泗县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全力打造“青山常在、绿水常流、空气常新”新泗城

拂晓报 2019-09-05 11:01 大字

近年来,泗县紧紧围绕“打赢蓝天保卫战、打好碧水保卫战、推进净土保卫战”战略部署,聚焦生态发展、改善民生,全力打造“青山常在、绿水常流、空气常新”的新泗城。

坚决打赢蓝天保卫战

环境就是民生,蓝天也是幸福。泗县对症下药,着力减少重污染天数,改善大气环境质量,增强市民的蓝天幸福感。

集中开展污染治理,向“绿色化”要生产力。对全县“散乱污”企业进行整治,对全县62家非法石子加工厂、71家物料堆场和42家非法搅拌站进行全面清理。对全县范围内6家砖瓦窑厂及建材企业进行整改,并安装在线监控设施与市环保局联网,对45家非法搅拌站进行取缔,进一步规范16家搅拌站生产经营活动。

加快燃煤小锅炉淘汰速度、对燃煤小锅炉实行清洁能源改造。目前,禁燃区内燃煤锅炉改造拆除共44台,实现城区燃煤锅炉清零。乡镇小锅炉摸排245台,其中完成清洁能源替代196台、关闭25台、拆除24台。推广清洁能源。2018年底,泗县大力扩大燃气的供应,铺设中压管网48公里,配套管网覆盖28000余户,新增燃气居民用户17000户、工商业用户163户。

调整运输结构,加强机动车污染防治。鼓励企业大宗货物优先选择铁路运输,不断提高铁路运输比例,禁止重型车辆入城,升级车辆结构。从公共交通入手,大力发展新能源公交车,建设充电桩41处。

优化调整用地结构。涉及关停矿山扬尘整改问题的25家关停窑厂全部拆除平整,完成整改。对全县建筑工地、拆迁工地、道路施工场地进行全面整改。加强环卫保洁市场化运作监管,加大日常督查考评,坚持一日十次洒水,加大洒水降尘频次,对道路进行整体冲洗,全面提升道路环境卫生质量。

禁放烟花爆竹。划定南至343省道、北至彩虹大道、东至清水沟、西至104国道绕城段范围为禁放区。大力开展宣传行动,在机关事业单位、学校、医院、各类经营场所、居民区等公共场所张贴《泗县人民政府关于禁止燃放烟花爆竹的通告》。机关单位职工签订禁放承诺书,开展“禁放从我做起”活动。 

完善环境监测网络。对建筑工地、搅拌站和砖瓦窑厂等区域安装大气监控设施,并与相关部门联网。对涉气126家企业进行登记造册,并根据各企业生产线、生产工序的不同,制定不同的减排措施。

着力打好碧水攻坚战

黑臭水体是城市环境建设的主要顽疾,泗县锁定“清水绿岸、鱼翔浅底”目标,压实责任,凝心聚力抓好黑臭水体治理工作推进落实。

突出抓好新汴河、新濉河、唐沱河、石梁河等重要河流、生态区域保护和治理。加强重要生态功能区保护与恢复,拆除生态保护红线区域13个违法建设,码头复绿3.93万平方米,退耕还湿1.13万亩。投资1.5亿元,实施城市黑臭水体治理工程,工程包括“一河四沟”及12条主要河道治理。目前,治理工作已完成。

新汴河饮用水源地是全县唯一一座饮用水源地表水厂,新汴河取水口上游1000米至下游100米为一级保护区,一级保护区上游延伸2000米、下游边界向下延伸200米为二级保护区。现根据实际情况,一级保护核心区向东延伸至343国道新汴河大桥、西至104国道泗五大桥段。

扎实推进净土保卫战

土壤污染防治,与大气、水污染防治一样,是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内容。泗县作为农业大县,积极建立信息共享制度、加强日常监管,随时了解污染地块调查、评估、治理修复情况,及时对污染地块进行拆除和复垦,还群众净水蓝天。

推行畜禽养殖禁养、限养区域。制定方案,科学划定畜禽养殖禁养区、限养区。推进粪污资源化利用,实行畜禽养殖粪污资源化利用与养殖业污染防治和建设美丽乡村相结合、与农村环境提升和养殖业转型升级相结合、与疫情防控和脱贫攻坚相结合,开展规模养殖场整改提升行动、种养结合推进行动、“三退三进”行动、有机肥替代化肥行动 “四大行动”。

经过全县上下共同努力,泗县生态环境质量得到明显改善。天蓝、水清、城绿……如今,泗县这座皖北小城,变得越来越美丽、越来越舒适、越来越宜居、越来越富有内涵。筑生态文明之基,走绿色发展之路,泗县生态文明建设,给老百姓带来了无限的欣喜和期待!本报记者

新闻推荐

泗县13家餐饮场所接受消防“体检”

近日,泗县消防救援大队深入辖区同辉广场,对13家餐饮场所进行消防安全检查,强化大型综合体内餐饮场所火灾防控能力。检查人员...

泗县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泗县这个家。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