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配式建筑搭建宿州绿色发展新未来

拂晓报 2021-09-24 11:50 大字

叠合楼板已安装。安装预制式整体楼梯。

近些年随着城市的大建设、大发展,城乡建设呈现新变化,城市品位明显提升。发展装配式建筑是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加快推进皖北承接产业转移集聚区建设的重要举措,是打造建筑经济发展引擎内在要求及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的重要手段。

近日,在省住房城乡建设厅公布的省级装配式建筑示范城市名单中,宿州市位列其中。在装配式建筑的发展大潮中,宿州市正在不断促进建筑产业转型升级,推动着城乡建设工作向更深层次更高质量迈进。

“装配式建筑”简单来说,就把盖房子想象成搭积木,先是工厂把梁、墙板、叠合楼板、楼梯、阳台等“零部件”生产好,然后运达工地现场,再拼装成一栋楼房。中煤七十二公司项目负责人张敬权对装配式建筑的理解更具体和专业。他指着在建工程项目锦绣华府内排放整齐的“成型楼梯”告诉记者:“这就是预制式整体楼梯。以前工地现场使用的是混凝土搅拌和现浇,今后这种传统作业方式将逐步被预制生产取代。”

工厂生产出来的预制“楼板、楼梯、叠合板、阳台”等,被重卡运往工地进行组装,最后建成“高楼大厦”。这种将构件通过可靠的连接方式组装而建成的配套式建筑,更加节能、节地、节水、节材、节省时间、节省投资,也更加环保。有关研究数据表明,预制装配式建筑在施工过程中相比传统方式可减少建筑垃圾排放70%,节约木材60%,节约水泥砂浆55%,减少水资源消耗25%。更重要的是,装配式建筑能从根本上改变施工现场“脏乱差”局面,有效降低建造过程中大气污染和建筑垃圾排放,最大程度减少扬尘和噪声等环境污染,助力城市环境改善和生态文明建设。

发展装配式建筑,以部分产品制造取代传统建造,以装配化作业取代手工砌筑作业,由打造功能型向提升功能与改善品质并重转变,能大幅减少施工失误和人为错误,有效解决系统性质量通病,减少建筑后期维修维护费用,延长建筑使用寿命,全面提升住房品质和性能,使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记者在锦绣华府工程项目现场看不到混凝土飞扬的尘灰,听不到轰隆的搅拌声,闻不到水泥浇筑的刺鼻味道,只能看到身着工作制服、头戴安全帽的建筑工人们秩序井然地将建筑构件进行连接和固定。据了解,除锦绣华府工程项目外,埇桥区道东16号地棚户区改造、恒泰悦熙台、宿马翔茂悦府、泗县赵位新城二期等工程都在进行装配式施工,总面积达82.96万m2。宿州市现有中煤第三建设(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宿州海龙建筑科技有限公司、泗县宝业建筑工业化产业园3家装配式建筑龙头企业,1家装配式建筑部品部件生产企业。

有了产业实力及市场需求,宿州市还不断健全监管体系。在装配式建筑项目中逐步推行工程总承包模式,积极开展装配式建筑技术讲座、专家研讨会等培训,加强BIM技术应用,对设计、施工、生产进行全过程质量管控。市建筑业管理服务中心科技科负责人王磊表示,装配式建筑发展空间巨大、前景广阔,计划在全市新建建筑中持续扩大装配面积,提高装配率,以逐年递增的形式增加装配式建筑数量。市住建局作为行业主管部门,将积极培育和引进集设计、生产、施工于一体的装配式建筑企业,大力推动宿州市装配式建筑产业化、规模化、市场化,让宿州装配式建筑的发展跟上绿色可持续发展的步伐。

宿州市传统建筑业在新时代下正加速转型升级,在现有生产规模的基础上,计划到2023年再培育3个装配式建筑产业基地,2025年前培育不少于5个装配式建筑产业基地,并引进不少于3家集设计、生产、施工于一体的装配式建筑企业。计划到2023年,宿州市将完成装配式建筑项目数量不低于4个,其中竖向承重构件技术体系装配式建筑项目不少于1个,建筑面积不低于10万m2项目不少于1个,装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面积20%以上。2025年则完成装配式建筑项目数量不低于7个,累计完成装配式建筑面积不少于150万m2,装配式建筑占到新建建筑面积的30%以上。 

文/本报记者 刘文晴 图/蔡谨瑜

新闻推荐

乡村里走出的女工匠

瘦弱的身躯、坚毅的眼神,右手焊枪、左手面罩,火花四溅中尽显完美焊接工艺。从一名普通“农民工”开始,到参加技能培训、职业...

泗县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泗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