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线上教学呵护祖国花朵

拂晓报 2020-06-03 10:38 大字

初中生物课录制现场。宿城第一初级中学数学课骨干教师在录制课程。语文教师正在进行录课前备课一位老师正在反复录制七年级数学课,以求最好录制效果。

2020年的寒假注定成为一个不平凡的假期。“新型冠状病毒”、“一级响应”、“戴口罩”、“少出门”……成为了每个人关注的热点词语。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在这非常时期,举国上下,万众一心,共同抗击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疫情无情人有情,延期开学学不停。在延期开学背景下,如何让孩子们也能像在校园一样,成为积极主动的学习者、探索者?一群有责任、有担当的身影默默迅速出行……他们既不是白衣战士,也不是社区干部,却化身最美教育逆行者,用自己独特的方式来抗击疫情,用心呵护祖国的花朵。他们就是宿州市为全省线上教学录课的213位教师和众多幕后参加录制的工作人员。 

》》肩负使命213位教师逆向而行

疫情防控紧要关头,宿州市参加录课的213位教师中有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有全国、省级、市级优质课比赛一、二等奖获得者,他们不少人是共产党员,有着高尚的师德师风,教学水平精湛,参赛屡获大奖,深受学生爱戴。在特殊时期,他们逆行而出,精心研磨、竭尽全力为学生提供最优的在线学习资源,展现出人民教师独有的情怀、责任、使命和担当。

突然来袭的新冠肺炎疫情让宿城一中的物理教师冯娜像绝大多数人一样足不出户,宅在家里。2月16日,她的手机突然响了,是市教科所打来的,请她录制高二年级物理《楞次定律》这节课。这个任务让她很是激动,终于可以为疫情出一份力了!长期在家的不安、担心、焦虑,都化成动力,去准备这节将播放给全省高二学生观看的视频课。许久没有出门的冯娜,用小区的通行证出门去学校。路上交通管制,不能开车,只能骑车。经过严格的体温测试、登记、消毒,冯娜进入了熟悉的校园。在电话沟通、听取大家的建议后,冯娜开始正式设计课程主线。主线形成,然后再一点点细化设计教案,每一个问题的提出、每一个环节的导入、每一个现象的总结、说出的每一个字,展现出来的每一帧PPT都是反复斟酌,她要尽最大的努力把课打造成为精品,献给她最爱的学生们。其中最后“关于如何引导学生得出结论”这个难点,冯娜改了7稿,力求所提问题一针见血,语言简洁准确。回到家,她也没闲着,开始自己在家试着录课,她让老公充当摄影师,让5岁的孩子充当学生。到学校又试录了4次,冯娜才开始正式录课。本以为准备充分,即将赢得胜利,冯娜哪知道真正困难才刚刚开始。录制——剪辑——审核。不行,第二天再来。就这样反复录制,从早上一直忙到深夜。电教老师在剪辑时,冯娜累得趴在录播室睡着了……

萧县实验小学的老师吴雨薇在近一个月的时间里承担了两次录课任务。为了在有限的20分钟内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她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写录课稿。不断地研读、揣摩、修改,不断地“忍痛割爱”,经历了反反复复地修改,初稿,1稿,2稿……终稿,手写的,打印的,一摞摞……有时,一个环节设计不好就寝食难安,纸笔随时带着,睡觉时想到一句话这样说或者一个环节这样处理比较合适,她就会立刻坐起写下来。

宿州三中老师李朴到学校录课,此前先与社区进行了沟通,他们也给予理解并增加了李朴外出的次数。为了不浪费这宝贵“出来”的机会,李朴决定在学校坚守,但吃饭成了最大的问题,所有的餐馆都处于停业状态,于是他就去超市备足食物在学校打“持久战”。

宿州九中英语教师王蕾接到录课任务后,除了吃饭、睡觉,都一直奋斗在线上。在设计语法课时,她想到用微课的形式可以更直观、更清晰地让学生明确目标语言的使用,所以每当夜深人静之时,她家书房里就准时响起一阵或高昂或低沉或抑扬顿挫或循循善诱的声音……为了把微课录制得更完美,王蕾精心设计了台词脚本,从台本的设计到课件的制作,从微课的起承转合到播放的试听效果,再到声音状态的调试,语速的把控,这些繁琐的工作让王蕾乐此不疲。

萧县大屯镇中心小学数学教师申丽记不得是第几次走进录播室进行录课,在其他老师的指导下,申丽学会了剪辑视频。一天晚上,由于视频制作软件太大,电脑版本低,系统突然崩溃,申丽制作了几个小时的视频“灰飞烟灭”。申丽当时就流下了眼泪,平静下来后她对自己说:为了孩子,这点儿困难不算什么。她擦干眼泪,收拾一下心情,重新制作,终于在凌晨5点多完成了任务。

》》不断研磨打造363堂精品课堂

一堂好课的背后,不是“孤军奋战”,而是群策群力;不是一个人的成果,而是凝聚了一个团队智慧和汗水的结晶。

市教科所教研员对每一堂课都进行了细致地点评,从整体的教学设计到每个环节的教师用语、课件的精美程度,再到教师的上课状态和激情,甚至眼神、表情、动作、服装等细节的规范,事无巨细,精益求精。

疫情期间,市电教馆的在线指导几乎是24小时不间断,如何压缩、降噪、剪辑,教师的每一个问题都会得到及时的反馈和解决。

宿州三中有两位老师承担录课任务,由于处于疫情关键期,学校经过慎重考虑决定实行“人员最少化”,安排了教研组长杨晓娣、电教老师赵瑶浩参与录制。他俩没有站到前台,而是幕后参与录制工作。第一天的录课开始了,作为技术人员的赵瑶浩提前调试好设备,杨晓娣也早早来到,她将负责提醒赵瑶浩镜头的切换点(教学语言的特殊性)和发现录课过程中的问题。这种录课的形式,他们都没有经历过,也没有任何经验可言,只能采用“试错”的形式录一遍,进行讨论,提出问题和改进方法,再录一遍。为了不让授课教师的辛苦白费,杨晓娣、赵瑶浩把每次试录都当成正式录制,始终坐在监控台旁操作录制设备。一遍,三遍,五遍,短短30分钟的录课,几个小时了也没有得到满意的作品。下午的第七遍,第九遍……终于有了满意的作品。但他们却发现外面已是灯火通明,坐在这封闭的录播室里忘记了饥饿,忘记了时间。等完成剪辑,已经是第二天的凌晨2点多了。他们充满愧意地叫醒熟睡中的门卫值班人员,离开了学校。

事后大家才得知,赵瑶浩的爱人在医院工作,一直奋战在抗疫一线。疫情期间他们的两个孩子一直都由赵瑶浩在家负责照顾。昨天因为录课不得已找邻居帮忙照顾了一天。这天一大早,赵瑶浩就从乡下把父母接到城里照顾孩子。因为来得匆忙忘记去开证明,小区保安说什么也不许进。情急之下,赵瑶浩把两个孩子连同父母一起送回了乡下。就为线上一节好课,这些幕后的老师们在默默地付出,无怨无悔。 

就这样,从2月中旬到4月下旬,两个多月的时间,宿州市213位教师共承担363节录课任务,涵盖所有学段、年级及学科。一路走来,他们有辛勤的付出,也有满满的收获。

宿城一中教师徐静感言:“我和此次参加录课的3位同事经过这次磨炼,都有了大收获。有的老师平时的教学设计稍欠周密,现在懂得了怎样“排兵布阵”。有的老师平时对课件制作有些生疏,现在对一些比较专业的软件的使用已经是游刃有余!有的老师平时的文本格式稍欠规范,现在也已经能随手拈来!每一段文字,每一段陈述,每一个体态,每一个手语,每一个板书,每一个举手投足……通过对许许多多的环节与细节的斟酌、打磨,大家对教学的执行都变得更加娴熟了,有的展现出了自己的专业特长,凸显出了自己的教学风格,收获了一种优秀的教学习惯。其实,我们的人生也是这样,只有经过多次精心修改,才能不断完善。”宿州二中化学教师汪晓玲说:“录课让我更深刻地理解了精细打磨对青年教师成长的重要性;也让我更加明白:一节好课一定是用心血浇灌出来的,它历经打磨、注重细节、反复推演,最后才能呈现出它的灵魂!”

文/屈海波图/ 本报记者 马峰

新闻推荐

萧县黄口中学创建“诚信校园”

5月18日至20日,萧县黄口中学开展了以“创建诚信校园,争做诚信师生”为主题的系列宣传教育活动,以进一步提高学生们的诚实守...

萧县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萧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