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文明校园做文明师生文\屈海波 图\马峰

拂晓报 2019-11-18 11:42 大字

市雪枫小学校本部教学楼走廊的校园文化彩绘墙11月14日,市雪枫小学2019年度秋季体育运动会在该校港利校区举行。市第一小学定期举行创建文明校园主题演讲11月15日上午,由北京歌路营慈善基金会、宿州阳光天使公益助学中心和萧县教体局联合举办的全国第二届乡村儿童故事大赛安徽萧县赛区,在萧县思源实验学校礼堂举行,来自该县农村中小学的70多名选手参加了比赛 。特约摄影 李鹏

文明之花绽放校园,文明雨露滋养校园。近日,宿州市有21所学校被评为省级文明校园,67所学校被评为第二届市级文明校园。日前,宿州市又组织开展了第二届“宿州市教体系统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先进单位及先进工作者”评选活动,共评出先进集体28个,先进工作者55人。同时,宿州市还组织开展了全市第一届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创新工作典型案例征集评选活动,共收到126个创新案例,其中81个典型案例获奖。这些举措有力推进了宿州市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如今,各学校以立德树人为根本,弘扬主流价值,滋养心灵成长,不断提升文明原动力,加强文明承载力,力争把校园建成最阳光、最安全的地方,成为文明的摇篮、成长的乐园。

帮助孩子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

为在学生心灵埋下真善美的种子,宿州市积极开展“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教育实践活动。在清明、“六一”“七一”“十一”等重要时间节点,组织开展“讲红色故事 做红色少年”、“小手拉大手”、“中华经典诵读”等主题教育活动200多场次,3万多学生受益。全市各校在坚持每周升国旗的同时,组织开展了国庆期间悬挂国旗活动,组织收看“开学第一课”,并写出了观后感,开展了“争做新时代好队员”主题实践活动。各校还组织开展“我和我的祖国”为主题的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主题宣传教育活动。宿城一中以校园为主阵地,开展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实践活动。借助主题班会、励志报告会、成人礼仪式、家长会、经典诵读、心理健康教育、法制教育、公平教育、文艺活动等形式,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市第十二小学校德育课程开发研究中心编写了德育校本教材《百川》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百川》之《中华美德故事》、《百川》之《小学生守则及行为规范》、《百川》之《中国童谣故事》,利用每周的“晨习”、“班队会课”和德育课,通过读、看、说、讲、演、写等教育形式,积极培养学生的文明素养,使学生在校成为好学生、在家成为好孩子、在社会上成为好公民。

近年来,宿州市积极开展“三进”活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一是进教材。宿州市编印《宿州市中小学学习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读本》作为中小学校地方教材,免费发放全市中小学校。在《读本》的基础上,宿州市各校结合学校实际编印校本教材100多套。二是进课堂。开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各校通过“道德讲堂”“班会课”等宣讲、阐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召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班会等3000多场次,撰写心得体会5000多篇,手抄报、主题板报等近万份。 三是进头脑。全市1000余所中小学因地制宜,在校园电子显示屏、校园广播、宣传栏、校园网等载体常态刊播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做到处处入眼、时时入脑。全市三年级以上中小学生均能熟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

让阳光照进每位师生的心灵

“亲爱的同学们,今天我将和大家共同开展一次充满活力、充满趣味的活动……”这是宿州一小教师、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马晓燕在进行团队心理辅导。心理健康教育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宿州市从市级层面到县、区分别建设了“未成年人心理健康辅导中心”,乡、镇中心校少年宫、市区所有中小学、有条件的社区也都建立了心理辅导室。有了心理辅导室,还要有心理辅导教师。据统计,宿州市市区和埇桥区农村共有60余名国家级心理咨询师,这是宿州市师生心理辅导的主要力量。市未成年人心理健康辅导中心设备维护使用完好。中心专业设备总价值79万元,均为当前国内较先进配置。日常各类型辅导活动正常开展。个体辅导、团体辅导、电话咨询、网络咨询等各类咨询辅导活动均能按计划开展。市第一小学设立心理咨询室,挖掘校内心理健康教育人才资源,由已取得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的王昌胜、武晴晴、张曼老师牵头,在教育集团内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

2019年宿州市未成年人心理健康辅导中心和埇桥区未成年人心理健康辅导中心,采取市、区一体工作模式,在师资、设备等方面互通有无,共同为师生服务。开展了“阳光心育”系列主题教育活动。中心教师深入学校、家庭和社区,开展了“阳光心育”主题系列辅导和讲座,分为“阳光少年”、“阳光教师”、 “阳光家庭”三个专题。截至11月15日,已举办专题讲座97场,受益人数4885人。开展多形式授课217场,受益人数10331人。开展各种训练322次,受益人数15096人。2019年以来,中心进行个体面询535次,其中未成年人单独面询412次,与家长共同进行面询123次,电话咨询2100次,网络在线咨询辅导220余人次。中心运用Saas心理云平台,依托各校心理健康辅导教师,运用先进技术,通过量表测评、辅导老师反馈、日常行为分析等多种技术手段,已经为1300多名学生建立了心理健康档案,提升了宿州市心理健康教育水平。 

学校艺术节已成为宿州市靓丽品牌

宿州市举办中小学艺术节始于1993年,每年一届,迄今已成功举办27届,这是全面推进中小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举措,更是新时期加强文明城市创建和推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内容和有效形式,成为创建文明城市的靓丽品牌之一。中小学艺术节活动集中体现了宿州市艺术教育成果。如2018年以“阳光下成长”为主题的第26届全市中小学艺术节活动期间,全市各级各类学校共推出传统和创编表演类节目500余个,美术作品3000余幅,美育改革创新案例30余个,艺术创作工作坊10余个。2019年,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抒发全市中小学生的爱国爱党之情,市第27届中小学艺术节活动以“飞扬青春,赞美祖国”为主题开展,现已完美收官。近年来,宿州市中小学艺术节努力做到三个坚持。 

坚持优秀文化方向。全市各县区和市直各学校的艺术节展演活动,坚持优秀文化方向,突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养深厚的民族情感,增强文化自信。全市涌现了一批充分反映中小学生热爱祖国、奋发向上的精神风貌,具有时代特征,思想性与艺术性兼备的优秀作品。如市第十九小学山东快板《新武松打虎》,融进新时代新生活新内容,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朱仙庄矿小学的诗朗诵《我骄傲,我是中国人》、萧县师范附属小学的诗朗诵《爱我中华》,以饱含真挚的感情,表达了对祖国大好河山的无限热爱,对祖国强大的热情赞颂,对祖国未来的美丽憧憬与向往。宿州第十一中学课本剧《商鞅变法》以恢弘的气势、深邃的主题和精准的塑造,讴歌改革开放以来取得巨大成就,唱响主旋律。这部课本剧代表宿州市参加了省级展演。在演出现场,激起全场观众情感共鸣,掌声雷动,好评如潮。

坚持校园文化特质。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遵循教育规律、美育特点和校园特色,结合宿州市“文明校园”创建、“戏曲进校园”等活动,营造向真、向善、向美、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宿州二中坚持校园文化特质,展演《大拙至美——红白蓝里的民间艺术》,呈现的是至真至纯至美至爱的民间艺术;泗县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泗州戏的重要发源地之一,这个县选送的泗州戏《小二姐做梦》,平实质朴,温柔舒缓,充满浓郁的皖北乡土气息;砀山县是安徽省唢吶之乡,这个县的唐寨小学校园文化特质是器乐演奏,其展演的唢呐二重奏《花儿与士兵》,高亢嘹亮,悦耳动听;灵璧钟馗画为安徽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灵璧县不少中小学都有钟馗画社团,很多学生都能画钟馗画。这个县的渔沟小学在传承这个非物质文化遗产方面做得较好。在26届艺术节期间,渔沟小学的千名学生共画钟馗画。走进渔沟小学,可以看到很多学生的钟馗画作在校园里展出。这个县游集小学的篆刻,灵璧五中水粉画,灵璧初级中学的装饰画、黄湾中学舞蹈队、国画班等都体现出校园文化特质。

坚持面向全体学生。在艺术节期间,全市广大中小学以学校为单位,组织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艺术活动,发动全体学生参与,形成“校校有活动、人人都参加”的生动活泼的喜人局面。各地在整体推动展演活动工作的基础上,重点关注农村和薄弱地区学校学生,努力给学生提供丰富多彩的艺术实践活动,项目开展以群体性为主。促进学校多样化、特色化发展。砀山县非常重视艺术教育工作,早在上个世纪80年代,这个县就举办艺术节,到2019年已举办了30届。他们以艺术节为载体,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美的情操和对艺术的兴趣。在每年艺术节上,砀山所属学校和幼儿园几乎全员参与,组织开展了绘画、书法、篆刻、摄影、声乐、器乐、舞蹈、朗诵、艺术实践工作坊等艺术活动,动员每一个学生积极投入到艺术活动中去。

乡村学校少年宫点亮孩子的心灯

近日,悠扬的琴声在埇桥区苗庵乡乡村少年宫音乐室内悠然响起。与此同时,该校乡村学校少年宫其他各功能室开展的活动也是热火朝天。在这里,孩子们放飞梦想,快乐成长。舞蹈、音乐、书法、绘画、剪纸等深受学生喜爱的活动项目,正在紧张有序地进行着。这是宿州市乡村学校少年宫项目建设工作的一个缩影。

乡村学校少年宫是依托乡镇中心学校现有场地、教室和设施,进行修缮并配备必要的设备器材,依靠教师和志愿者进行管理,在课余时间和节假日组织开展普及型课外活动的公益性活动场所,面向乡镇学生免费开放。截至目前,全市已建成乡村学校少年宫107所。其中,埇桥区25个乡镇建有27所乡村学校少年宫,真正实现全覆盖。乡村学校少年宫作为素质教育的好载体、同学交流的好平台、师生沟通的好场所、家长放心的好去处,已成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品牌。

宿州市大部分学校在建设乡村学校少年宫中,除能按照要求建设功能室外,均能配置相应活动器材,不管是体彩支持建设的少年宫,还是自筹资金建设的少年宫,都加大投入力度,努力提升乡村学校少年宫整体质量。埇桥区杨庄中心校乡村少年宫的建设在全市都是先进典型。他们除了科学、合理地利用上级拨付的少年宫建设资金外,还多渠道筹措资金加强乡村少年宫基础设施建设,在充分利用学校原有设施的基础上,统筹规划,合理布局,少年宫先后建成了科学活动室3个,美术活动室2个,音乐活动室2个,书画展览室3个,书法室2个、心理咨询室2个,电脑室、图书阅览室、乒乓球室、象棋室、道德讲堂、舞蹈室等各1个,并根据各室功能配备了充足的设施、器材。2017年暑假,他们对心理咨询室进行扩建更新,新贴了壁纸、铺设了木地板,增设了宣泄墙,并在微机室、舞蹈室、心理咨询室等功能室安装了空调。同时他们还注重少年宫文化氛围的布置,在楼道上悬挂铝箱,分别以中国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及中国传统文化为主题,在室内外布置了少年宫活动宣传栏、活动展板、辅导教师信息、少年宫简介和功能室分布图等。

宿州市围绕“管得好、抓得住”目标导向,坚持软性引导,强化刚性约束,形成正面激励,不断提升乡村学校少年宫管理水平。2019年5月21日,泗县县委宣传部、县文明办、县财政局、县教体局联合召开乡村学校少年宫工作推进会。泗县各乡村学校少年宫主要负责人和业务负责人参加了会议。这次推进会进一步增强了大家对发挥乡村学校少年宫重要作用的认识,进一步推进全县乡村学校少年宫规范管理,建立长效机制,真正发挥少年宫应有的作用。

文明之花绽放校园,文明雨露滋养学子。曹村镇乡村学校少年宫坐落于曹村镇中心小学,设有专门的心理辅导室、舞蹈室、音乐室、棋艺室、书法室、美术室、手工室、朗读室、写作室等,共10个项目科室,每个项目科室都确定一到两名专业老师负责对学生辅导和指导。少年宫管理办公室负责各科室老师的考勤及管理工作。管理办公室除了制定了少年宫总的使用规章制度外,还制定了辅导员考评办法,对全体辅导员进行工作量与工作成果相结合的考核,从课时量化到活动成果、从考勤管理到活动时间,每项均有相应考核。每个年度末进行总结表彰,评选优秀辅导员,并且进行活动成果展示汇报。由于建立了长效机制,曹村镇的乡村学校少年宫活动开展正常。在泗县黄圩镇中心校乡村学校少年宫里,孩子们和老师一起唱,一起跳,曼妙的舞姿洗涤了心灵,优美的旋律净化了灵魂;书法室里,一横一竖、一撇一捺墨色芬芳;最让孩子们感兴趣的是科技室,孩子们屏息凝神,在老师的指导下专心致志地进行着各种实验操作,尽情地遨游在科学的海洋里……舞蹈、科技实验操作,打开了一个新鲜的世界,点亮了孩子们心中的灯。

新闻推荐

“亮牌”专项整治效果明显

近日,萧县公安局交通管理大队积极开展工程车货运车辆交通违法行为专项整治,进一步加强工程运输车通行秩序管理,遏制工程车无...

萧县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萧县这个家。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