泗县 农耕老物件 见证农业耕种的传承 文/图 记者 黄华

皖北晨刊 2019-05-24 16:54 大字

四轮牛车苇席耙子石磙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

——《清平乐·村居》辛弃疾

每当读到这首描绘田园家居耕作的诗词,很多人的脑海中都会浮现出一幅幅唯美的农家画面。译文释义:“草屋的茅檐又低又小,溪边长满了碧绿的小草。含有醉意的吴地方言,听起来温柔又美好,那满头白发的老人是谁家的呀?大儿锄豆溪东,二儿子正忙于编织鸡笼。最令人喜爱的是无赖的小儿子,他正横卧在溪头草丛,剥着刚摘下的莲蓬。”

从古诗中我们不难看出,在古代,人们都是挥刀锄野草,竹片织鸡笼,徒手剥莲蓬,这些传统的农耕模式虽然距离如今的生活已经渐行渐远,但仍有极强的画面感,让人怀念。古人尚且能运用文字把田间地头的耕种采摘描写得栩栩如生,时至今日,我们仍旧没有忘却这些古老的农耕情怀,大家努力在用各种方式保留住这些传承下来的农业文化。5月19日下午,记者来到了位于泗县石龙湖村的村史馆,通过观摩村史馆内陈列的农耕老物件,感受数十年前甚至上百年前的传统农耕文化。

传统农具凝聚民族智慧

“随着历史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传统农具很多已被现代农业机械替代,逐渐淡出人们的日常生活,也将慢慢消失。但每一种农具,在它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都浸透着历代先贤的血汗,凝聚着我们中华民族的智慧。”在村史馆内,泗县石龙湖村党政办主任魏峰对记者说道,“你看,这个就是犁头,以前耕田用的农具,用它松土、碎土。它由犁脖、犁弯、犁铧三部分组成,用天然弯曲的硬质木头制成。耕地时,还需枷档、纤绳、牛打脚等配套工具。枷档,形如弯弓,用天生弓形、木质坚硬的树枝加工制成,两端用绳与牛打脚相连;纤绳,牛拉动犁的绳索,大多为麻绳;牛打脚,一段结实的木头,中间用绳与犁相连,两端用绳与枷档相连,因耕地时紧挨牛的后脚,常与牛脚碰撞,故得此形象的名称。使用时,将枷档架于牛脖子上,把两根纤绳两头分别系在枷档和牛打脚的两头,再将牛打脚用绳扣套在犁弯或耙头上。农民在耕田地时,一手掌控犁,一手执鞭驱赶耕牛前行。”

记者在村史馆内看到,展览馆虽然不大,却陈列了多件传统农耕用具,墙上一幅幅图文并茂的简介,概括出石龙湖村特有的产业文化。“这个是碓窝,是常用的食品加工工具,主要用途是舂米,有时也用来舂大豆、花生、辣椒、花椒等食物。这个碓窝年代可就久远喽,从上世纪20年代保存到现在了,比我这老头的岁数都大。”碓窝是用石头开凿成的,外方内圆,中间为一圆形漏斗状“凹窝”再配一根长度在150厘米,中间有4厘米粗细,两头各有10厘米粗20厘米长的木杵。加工大米时,把稻谷放进碓窝里,用木杵使劲上下舂捣,稻谷的外壳和糠屑纷纷脱落,米粒便沉入窝底。然后簸去稻壳,再用筛子筛去米糠后,就剩下洁白晶莹的大米了。如今已到耄耋之年的刘贤模老大爷一边在各种农具前向记者比划其用途:“这个叫耩子,就是人力播种机。完整的耩子是两根长长的猿杆上架一个‘U’形的耧,紧贴耧的后上端是耩子的扶手,扶手垂直下面是三条耩子腿,耩子腿里面是空心的,庄稼种子就是在装进耩斗后,从耩斗底端的缺口中向外流出,哗哗啦啦地顺着耩腿就流到了田地里。”

如今,我们已经逐渐远离面朝黄土背朝天的耕作模式。“我们开设村史馆的初衷,就是要保留这些带有历史痕迹的传统农具,见证农业的历史和变迁,见证古人的勤劳和智慧。”魏峰主任对记者说:“国以民为本,民以衣食为本,衣食以农桑为本。不论在哪一个朝代,农业都是国家的根本。这些农具和墙上的图片都还原了传统的生产场景和生活方式,让我们去了解本土农业的历史。”

农耕老物件留住乡村记忆

石磨、牛车、犁、耙、石磙等农耕时期的老物件一字摆开,那些被摩挲出光泽的老农具,散发出一种浓浓的怀旧情结,瞬间将人们带进蓝天白云笼罩下的田园生活。年过半百的孔凡好是农具收藏者。“每天与祖辈传下来的农具为伴,与它们都成了相伴的‘无言朋友’……”孔凡好对农具的喜爱发自内心。

“四轮牛车,在农村也称它为‘大车’,是当时农村主要的运输工具,宋代《清明上河图》上就有牛车载货的画面,历史悠久,像这种完整的牛车很少能见到了。其实,牛车的历史极为久远,它几乎与人类的文明一样漫长。二十世纪初、中期,牛车在人们的生活中运用最为广泛。特别是在当时的农场、农村生产队,牛车几乎是惟一的运输工具。上世纪80年代以前,住在农村的老百姓过年如果能套上牛车去走亲戚那是件很有面子的事情。”记者在孔凡好的带领下,看到了他收藏了近30年的四轮牛车。他一边向记者展示着牛车的各个部件,一边说:“如今,乡村公路四通八达、产业成片,耕种已是现代化机械,可是我还是钟情这些传统农具的收藏。因为我从小生活在农村,对于农具特别熟悉,每到庄稼熟了的时候,一件件农具便在此时派上了用场。”让孔凡好记忆最为深刻的是:小时候每到秋天的傍晚,他和小伙伴们拿着杈子、连枷等农具撵啊、喊啊,绕着庄稼堆钻草窝、捉迷藏,一直疯玩到很晚……

“石磨是用人力或畜力把粮食去皮或研磨成粉末的石制工具。由两块尺寸相同的短圆柱形石块和磨盘构成。两扇磨的接触面上都錾有排列整齐的磨齿,用以磨碎粮食。”和孔凡好同样热爱传统农具的还有石龙湖村村民赵业海,他指着孔凡好家院子中央的一口石磨对记者说,“石磨是农耕时代粮食加工的工具,沿用到我童年时期(上世纪六七十年代)还在使用石磨加工食品。因为我们当地盛产山芋,老人们经常用石磨把山芋磨成粉,做成粉丝或者粉皮拿到集市上去卖。小时候天天都期盼着石磨转动,有粮食吃才会用到石磨加工。”

孔凡好收藏的农具是当地农业发展史的佐证,为传承劳动文明留下了实物记录。“放在房屋旁的石磙、碓窝、水缸,墙上挂着的筛子、簸箕……一看到这些,我的脑海中就涌现出许多回忆来。”赵业海说。

每件农具都镌刻着文化的符号,烙印着时代的标志,见证着文明的进程,是勤劳的象征。

优势特色产业助力农耕文化传承

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

泥巴墙、木材梁、茅草顶,一栋栋造型别致的村舍还原了上个世纪农村普遍的泥墙瓦房。插秧图、牧牛图、打鱼图,一幅幅描绘农耕文化的墙绘,将人们一点一点从现代城市带入过去的农村生活……

参观过村史馆,记者一行又来到特色产业园。特色产业的不断壮大助推了当地的现代农业的发展,也是实现泗县脱贫摘帽的有效途径。“通过发展产业扶贫,结合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经过两年来的努力,泗县的特色产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目前全县建万亩以上产业园2个,千亩以上产业园16个,百亩以上产业园150多个。”泗县农委相关工作人员向记者介绍说,“有些产业已经形成规模及品牌效应:如墩集草莓、通海油桃、大刘葡萄、丁湖火龙果、大庄小宋梨园等。特别是设施蔬菜,从2015年的0.8万亩发展到现在的5.7万亩,仅长沟镇就发展到近万亩,并建设了蔬菜流通大市场。

泗县大路口乡山芋的生产历史极为悠久,是“中国山芋之乡”的主产区,乡域内山芋种植面积长年稳定在8万亩以上。大路口粉丝与淀粉远近闻名,远销全国各地,外地人到大路口乡购买山芋、山芋淀粉和粉丝的人络绎不绝。此外,最值得一提的是,近年来,大路口乡重点突出山芋产业“生态、绿色、有机”的品牌打造,积极推广生态农业生产技术,大力建设山芋产业园和现代农业示范区,带动现代化农业发展。大路口山芋产业园是宿州市“十二大产业基地”之一,山芋展示馆已建成投入使用。2013年6月,大路口现代农业示范区被省政府正式批准为省级现代农业示范区,先后整合各项资金对西李、大张、龙沟、龙湖、邓公及皇姑6个行政村进行了土地整治和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并顺利通过省国土厅验收。

近年来,泗县围绕“百果园、花世界、绿泗州”的发展理念,推动特色产业集聚发展,形成区域品牌优势,众多具有农耕文化内涵的农业产业园得到了迅猛发展。

新闻推荐

书写大运河壮美新篇章 我国推进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综述

航拍京杭大运河淮安段。新华网资料图滋养广袤大地,哺育亿万民众,千百年来,大运河以水波为曲、桨帆为歌,传唱着中华民族奔腾浩...

泗县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泗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