夯实健康基础服务城乡群众

拂晓报 2022-02-10 09:49 大字

本报讯  近年来,泗县不断完善国民健康政策,从人民群众对卫生与健康事业的现实需要出发,提供全方位全周期健康服务,让群众看得上病、看得好病,更让群众不得病、少得病,努力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坚强的健康保障。

实施借梯上楼,继续加强与大医院深度合作。泗县人民医院与北京航空总医院继续开展托管式合作,重点在口腔科、神经外科、骨科等科室开展帮扶合作;上海长海医院作为县人民医院对口帮扶医院,先后派出5批次15个科室31名技术精湛的医疗专家团队驻点帮扶,开展心血管内科、泌尿外科、普外科等10余项新技术新业务;该县中医院与安徽省中医院开展托管式合作,重点在康复理疗、重症医学科、中医妇科等科室开展合作,并作为安徽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教学医院,2021年已迎来第一批51名学生。泗县人民医院挂牌三级综合医院,泗县中医院被批准设置为三级中医医院。县第二人民医院(泗城镇卫生院)与宿州市第二人民医院签订医联体协议,挂牌宿州市第二人民医院泗县分院,精神病科开诊填补了泗县公立精神卫生领域诊疗空白。

建好基层特色专科,全面完善县域医共体建设。以泗县人民医院和泗县中医院为牵头医院,深度整合三级医疗服务资源,促进县乡村一体管理,按照“两包三单六贯通”及“八统一”要求,推动医共体内部人、财、物统一调配,医疗、医药等业务统一管理,信息系统统一运维,完善医疗卫生机构改革运行机制;建立重大事项报备制度,按有关组织程序规范人事任免;强化内部管理,加强重点临床专科建设,指导帮扶成员单位,提升医共体整体服务和管理能力。坚持科室共建错位帮扶,该县人民医院重点扶持乡镇卫生院耳鼻喉科、骨科、妇产科、神经内科、康复科等特色专科建设;该县中医院重点扶持乡镇卫生院中医特色专科建设及村卫生室中医药适宜技术的推广和应用。

推进智慧诊疗建设,大力提高基层工作水平。深入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开展智医助理管理人员和乡村两级应用人员培训,重点培训“智医助理”辅助诊断系统、智能语音外呼系统的规范应用;同时,采取每周通报各单位使用数据的方式,督促基层医生规范书写病例,提高基层医生诊断的能力,提升电子病历书写质量,通过外呼服务,提高群众自我健康管理能力。2021年,全县就诊病历数919877份,病历书写率达到99.97%,病历规范率达到99.83%,漏诊误诊率大幅降低;共开展外呼251.4万人次,发送各类短信357万条次。

抓细抓实签约服务,跟踪服务全县重点人群。组建县、乡、村三级“宝塔式”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团队,按照“应签尽签”原则,优先覆盖脱贫人口、老年人、慢性病患者、残疾人等重点人群。定期上门为签约群众提供健康巡诊和用药指导,同时,提供预约门诊服务,并根据签约居民的病情需要提供向大医院的转诊服务,包括为签约居民联系专家门诊、会诊和住院服务等,缓解“看病难”,增强签约居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和满意度。2021年,全县有偿签约总人数91327人,总有偿签约率为10.7%;脱贫人口签约4.1万人。重点对脱贫人口和防返贫监测户高血压、糖尿病、结核病、严重精神障碍等慢病患者开展签约或跟踪管理1.56万人,规范管理率达到96.5%。

致力落实基本公卫项目,全面守护人民群众健康。组织县疾控中心、妇幼保健院、卫生监督所等专家每季度对镇、村两级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工作开展督导,督促各项公卫工作按时保质完成。2021年,全县累计建立居民健康档案82.1万份,建档率96.14%,高于省定目标;0-6岁儿童健康管理69958人;65岁以上老年人接受健康管理109380人;管理高血压患者123167人、Ⅱ型糖尿病患者42843人。

致力推动优势资源下沉,全力以赴服务城乡人民。县人民医院、中医院根据成员单位实际发展需求,制定重点科室总体建设规划,分期分批建设外科、妇产科、儿科等重点科室,对照40-100种常见疾病诊疗目录,填平补齐服务项目,重点帮扶中心乡镇卫生院开展外科手术和平产助产服务,帮扶一般乡镇卫生院开展门诊小手术。推深做实“千医下乡”工作,从县级医院向部分镇卫生院派驻学科专家。截至2021年12月,共选派18名医疗技术骨干下沉8家镇卫生院,带教查房1375次、开展外科手术114次、实施助产服务19次。  (通讯员 刘国鸿)

新闻推荐

春节假期宿州文化旅游市场平稳有序

春节假期

泗县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泗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