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藏汉和谐发展谱写新篇章 市立医院普外三科副主任医师包召玉援藏工作纪实
包召玉,宿州市立医院普外三科副主任医师。2002年毕业于武汉科技大学医学院,曾在上海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安徽省胸科医院、福建医科大学二附院研修。2019年,出色完成了对口支援泗县人民医院工作任务,被泗县卫健委授予“对口支援工作先进个人”荣誉称号。
2020年5月13日,市立医院普外三科副主任包召玉作为安徽省第八批短期援藏医疗队员,随医疗队进藏,来到了错那县人民医院。该院位于西藏自治区南端,高寒缺氧。他克服困难,全身心为藏族同胞提供诊疗服务,开始了为期6个月的医疗支援工作。
包召玉支援的错那县城平均海拔在4380米。他走下飞机的时候,脚就像踩在棉花上,没力气。同时感觉胸闷,不自觉地大口呼吸,连行李都要当地接待的人员帮着拎,到达住宿地,自己测了下血氧饱和度,结果是73%,吓了一跳。医生都知道,正常人的血氧饱和度在95%左右,如果到80%,肯定有问题,到70%左右,就要插管上呼吸机了,缺氧引发的连锁反应很多,如头痛,失眠。
在高原地区,每年都有援藏干部和在藏干部因高原反应因公殉职,作为援藏医生,有的就永远地留在了西藏。2016年,安徽41岁的援藏医生赵炬因病去世,死后身体器官全部捐献,至少救助了5位患者。2019年7月30日,上海市儿童医院心内科主治医师赵坚在日喀则突发疾病离世,年仅38岁。面对高海拔带来的诸多不适、困难,凭着北方男子的刚强,包召玉很快适应了那里的恶劣气候环境,三天后,他便出现在错那县人民医院的病房里。
作为一名具有近十八年丰富临床经验的外科医生及医务管理人员,包召玉深知,要帮就要帮到根上。只有积极开展医疗卫生“传帮带”,只有在每一例诊疗中提高藏族医生的专业技能,才能让援藏的价值长久留存。包召玉在错那县因材施教,有计划地开展卫生技术人员专科技能培训,并利用休息的时间走进错那县麻麻门巴民族乡、勒乡等乡镇开展义诊及两癌筛查活动,为300多名驻村干部和农牧民宣讲健康知识。截至目前,已为100余名疑难杂症患者进行诊疗。此次援藏之行,提高了藏区医生医技水平,同时还担负了支援医院创建二级乙等医院的重任,病例规范化书写、疾病规范化诊疗等各项医务管理工作同样繁重。
业余时间,包召玉喜欢踢足球,常常组织当地农牧民及援藏工作人员举行足球比赛,看到他们足球装备不够专业,他自掏3000多元钱买来球衣和足球装备送给大家。看着藏族的足球爱好者穿上崭新的足球服驰骋在球场上,包召玉内心无比高兴。
就援藏工作来讲,这是一段不平凡的阅历。在高原工作不仅历练了个人的意志,也让包召玉对医生这个职业有了更深的理解。他说,援藏不纯粹是援助别人,在帮助别人的同时,自己获得了更多,不管是能力、心态、还是坚定的信仰。包召玉的这句话,让身边的很多人都感同身受。
包召玉的爱人是一名内科医务工作者,平时工作也十分忙碌,加班、值班更是常有,难以顾及家庭。如今他又到了祖国的边疆,正在读初二的儿子和不满三岁的女儿成了他最大的牵挂,平时只能依靠电话、微信视频,了解儿女的生活和学习,对孩子陪伴的缺失让他内心感到愧疚。但是儿子也很支持他,因为他明白父亲是一名医生,医生能救护人的生命,爸爸的职业是伟大的、神圣的,能带给藏区专业的医疗技术,能长长久久地影响无数的家庭。
千山万水,阻挡不住支援西藏的坚定步伐;高原再高,印下情系藏区的深深脚印。包召玉在奉献中践行誓言、以实际行动为藏汉和谐发展谱写新的篇章,让藏民生活得更幸福,笑容更灿烂。藏汉和谐发展的格桑花永远绽放。(市医宣)
新闻推荐
“十一”期间,泗县举行纪念抗日战争暨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5周年书画展,向国庆献礼,为全县人民献上一道文化大餐。本次书画展由...
泗县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泗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