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贫致富的“领头雁”
(上接第1版)
张成一鼓作气,先后成立了安徽成源农业公司、泗县“一亩三分地”种植家庭农场等,流转土地480余亩,新建40余座大棚。“一亩三分地”种植家庭农场先后被评为省级蔬菜标准园、省级示范家庭农场、宿州市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
绿色兴农 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要想让特色蔬菜种植产业更好更快地发展,必须走绿色兴农、质量兴农、品牌强农的可持续发展路子。”张成再次走在了乡亲们的前面。
使用有机肥会增加成本,但张成坚持使用高效低毒的稻壳鸡粪有机肥等生物农药,严格落实食品安全生产规程,遵守蔬菜安全间隔采摘上市规则,强化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同时,严格落实农产品市场准入制度,实行生产经营环节严记录、产品来源和流向明细可追踪,产品全部带“身份证”溯源码,让消费者吃上绿色、安全、健康、放心的食品。
为促进蔬菜销售,张成带领村级合作社与多家公司签订蔬菜订购协议,采取“公司+基地+农户”“合作社+基地+农户”等销售模式,推出了多款无公害系列特色农产品,打造出了本村特色蔬菜品牌。
“这个村的蔬菜大棚,用的都是有机肥,无公害、品质好,产品都有‘身份证’,在大城市的超市抢手得很,我们都是提前签的合同,不然根本抢不到货!”每到收获季节,邵庄村的蔬菜大棚种植园区外,每天来自全国各地的收购车队都排起长龙。
共同富裕 “一个都不能少”
看到特色蔬菜种植投入少、周期短、效益高,乡亲们的积极性都被带动起来,纷纷找到张成,希望能跟着他学习特色蔬菜种植技术。
“一人富了不算富,‘木桶效应’告诉我们,一只木桶到底能装多少水,不是由最长的木板而是由最短的木板决定的。作为一名党员,我要充分发挥示范带头作用,帮助乡亲们一起致富。”
张成不仅耐心教授蔬菜种植知识,还自掏腰包,带着愿意学习大棚蔬菜种植技术的村民,多次到外地学习经验。一些残疾人贫困户没有创业资金,张成主动承包其土地,让他们到自家大棚干活。邵庄村张谭组的贫困户罗玉芬,丈夫患有脑梗后遗症瘫痪在床,女儿出嫁,儿子正在上学,家中没有经济来源。张成了解情况后,主动找到她,让她到蔬菜大棚里干活,每月工资3000元左右。“要不是张成让俺到他的蔬菜大棚里干活,俺现在真不知道该咋生活。现在既能照顾家庭,还有了额外收入,平时还能学习种植技术,日子有了盼头。”罗玉芬激动地说。
张成坚守入党初心,成功带动20多户贫困户就业脱贫。他的“一亩三分地”种植家庭农场被评为全市产业脱贫工程先锋集体。他主动作为,带领党员干部着力推动产业发展,推进农业现代化,实施农业科技创新,加快土地流转,实现特色种植业产业化经营,不断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张成先后被推选为宿州市人大代表、县镇两级党代表,还被评为全市农村青年创业致富带头人,并担任村党总支书记。邵庄村也在镇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发展大棚蔬菜产业,逐步实现科学化种植、规模化发展、产业化经营,如今特色蔬菜种植已成为该村乡村振兴的支柱性产业。
“当时只凭一股劲,到今天算是兑现了一部分诺言,但是这远远不够。邵庄村才刚刚起步,前进的道路上依然充满艰辛。但我坚信,在各级党委的领导下,在全体村民的共同努力下,共同致富的梦想一定能够实现!”张成坚定地说。
宿组轩
新闻推荐
本报讯今年以来,泗县深入实施“人才强县”战略,以人才为第一资源,着力破除人才发展体制机制障碍,加快构建具有竞争力的人才制...
泗县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泗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