔、衬字花腔、尾字花腔等;演唱者衣冠整齐,左臂抱鼓、左手打简板,右手击鼓,前期唱戒恶从善曲目,庄重严肃。后期以反映黎民百姓生活的《黑驴段》、《翻车段》、《借髢髢》等段子时,生动轻快,声情并茂;经常演出的中长篇曲目还有《丝绒记》、《小姑贤》、《雷公子投亲》及《孟丽君》等。

《黑驴段》是萧县渔鼓道情传统小段。写梳妆打扮的新媳妇回娘家,新郎倌穿着蓝大褂儿,挎着红包袱儿。新娘跨上调皮的小黑驴,这驴儿生的白尾巴尖儿、白尾巴根儿,白顶门儿、长了四只白银蹄儿。新娘头上梳了一座庙儿,庙里梳了三尊神,红脸是关公,白脸是刘备,叉叉胡子是张飞儿。一路上爬山过河,小黑驴撒欢四蹄生风,小夫妻像吃了蜜样甜到心底。

守护匠心 为了更好地传承

“渔鼓道情虽说是民间技艺,但演唱时要衣冠整齐,表情严肃,左臂抱鼓,左手打简板,右手击鼓。打板时连板、捋板、花板交叉运用,要在一板三眼中增加多种装饰花板;击鼓要学会抹、挑、弹等多种手法,交替变化…… ”在萧县实验小学的音乐教室里,经常能看到国家级渔鼓道情非遗传承人刘召堂认真地教授学生基本的击鼓打板技巧。自2017年被聘为非遗传承老师以来,刘召堂已悉心为该校培养了3000多名渔鼓道情基本功学生,为该县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发挥了重要作用。

现年77岁的刘召堂,艺名刘永林,祖父辈为萧县杜楼镇袁庄村人,后迁居萧县龙城镇富贵街。早年家贫,却独嗜花腔渔鼓,常因逃学去曲艺社听书挨父母揍。1961年,经萧县文化馆原馆长王承陶介绍,刘召堂拜“薛派花腔渔鼓”创始人薛本信为授业恩师,开始了艰难的学艺过程。他先学击渔鼓,再学如何操作简板、发声技巧,最终将渔鼓、简板和发声的技巧全部练熟,最后他的表演达到了形象传神,引人入胜。后因剧团解散,刘召堂只好溜街串巷,远走他乡,开始了漫长的卖唱生涯。面对如此艰难的生活,刘召堂仍舍不得渔鼓道情这门艺术,他想:渔鼓道情包含了我们艺人几辈子的心血,曲子里面活着一个个光鲜的人物,是存之久远的艺术形象,我们一定要将它永远地流传下去!

2008年5月,“萧县花腔渔鼓”入选省级非遗名录项目名录。2011年5月“萧县渔鼓道情”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此时,大批非遗项目受到保护性地发掘。作为主要传唱人,刘召堂开始受邀参加各类演出活动,引起大家的关注和喜爱。2015年至2019年间,刘召堂多次在全国文艺汇演比赛及曲艺作品展中获奖,并被评为安徽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渔鼓道情)代表性传承人”。

这些年来,刘召堂仍然在不断学习,汲取当地民歌小调的营养和精华,把萧县渔鼓逐步发展演变成为一个节奏明快,曲调舒畅,极具浓郁乡土气息演唱的花腔渔鼓道情,他演唱的《翻车段》、《黑驴段》和《王刚画庙》等剧目参加了“全国非遗曲艺周”及省、市、县文艺调演和上海世博会文艺演出。他先后被多家单位聘为“非遗文化进校园”活动指导老师,受他指导的学员在全国各地的巡演中收获了很多荣誉。

如今,看着学员们一举一动认真学练的样子,刘召堂开心地笑了:“后墙再画关夫子/下画雷鼓三通斩蔡阳/东南角画的张景瑞/下画莺莺对红娘/东北画的樊梨花/下画带兵征西凉……”他边唱边演着《王刚画庙》,动作张扬流畅,音韵和谐动听,美妙的旋律感染了在场的人们。

文/图 张祖北

新闻推荐

宿州市供销社:完善流通体系带动农村消费

本报讯记者近日从市供销社获悉,今年以来,市供销社以新型经营主体为载体,广泛布点,建设立足乡村、贴近农民的生活消费服务综合...

萧县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萧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