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河文化对中华文明起源的贡献 陆勤毅

安徽日报 2019-12-24 08:39 大字

考古资料说明,淮河流域自旧石器时代就有人类生存活动足迹,到了新石器时代人类逐渐在淮河干支流沿岸定居下来,并不断繁衍生息,创造出独特的区域文化,显露出多彩的文明曙光,为中华文明的产生发挥了重要作用。

一是农业的发展奠定了农耕文化的基础。淮河流域原始农业出现于距今约9000年的裴李岗文化贾湖遗址,其栽培作物以水稻、粟为主;至龙山文化时期小麦也开始出现。自裴李岗文化起,石制农具就占有相当数量,如石铲、石斧、石刀、石磨盘等,还有大量骨、蚌制农具。

二是手工业的发展奠定了技术进步的基础。陶器制作技术的发明表明熟食已成为日常生活方式,是人类技术进步的划时代成果。裴李岗文化大型陶器采用泥条盘筑法制成,并开始使用陶窑烧制。至大汶口文化时期,制陶逐渐采用轮制法,器形控制更加规范。玉石器制作中对切割、磨光、钻孔等技术的掌握,成为后世许多技术领域的开山之作,如大汶口文化中晚期的萧县金寨遗址中出土过玉石制品数百件。青铜冶铸在4000年前的淮河上游地区开始出现。

三是家畜饲养业的发展奠定了定居生活的基础。狗和猪是淮河流域最早被驯化的动物,羊和牛也可能在7000年前就被驯化。贾湖遗址中狗骨架多数发现于单独的小坑或墓葬之内。至大汶口文化时期,羊、鸡、牛也被相继驯化和饲养,并用猪头、牛头或整狗随葬,在邳州大墩子等遗址还发现饲养超两年的猪,印证了家畜饲养业的兴盛。

四是建筑和聚落的出现奠定了城市文明的基础。淮河流域环壕聚落早至8000年前就已出现。泗洪顺山集是早期最大的一处环壕聚落,面积达17.5万平方米。而大汶口文化晚期的蒙城尉迟寺遗址,在约10万平方米范围的聚落周围有一条大型环形围沟。至龙山文化时期,出现了台基式建筑。淮河流域发现的新石器时代晚期城址如郑州西山、固镇垓下等,明显存在由大型环壕聚落演变而来的痕迹。

五是原始宗教的发展奠定了社会阶层分化的基础。淮河流域相关原始宗教的遗存和遗迹发现不少,主要为自然崇拜、龟鸟等动物崇拜、祖先崇拜以及祭祀活动所举行的仪式等,这就产生了一些能够从事这项活动的“专业人士”,他们掌握着人与神沟通的特权,成为“特权阶层”。用龟、狗、猪、牛等动物献祭是常见的现象。人牲与人殉是淮河流域距今5000年前后出现的新特点。

六是音乐的出现奠定了精神文化的基础。中国传统乐器分为“八音”,在商周时期就已达到成熟的阶段。贾湖遗址出土的距今9000年的骨笛为目前我国发现最早的原始乐器,也是乐阶最为完善的早期乐器之一。骨笛由丹顶鹤的翅骨制成,早期为五孔,后逐渐发展至八孔,分别可以吹出四至七声的音阶。陶鼓在距今约7000年前开始出现。石磬也是淮河流域使用的一种打击乐器。

七是天文地理知识的掌握奠定了科学技术的基础。淮河流域大部地区以平原为主,易受洪水侵袭,先民们在选址定居时,能够根据已掌握的天文地理知识发展出一套科学的居住模式。淮河流域内的先秦时期聚落多为一种土台式结构,俗称为“堌堆”,现存高度一般在2米至5米,房址门多朝南。发现的城址也多采用依山面水、座北朝南的方式以避寒风向暖阳。

八是审美观念的出现奠定了艺术生活的基础。自裴李岗文化起就出现了一些动物或人物形的小型泥塑偶像。双墩遗址出土的一件泥塑人面像,就塑造出一副清晰的面庞,面颊还有纹面的痕迹。大汶口文化时期的动物形陶塑造型更加生动活泼。彩陶在距今6000年前后开始在淮河流域流行。至龙山时期的一些器物造型和纹饰已经成为夏商青铜器相应的母型了。

九是刻画符号的出现奠定了文字萌芽的基础。贾湖遗址发现14件刻画在龟甲、兽骨、石器或陶器上的符号,有一些与甲骨文写法类似。双墩遗址及其周边遗址发现的刻画符号有600多个,大多刻画在碗底。学术界认为蚌埠双墩遗址刻画符号是中国文字起源的重要源头之一。大汶口晚期出现的刻画符号和龙虬庄刻文可作为距今5000年前后淮河流域的代表,尽管无法辨识,但无疑有着原始文字的表意功能。

十是文化交流加速了中华文明诞生的步伐。淮河流域介乎黄河、长江两大流域之间,发挥着南北文化交流的重要的桥梁和纽带作用。淮河流域本身有着独具特色的本流域文化,并得以通过这个平台吸收周边文化因素并向外传播本区域文化。新石器时代淮河文化开放和包容的特点是有效推动南北文化交流的核心因素。(作者系安徽省委宣传部原副部长、安徽省社科院原院长)

新闻推荐

萧县小学生方彤彤全国乡村儿童故事大赛夺冠

昨日,皖北晨刊记者从宿州阳光天使公益助学中心获悉,在12月14日北京举行的歌路营第二届乡村儿童故事大赛全国总决赛中,宿州市...

萧县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萧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