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县突出“四化”加强文化教育

拂晓报 2020-05-27 10:53 大字

本报讯 近年来,萧县关工委和教体局积极创新工作方法,通过课堂教学育人、优秀传统文化育人、环境育人、基地育人等,让学生随时随地接受教育,如春风化雨,润物无声。

文化教育日常化。把优秀传统文化和先进的现代文化融入各科教学之中,同时让校园、班级、办公区域随处可见文化教育内容,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氛围浓厚。文化教育课堂化。县关工委与教体局、青少年书画艺术研究会依托萧县作为书画艺术之乡的资源优势,促使书画教育入校、入班、入课。县关工委与教体局等单位每年都联合举办青少年书画展,尤其是连续多年获得省关工委举办的“党是阳光我是苗”书画大赛奖,成为安徽省关工系统获奖最多的县(区)之一。文化教育戏剧化。县关工委与县戏剧家协会共同编写了大型梆子戏《母子情恨》《芦花顺母》等,从不同侧面对青少年进行优秀传统文化和先进的现代文化教育,取得很好的教育效果。文化教育基地化。2015年以来,萧县先后创建鞭打芦花车牛返孝文化、中华3000年农耕文化、淮海战役总前委会议旧址等14个教育基地,县关工委分别予以挂牌。这些基地已成为萧县对青少年实施德育教育的重要阵地。据统计,每年接受基地教育的青少年达5万余人次。同时,萧县还通过廉政公园、模拟法庭、制作专题片等形式,开展法制文化教育,使广大青少年从看、听、赏的感悟中接受教育。 (李鹏 德允)

新闻推荐

萧县抓实义务教育控辍保学

近年来,萧县压紧压实控辍保学工作责任,因人施策,精准推进控辍保学工作,努力做到“一个也不能少”,以确保适龄少年儿童接受义务...

萧县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萧县这个家。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