洒向残童都是爱 萧县特教学校积极为残疾儿童送教上门
蒋艳(右)王莉(左)老师在辅导残童王某某绘画
萧县特殊教育学校是萧县唯一一所接受三残儿童的学校。现有在籍学生408名,其中听障生、培智生等59名轻度残疾儿童寄宿在校,接受文化教育。其他肢体不能活动、生活不能自理的300多名中重度残疾儿童,分布在全县23个乡镇及城区。该校52名送教教师,每月每生4课时,坚持送教上门,关爱到人,用心做好残儿的教育关爱工作,受到人们的广泛赞誉。
耐心送教上门
丁里镇13岁的陈某,有较严重的精神障碍,从不与人来往,天天窝在家里,不听父母管教。特教学校的副校长刘亚军带领送教小组,第一次去他家时,该学生用石块砸汽车。刘亚军走上前去,想和他搭话,也被吐了一脸唾沫。刘亚军不畏缩、不放弃,依然微笑着,用手轻轻地拍着该生的肩膀,问他多大了,兄弟姐妹几个,在家干什么,慢慢地,该生消除了敌意。此后,送教老师到该生家,和他一块做游戏,用心交流。还开导他要学会感恩,尊重、孝敬父母。天气热了,送教老师为他送去夏凉被、夏凉枕头和一些食品。在陈某身体不适时,还带他到镇卫生院诊疗。润物无声般的教育关爱,使陈某同学心智开启,变成了一个新人。一学期后,送教老师到陈某家,孩子会满面笑容迎上前来主动和老师打招呼。看着孩子已融入人群的显著变化,家长激动地说:“孩子能有今天,十分感谢特校的老师们!”
蹲着为残儿授课
陶楼村13岁的杨某,多重残疾,长年卧床,表情木讷,无法进行语言交流。送教老师送教日坚持为他按摩,有意识地强化和他交流。为了训练视力,用彩色气球在他眼前晃动,放飞彩球,让杨某转动眼球,搜寻气球。送教老师还为他带去了水果,并把剥好的香蕉、削好的苹果喂到杨某嘴里。功夫不负有心人,现在,杨某只要见到送教老师来到他的床前,就知道亲人来了,自然地笑了。送教老师也感到由衷的欣慰,五年的送教有了回报。
闫集镇孙老家村15岁的苏某某,智力、肢体多重残疾,常年躺在床上。该校张东菊老师负责他的语文教学,副校长贾成伟教数学。为了近距离方便学生学习,两位老师只得坐在床沿,多是蹲在床前教他读书,手把手教写字,做数学题。一个小时下来,累得腰酸腿疼,浑身是汗。下次送教,检查所学知识掌握情况,达到预期效果了,讲授新课。否则,继续强化上一课时的学习内容,同时给他送去课外读物。经过三年的辛苦教学,苏某某已能正确阅读文章,掌握两位数的加减法。
送轮椅更送爱心
酒店乡唐庄村10岁的残疾女童王某某,下肢瘫痪,父亲常年在外打工,母亲既要种田,还要照顾另外两个女儿,王某某只得成天蜷缩在塑料筐里。今年7月中旬,特校校长张庆东和送教老师带着学校给买的轮椅、衣服、鞋子,冒着酷暑,来到王家,让其穿着崭新的衣服,坐上轮椅。从此,王某某可以让人推着,走出家门,去看外面的世界。
圣泉乡陶楼村的王某某今年12岁了,多重残疾,不能站立行走。任课教师戴淑芳会同家长制定了康复方案,每到送课时间,两位老师为王某某按摩下肢,为了取得按摩效果,往往超时“拖堂”,累得双手又酸又痛。老师还为家长做按摩示范,讲解按摩要领,叮嘱家长平时坚持为孩子做康复训练,一段时间下来,王某某的下肢明显有力了。送教老师又指导家长搭建了平衡架,训练孩子行走。现在,王某某在平衡架里已能独立行走。
萧县特校坚持送教送关爱五年不辍,使得每一名残儿在德智体方面都有了不同程度的提升、进步。其中,40名学生可以以送文化课为主,进行基本正常的教学;5名学生生活已能自理,今年暑假后转入特校残童班就读;更有一名已进入普通小学就读。家长喜出望外地说:“想不到俺的孩子也能和正常孩子一样进校读书了。”
(文/图 张学奎 贾成伟)
新闻推荐
“喂,110吗?我想感谢城西派出所民警昨晚的及时救助,谢谢你们!”12月15日上午8时许,醉酒男子方某的家人拨打了“110”,向萧县公...
萧县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萧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