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州的远古文明

拂晓报 2020-11-20 10:03 大字

□彭杰

宿州的信史始自1200年前的中唐元和八年,而宿州大地8000年前的陴湖岸边丘峦谷地中,早已繁衍生息着氏族人群。小山口、故台寺等文化遗址出土的大量文物,现身说法似地向人们叙说着8000年前鲜活的远古文化史。

近年徐文化研究表明,距今18000年左右,北京·山顶洞人的后裔,因为第四纪冰后的第一个较长的小冰期到来,从燕山脚下南徙,到达泰山西南的山地、湿地,在微山湖四周,与当地的土著人和睦相处。他们尚无族号而族徽(图腾)为燕子。经过数千年的繁衍生息,原始人群形成了众多的氏族,就是后来的东夷,徐夷的祖先亦在其中。此时,地质年代更新世晚期,考古年代为中石器时代。中原传说时代已由有巢氏、燧人氏发展到伏羲氏;社会组织形态,已由原始人群进步到母系氏族;婚姻形式亦由血统群婚进步到族外群婚。由于燕山来人的文化先进,影响着土著氏族,生产力提高也较快。他们的一部分向南迁徙,来到宿州大地北部的古陴湖的周围。陴湖山、水、土地条件优越,物产丰富多样,氏族融合繁息很快,这从发掘的文物中可以看出。

岁月悠悠,数百年一度的小冰期(寒冷期)和温暖期相互交替,锻炼着人们的忍耐力和抗逆性,演义着远古的文化历史。经过数千年的演化,以泰山为中心的“东夷”逐渐形成。在距今约8000年左右,历史进入了全新世的中石器时代向新石器时代的过渡期。当时的文化为裴李岗文化社会组织形态,虽然仍为母系氏族,但婚姻形态已由族外群婚向对偶婚过度。传说时代的神农氏已在中原大地创造并经营着早期的农业文明。宿北凹陷形成的陴湖岸边的氏族亦由采集、渔猎为主,向早期农业、畜牧过渡。陴湖西岸小山口、故台寺(么庄)、南岸(“华电”)出土的石镰、蚌镰、蚌锄等农耕器具以及稻壳、稻草的痕迹等,都明显地昭示了这一历史时期的特点。

宿州市埇桥区曹村镇小山口、故台寺北侧的远古文化遗址,表明宿地先民们生活在8000年前左右,自然条件优越的大地上。

故台寺北出土的遗物表明其延续的时间很长,既含仰韶文化(距今6700年至4400年)新石器时代、母系氏族对偶婚姻形态社会,又含山东龙山文化(距今4400年至3800年)金石并用时代、父系氏族一夫一妻制婚姻形态社会。当时,中原传说的炎帝时代(距今约5200年)已经到来。炎帝至黄帝(距今4700年)时期,黄帝战败炎帝于阪泉之野后,统一了中原,华夏民族文明逐渐形成。当时东夷与黄帝并存,宿地陴湖先民已成为东夷的重要部分。东夷文化与中原华族文化多有接触并吸收炎黄文化。

陴湖先民逐渐兴盛并向西北、西方、西南、南方、东南五方发展。专家命名为“小山口一期文化”之后3000年内滋生了诸多氏族部落,多处文化遗址可资证明:萧县华家寺,玉石沟文化遗址,濉溪石山子,临涣集观星台等六处文化遗址,埇桥区桃园镇芦城孜文化遗址,灵璧县玉石山、蒋家庙文化遗址,泗县佘家台文化遗址等十几处,可谓洋洋大观。

新闻推荐

萧县经济开发区抢抓长三角一体化战略发展机遇 打造融长“强磁场”争当产业“首选地”

萧县经济开发区地处淮海中心、徐州近郊,拥有绝佳的区位优势,近年来不断优化产业布局,全力打造项目聚焦的“强磁场”,在提升新...

萧县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萧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