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社+农户”成为乡村振兴新常态

拂晓报 2019-10-22 11:25 大字

本报讯 为适应“三农”发展的新形势,萧县加快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提升农民合作社生产经营组织化程度,促进“合作社+农户”的发展模式成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的新常态。

杜楼镇鑫地农作物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经过土地流转,整合了分散在一家一户的小块田地,对土地经营科学规划、合理利用。改变传统的种植模式,实行规模化种植,促进农民增收、农业增效,依据时节统一选用优质种苗、统一种植、统一管理,丰富农作物种植种类,提高土地利用价值。种植的农作物如毛豆、西兰花、蒜苗、蒜薹、西瓜等农产品以订单的方式销售,土地收益大大提高。

目前,全县拥有以粮食、蔬菜、水果等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社1874个,其中国家级示范合作社3个、省级示范合作社11个、市级示范合作社115个,共流转土地43.5万亩,占流转土地总面积的56.8%。鑫地合作社运行模式的成功,吸引了周边乡镇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前来观摩学习。同时,辐射带动流转土地的农民在合作社务工增加收入。(程远方)

新闻推荐

孙子教室里上课,奶奶窗外“偷听”

近日,一段老奶奶“偷听上课"的视频被不少网友转发。视频中,一位瘦削的老人微微弯曲后背,保持脑袋前倾的姿势探向...

萧县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萧县这个家。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