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县:引领文明风尚共建美好家园

拂晓报 2021-12-04 11:32 大字

本报讯  近日,萧县孙圩子乡的魏拓和女朋友张新爱在“零彩礼”情况下宣布登记结婚,成为该县移风易俗、弘扬文明新风的又一典型事例。近年来,萧县以党员干部“示范化”、一约四会“具体化”、好人选树“典型化”、宣传手段“多样化”、环境整治“常态化”“五化”同步推进的方式,深化移风易俗、培育文明乡风、美化人居环境、丰富文化生活,不仅进一步弘扬了社会新风尚,也很好地助推了全县乡村振兴。

党员干部“示范化”。该县充分发挥党员干部示范引领作用,指导23个乡镇650多个村(社区)与全体党员干部签订“移风易俗树新风”承诺书,共同承诺带头节俭办理婚丧嫁娶事宜、带头革除陈规陋习、带头树立文明风尚、带头参加移风易俗党课、带头宣传移风易俗,争做文明新风的倡导者、传播者和践行者。广大党员干部的示范引领既提升了移风易俗工作的感召力,又起到了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实效。

一约四会“具体化”。该县指导各村结合实际建立移风易俗服务中心,并将移风易俗工作纳入村规民约。着重吸纳乡贤等进入红白理事会,利用名人效应倡导红白事简办。指导部分村(社区)依托当地资源,改建乡村大礼堂,让全村集中、规范办理红白喜事,既方便群众,又杜绝铺张浪费。在县文明实践推进中心的指导下,全县23个乡镇的村(社区)均制定移风易俗村规民约。新庄镇除精心编制“三字经”式的村规民约外,还开展村规民约知识竞赛,并以村规民约为抓手,不断丰富完善内容,建强宣传载体,创新落实机制,对深入推进移风易俗、弘扬文明新风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

好人选树“典型化”。该县以“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为宗旨,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目标,印发《萧县礼遇新时代移风易俗文明实践先进典型暂行办法》,推动全县各乡镇建立典型评选表彰常态工作机制,深入挖掘典型人物事迹,以表彰凸显先进典型的示范作用。该县各乡镇开展“文明好家庭”“孝善好儿女”“时代好青年”“涵养好家风”等多形式的移风易俗先进典型评选活动。在大量先进典型的引领下,全县先后出现了庄里乡的欧阳长权、刘敏,新庄镇的王梦莉、李勇志,丁里镇的贾雪丽、张晓伟等50多例“零彩礼”完婚典型;全县获评“中国好人”17例(组),“安徽好人”18人,“宿州好人”135人;县级以上文明家庭210余户。

宣传手段“多样化”。该县充分发挥媒体矩阵的宣传作用,积极利用线上线下多维形式,大力宣传传统美德、党和国家好政策等,让群众在耳濡目染中接受文明教育,提升文明素质。同时,组织文艺人员围绕移风易俗工作内容编写戏剧,用群众喜闻乐见、通俗易懂的表演形式,在寓教于乐的同时,把移风易俗政策制度和经验做法送到千家万户。今年8月上旬,由萧县文化和旅游局组织编排的移风易俗大型现代梆子剧《儿女婚事》在全市巡演,《二妮劝妈免彩礼》等移风易俗剧在全县巡演,对引导新人抵制攀比浪费、大操大办的婚俗陋习,提倡文明节俭办婚礼,树立健康向上的婚姻价值观,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起到了良好的示范引领作用。

环境整治“常态化”。该县以“洁净进万家”为抓手,对镇村、家庭环境脏乱差实施“四个管理”,规范“四种秩序”,在村(居民户)中开展清除“五乱”、“做到五常”活动,逐步让人们养成良好的文明卫生习惯。同时,该县不断完善城乡环卫一体化运行机制,推行一月一考核、一月一评比制度,全面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与移风易俗有机融合,培养村民共建美好家园的意识,提高村民参与乡村建设的积极性。

(张祖北)

新闻推荐

萧县法院行政庭强化审判职责

本报讯近日,萧县人民法院行政庭召开了庭务工作会,全面回顾今年以来行政审判各项业务工作成效,传达全市法院审判执行工作推进...

萧县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萧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