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贫面对面干群心贴心
本报通讯员 王 磊本报记者 夏海军
“邱书记,咱们村今年要出列,村里的大棚蔬菜产业啥时候能启动? ”近日,记者在萧县青龙镇路口村的一片空地里,看到20余名贫困户围坐在一起,参加村里组织的“面对面说扶贫”活动。
贫困户刘德全向村第一书记邱宏瀛询问村里发展扶贫产业的问题。 “咱们村的高质量大棚蔬菜产业占地800亩,收了麦子后立即启动,目前第一批资金155万元已经到账。 ”邱宏瀛答道。
有贫困户继续发问:“发展大棚菜,尤其是返季节商品菜,管理技术、种植技术谁来教? ”
“蔬菜行业价格波动大,要是能有个好法子,给咱们的蔬菜上个‘保险\’该多好啊! ”
……
对贫困户提出的各种问题和建议,帮扶干部都一一解答。
路口村贫困人口多,脱贫攻坚任务重、压力大。今年以来,该村驻村工作队联合村“两委”定期开展“面对面说扶贫”活动,与贫困户面对面、心交心,真正解决贫困群众的实际困难。
村民刘志强,早两年通过发展辣椒制种摘掉“帽子”。脱贫后,他成立了农业合作社,承包了15亩地发展蔬菜产业。今年,老刘听说村里要发展大棚菜,寻思着应为村里的扶贫事业出一份力。于是,在一次“面对面说扶贫”活动中,他提出了想吸纳贫困群众一起发展特色种植业的想法。驻村工作队认为刘志强有经验、有技术、有能力带着群众脱贫致富,后来介绍了4名贫困户跟着他干。
“服务群众,关键在于满足群众的真实需求。 ”路口村村干部刘四军告诉记者,“‘面对面说扶贫\’活动中,包村干部、驻村工作队、村两委班子全部列席,与贫困群众讲真话,扶贫户提诉求,大家评、众人议、集体办,工作出实效,干群关系更融洽。 ”
“扶贫面对面,让贫困户和帮扶干部实现了互通互信。”邱宏瀛说,“面对面说扶贫”活动,不仅直接、高效掌握了贫困群众的心声和建议,而且拉近了帮扶干部和贫困户的距离,提高了贫困群众脱贫的积极性。
新闻推荐
当下饲养宠物越来越“热”,养猫、养狗早已不是什么新鲜事,宿州市萧县龙城镇一居民饲养蟒蛇,结果蟒蛇“串门”,吓坏了邻居祖孙...
萧县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萧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