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从古城来

新安晚报 2020-08-28 10:27 大字

□淮北姚中华

缘于一次国学讲座,穆涛先生从古城西安千里迢迢赶来淮北,我去高铁萧县北站接站。正值炎炎夏日,似火的骄阳在小站上空开启了“烧烤模式”。我在鱼贯而出的人群中寻找着他的身影。当他走出车站出站口时,我们几乎同时认出了对方。

穆涛先生戴着一副黑色框架眼镜,身着一件黑色T恤衬衫,休闲中透着精神,坐了四个多小时的高铁,在他脸上没有留下丝毫倦意。他提着一个大挎包,看上去很沉重。我走过去想替他拿包,他执拗推辞,笑着说:“里面是你要的书,费劲找了半天,才凑齐十几本。”临来淮北之前,我在电话中婉转提出想请他带上几本他的新著《先前的风气》,这是第六届鲁迅文学奖获奖散文集,小城几家书店很难见到,没想到他真的当回事,不嫌沉重大老远带来。

我和穆涛先生之前有过一面之缘。三年前的夏天,在合肥一次文学讲座上,我听了他略带陕西口音的演讲。散会后,主办者让我留下来陪同晚餐。那天一同晚餐的有十几个人,多半是省城文学圈子里的翘楚。作为一个写了几篇难登大雅之堂散文的无名之辈,我知道自己的斤两,因此,只是在大家说笑热闹之余,见缝插针走到他面前,向他敬了一杯酒。他很客气站起身来,向我报以回敬的微笑。席间,我们互加了微信。我知道,虽然我挤进他的微信好友队伍之中,但他对我并不会留下多少印象,充其量只是一位读者或者说粉丝而已。

那次演讲给我留下极深的印象,我甚至寻思,如果能把穆涛先生请到我所在的小城,作一次演讲,无论是对国学爱好者,还是对怀揣文学梦想的人,都是一次福利。只是能否请动他来小城,我心里没有底数。半年前,我开始筹备一次文化讲座,鼓足勇气之后,我与他在微信上联系。也许是因为陌生,也许是对远在千里之外安徽北部的小城了解不多,刚开始,他有些迟疑,后来还是被我的诚意所打动。他表态说,如果时间能安排过来,可以来。

我知道穆涛先生说时间紧,事务繁忙,并非托辞。上个世纪90年代,他受贾平凹之邀,辞去了河北省文联主办的《长城》文学期刊编辑一职,从石家庄来到古城西安,与贾平凹一起创办散文期刊《美文》杂志,一干就是二十多年。如今,《美文》已经是著名散文刊物,在报刊林立的文学期刊中,独树一帜,受到追捧与赞誉。他也从一位燕赵才俊,磨练成一位浑身透着汉唐文化遗风的儒雅之士。作为杂志常务副主编,主持杂志社日常工作,他平时既要审稿、编稿,从众多来稿中淘金般挑选出优秀之作,又要打理杂志社日常事务,劳心之苦可想而知。同时,他还兼任西北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等职务。外出讲学,利用和牺牲的几乎都是他的业余时间。忙,是粘贴在他身上难以揭去的一张标签。

在文学界,穆涛先生有着极好的人缘。他人在陕西,却与安徽文学界关系十分密切。听说他来安徽讲学,有着文坛女侠之称的著名作家、原《安徽文学》主编潘小平,专程从合肥赶到淮北,前来探望。著名作家、《清明》杂志主持工作的常务副主编赵宏兴,也推迟了带队文艺走基层之行,匆匆从合肥赶来“助阵”。还有许多文学爱好者慕名而来,有的专门带着他的著作,赶来旁听,请他签名。这让原本一堂国学讲座充满了浓浓的文学味。

与穆涛先生近距离接触,才感到他是真正的性情中人,身上丝毫没有文学大家的傲气,也无名刊主编的架子,有的是谦和、仁厚与持重。近三十年的大西北古风吹白了他的几缕头发,也熏陶出古都文化人特有的儒雅气质。他说话时语调不高,总是面带微笑,直率却不乏幽默。一位学者曾这样描写过他,“穆涛是属于北方的。低沉,平稳,温暖,看似漫不经心,光芒却到处都是,且一味随着心性。”这样的描写,如同一幅素描,虽然只有淡淡的几笔,却勾勒出他极富个性的气质特征。

和许多文人一样,穆涛先生嗜好烟酒。闲暇时,几乎烟不离手。有人递给他时下流行的细支香烟,他嫌抽得没劲。喝酒时,对敬酒来者不拒。小城虽小,酒风却以猛烈出名,过去有一句口头禅“淮北的麻雀喝四两”,现在流行“炸罍子”——用大杯或是分酒器倒上满满一杯酒,一饮而尽。不胜酒力的人,看着双腿都发软。他见了心有所动,虽然口头推辞,却频频举杯,屡屡“实践”。有几位不胜酒力的,一番“轰炸”之后,说话舌头开始打颤,而他却依然谈笑自若。

西安、淮北,相隔千里,饮食有着巨大差异。我担心穆涛先生对小城的饮食是否习惯,他却称赞有加,流露出文化人对饮食文化特有的品位。席间,餐桌上端来一盘小城名吃,油炸知了——一种刚从土地里爬出来的知了幼虫,俗称“知了猴”。一般外地人敬而远之,不敢尝试。穆涛先生却表现出极大兴趣,称其美味。他还挑出两只放在自己餐盘中,摆出爬行的姿势,并用手机拍下来,通过微信发给远在英国读博士的女儿看。他女儿显然是被餐桌上这个供人食用的小昆虫吓着了,立即回复一个惊诧、反感的表情。他却窃喜,笑得两眼眯成一条缝。

一堂国学讲座,穆涛先生谈古论今,纵横捭阖,从历史的维度,文化的视野,娓娓道来,如同一场文化大餐,听者大呼过瘾。而在讲座之余,聆听他对当下散文创作的看法,更让人醍醐灌顶。他说:“散文是文学的基础,好的散文要有切实也切时的思想,别落伍,别过时,不要从旧衣箱往外拿外婆的旧衣服,拿些珠宝金银是可以的。散文好的文风是什么?打个比方吧,就是早晨推开窗,新气息新感觉一下子迎面扑来。”

说话间,穆涛先生点燃一根烟,一缕烟雾从他的口鼻眉宇间袅袅升起,似乎是他的思绪在发散,在升腾。

新闻推荐

萧县“讲说送”助力冲刺“进十争百”目标

本报讯连日来,萧县上下迅速行动,以“干部讲规矩、群众说事情、服务送到家”专项活动为契机,多措并举、多管齐下、多点发力,激...

萧县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萧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