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住城市的记忆 陈 倩
“共产党像太阳,照的矿山亮堂堂,照的石头也开花,矿工心里暖洋洋。日日盼、夜夜想,盼来恩人共产党,人民矿山人民管,工人翻身把家当。”一曲曲矿工歌谣响彻耳畔,也将久匿于城市背后的大通历史拉入了公众的视线。从1909年起,第一口新井在大通老北沟开挖,一个拥有近百年历史的矿区就此奠基成为淮南煤矿发祥地,造就出一个个“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的鲜活形象,谱写出一代代矿工爱岗护矿的抗日故事,承载了数以万计大通人的记忆。
以矿建市,一波三折。清末时期,大通作为县级管辖区域,经济落后,地瘠民贫。据当地人传说,大山北麓下,每遇暴雨就会流出黑色山洪,推测是地下有矿的缘故。消息不胫而走,也吸引了一批批“淘金者”来往大通。1900年,萧县官僚地主段书云带30万两银子来大通开矿,因无开矿知识,加之当地封建势力的阻扰,开矿毫无结果。出身于怀远县名门望族的林文瑞自幼胸怀实业救国理想,回国后重新制定开矿计划。1910年段书云、牛维梁与林文瑞,合资“漕平银”五千两,开办“大通煤矿公司”。辛亥革命爆发后,时局动乱,采矿工程停止,公司夭折。
辛亥革命后,大通恢复煤矿生产,建立淮南第一座矿井。而后到江浙一带募股融资扩大规模,公司逐渐被江浙富商所控制。但洋法开采,前期耗资过大,透支2.56万元,大通煤矿公司1918年再次陷入困境。
为尽快恢复发展,中兴煤矿总办戴理庵到大通矿实地勘查,认为“大通矿蕴丰富,有利条件亦多”。调整后以土法和洋法安装使用,开采进入机器使用阶段,生产经营走向正轨。除在本地,还在蚌埠、太和、亳县、无锡等地开设售煤厂,年产量达40万吨,资本额达200万。1930年,宋子文在九龙岗开发东矿与西矿,设立“淮南煤矿局”,筹划修筑淮南铁路,给运输与销售带来便利,为大通矿的发展与成熟奠定基础,也为大通矿工的革命运动打开局面,1947年中共淮南矿区支部成立,1950年9月,淮南市人民政府建立。
忍辱抗争,扎实创业。“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正是日军入侵时矿区的真实写照。井下采煤环境恶劣,事故频发,矿工报酬可怜,各种惨状频频出现在“大病房”、“侉子林”、“万人坑”。到1944年,日伪共抓获矿工达7万多人,仅1941年这一年,被迫害的就有一百余名。
面对侵华日军残酷的“以战养战”的罪恶目的,采取“以人换煤”的残暴政策和一套由领事署、劳务系等构成的法西斯统治体系,大通矿工在中国共产党全面抗战路线指引下,与日寇展开艰苦卓绝的英勇斗争。他们闹罢工、打鬼子、揍汉奸,振奋矿工士气;他们寻出路、找救星,坚持在矿上开展革命运动,不愿做奴隶,不甘受压迫,利用熟悉地形和敌情的有利条件,为抗日根据地输送物资和情报。抗战期间,淮南矿工先后参加新四军的约有400多名,与全国人民一起夺取抗日战争的全面胜利,迎来民族解放的曙光。
大通矿开拓创新,采煤工艺领先,工人改革采煤方法,推进产量发展。我国工程技术人员自行建造的第一个竖井——大通煤矿三号主井日产3000吨;急倾斜柔性掩护支架采煤法,获得国家科委创造发明二等奖,并在世界采煤大会上作报告;大通煤矿系统第一个劳动模范丰绪然,参加全国工农兵英雄模范大会;“学大庆、赶大通”口号响彻全省,授予大通煤矿“工业学大庆先进单位”;被工人称为‘小铁牛\’的金属整体移动支架等就是大通矿的首创。淮南煤矿生产和各项事业突飞猛进,取得令人所瞩目的成就,奠定全国五大煤矿之一的地位。
七十年代末,因煤源枯竭,大通矿报废。而今,大通打优煤电资源牌,更加注重“五大”发展,与经济发展同步规划、同步发展、同步提升,开创转型发展新阶段。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正视历史,才能尊重现实。历史之痛,不因时光冲刷而从记忆中消逝,“万人坑”盘活红色文物资源,记载了侵华日军残酷剥削压迫劳工暴行的滔天罪证。历史之殇,已融入中华民族的血脉基因,大通矿工的抗争史、奋斗史、建设史也活在一代代大通人的记忆里。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马翔宇)昨日,省委组织部公示一批干部拟任人选,涉及滁州、合肥等重要领导干部职务变动,其中,现任滁州市市长张祥安拟任滁州市委书记。张祥安,男,汉族,52岁,籍贯、出生地和县,在职研究生学历,管理学...
萧县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萧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