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带关建 关工谱新篇 写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之际

皖北晨刊 2019-07-25 16:34 大字

壮丽70年,奋进新时代。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之际,伴随着伟大祖国前进的步伐,全国的关心下一代事业也蓬勃发展,生机无限。在萧县这片热土上,广大“五老”同志发扬革命传统,弘扬“五老”精神,在各级党委的坚强领导下,紧紧团结在各级关工组织周围,为关心下一代工作尽职尽责,夕阳正红。

以党的建设带动关工委建设(即党建带关建)是关心下一代工作创新发展的新举措,是新时代党建工程的新内容。党的十九大以来,萧县县委积极探索党建带关建的新路径,建立党建带关建新机制,推动全县关心下一代事业蓬勃发展,谱写关工新篇章。

萧县县委根据本县实际,出台了《中共萧县县委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关心下一代工作的意见》,文件共四章十五条,明确了各级党委(党组)抓好党建带关建的职责和任务,明确了考核办法和奖励措施。为深入贯彻落实县委“意见”,县关工委与县委组织部联合下发《关于落实县委“党建带关建”工作的通知》,这两个文件出台,让全县抓党建带关建有章可循。萧县县委首先带头落实文件精神,很快建立了党建带关建的六大新机制。

关工委建设只有与党的建设融合发展才有活力。萧县关工委首先成立了临时党支部,关工委主任兼任临时党支部书记,为关工委建设融入党的建设搭建平台,有了组织保证。县关工委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坚持面向基层,开展调查研究,到关工第一线解决问题。他们对于热点问题专题调研,对于难点问题深入调研。其次,坚持开展“双创建”活动,自觉融入党的组织建设。创建“五好”关工委、创建关工先进村的“双创建”活动,是加强关工委组织建设的有效载体。因此,关工委的“双创建”工作也如鱼得水,组织建设达到了全覆盖,萧县已建立关工组织657个,通过“双创建”活动,全部配备了办公设施,达到了“六有四上墙”标准,“五老”队伍不断壮大,“五好”关工委创建率达到86.6%。

萧县关工委充分发挥“五老”作用,自觉融入党的干部队伍建设。萧县在党建带关建的实践中,带动了一批“五老”同志投入到关工事业中,目前全县从事关工工作的“五老”达5000多人,他们活跃在“五老”报告团、帮扶留守儿童、红色基因主题教育各方面,其中有1103名“五老”结对帮扶1932个贫困户,2284名“五老”结对帮扶4309名留守儿童,150多名“五老”成为报告团成员。

萧县坚持以党建带关建,推动了全县关工事业的发展,提高了各级关工委的工作水平,关工工作出现了新变化。一是关工组织全覆盖,关工委工作全面加强。有的地方关工组织已向自然村延伸,例如:大屯镇已有87个自然村成立关工小组,把关心下一代工作做到每个家庭。二是在助力脱贫攻坚中,注重把贫困村建成关工先进村的创建工作,助力脱贫的新亮点纷呈。县关工委建议、支持创建的五大科技扶贫基地挂牌,“五老”科技报告团进驻,“助力脱贫故事”宣讲等成为全市乃至全省脱贫攻坚的亮点。特别是永堌镇5000亩葡萄、3000亩干杂果科技扶贫基地建设已成为省关工委关注的典型,受到省关工委负责同志的肯定,永堌镇关工委常务副主任许成全出席了全省关工委助力脱贫攻坚报告团。三是青少年家庭教育方式方法有了新探索、新途径。县关工委创排的家教大戏《母子情恨》聚焦社会热点问题,关注青少年家庭难题,开展送戏进校园活动,以优秀的传统戏曲艺术,宣传青少年家庭教育,呼吁全社会把人性真善美融入家教,引起社会热烈反响,在萧城连演6场,场场爆满。四是成立爱心助学协会,发动企业家投入到关工事业中来。壮大了关心下一代工作队伍。经过认真谋划和可行性调研,今年初,成立了萧县关心下一代爱心助学协会,宣传动员近100位企业家捐资捐款,爱心助学,现已筹集助学资金97万元,爱心协会工作正常运转,特困学生将得到有效救助,为关工事业增添了一道亮丽风景。聂泽灿郑忠亮张浩

新闻推荐

点燃创新驱动“引擎”开足工业强市“马力” 宿州市坚持创新驱动推动新型工业化发展综述

宿州高新区深迪半导体产业园开工建设。宿马现代产业园绿地科技产业园开工奠基。全省首家石墨烯领域工程实验室、裸眼3D显...

萧县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萧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