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县扶贫项目资金“晒”在阳光下

拂晓报 2018-11-14 10:36 大字

本报讯  近年来,萧县按照“项目安排精准、资金使用精准”要求,严格坚持“五强化”,将公告公示贯穿资金分配、项目立项、实施和竣工决算全过程,让扶贫项目资金“晒”在阳光下,切实提高了群众知晓率和参与度,最大限度地发挥财政扶贫资金经济社会效益。

强化制度建设。出台《萧县扶贫项目管理办法》和《萧县财政专项扶贫资金管理实施细则》等文件,全面推行公开公示制度,将资金政策、管理制度、资金分配结果等信息及时向社会公开;出台《萧县扶贫资金项目信息公开和公告公示暂行办法》等文件,明确扶贫资金的公示范围、形式、时限等;逐步建立健全“全面规范、公开透明、分级分类、留档留痕、便于查询、群众检验”的公开长效机制。

强化上下联动。县、镇、村三级联动,县扶贫开发领导小组统筹扶贫资金分配,将资金的规模、来源、用途、分配结果等在公众平台公示;各项目主管部门对于本部门的项目申报、批复、资金拨付等情况的公告公示负总责;乡、村两级抓落实,对项目的安排、实施和验收全过程公示。

强化培训指导。采取邀请专家、组织人员培训、到省内外考察、开设脱贫攻坚大讲堂等方式,定期对县、乡、村三级干部进行业务指导培训;绘制项目库建设流程、到村到户项目申报流程、扶贫资金项目公告公示模版等图表,在每个乡镇、每个行政村张贴悬挂;强化末端意识,确保每使用一分扶贫资金都要进行公示,让每个扶贫人员通过串门、集聚聊天等方式,面对面宣讲,扩大公告公示受众面。

强化政策宣传。通过电视、报纸、网站、墙体标语、墙体画、公开栏、村村通广播、村民集会等渠道,借助“萧县发布”“萧县扶贫”微信公众号等媒体,将扶贫项目资金等及时公开公示;将行业扶贫政策、扶贫资金项目申报流程等印制成实用的年画、挂历、明白卡、手提袋等,让其走进各家各户;将扶贫政策改编成民谣、快板、相声、戏曲等形式,逐乡巡演;开展“扶贫政策进家门”一对一宣讲活动,上门入户向群众面对面宣讲政策,解答问题。

强化监督检查。定期组织扶贫、财政、审计、监察、检察等部门开展专项督查和日常督查,并将所查情况及时通报;成立扶贫项目监督小组,对村内扶贫项目实施全过程进行监督。

(张祖北)

新闻推荐

治理乡镇道路秩序

近日,萧县公安局交通管理大队进一步深化乡镇道路交通秩序管理,采取相关措施,改善集镇和道路沿线形象,规范辖区停车秩序,解决乡...

萧县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萧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