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珠城“好媳妇” □本报记者 刘晨 文/图

淮河晨刊 2018-03-07 18:23 大字

汤晓珍和婆婆好得像亲娘俩。

杨红英在辅导儿子学习。

杨红英夫妇和刚满周岁的女儿。

屠兰英帮常年卧床的公公按摩。

□编者按

在整个家庭关系中,媳妇的角色至关重要。媳妇与婆家人之间如果融洽相处,就能为家庭和谐奠定良好的基础,如果相处得不好,也可能酿成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

“家和万事兴”。家庭和谐是社会文明和谐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好媳妇就是家庭文明一道最亮丽的风景。“三八”妇女节到来之际,让我们发现珠城媳妇善良之美、纯朴之美、勤劳之美……

汤晓珍:学会感恩才能收获幸福

“晓珍,你身子重,歇着吧!”见儿媳带着身孕做家务活,婆婆吴萍心疼地叫停。儿媳看婆婆这么关心自己的身体,连忙说:“妈,我这不还没生呢,不能老是歇着,得活动活动!”

3月2日,记者在两站小区一座居民楼见到汤晓珍时,她正和婆婆一起择菜,为全家人的午饭做准备。

说起进入这个大家庭,汤晓珍有些羞涩,一旁的婆婆发话了:“你这个孩子,让你讲就讲呗,我来讲吧!”

2009年,23岁的汤晓珍是泗县火车站站台的一名售货员。恰巧,婆婆吴萍有个邻居徐大姐曾经与汤晓珍一起共过事。因此对汤晓珍的人品比较了解,便将吴萍的儿子单虎介绍给汤晓珍认识。

汤晓珍说,她和单虎谈恋爱的时间并不算长,也就一年多时间,但在相处中,觉得单虎是一个老实人,虽然当时也没觉得他好在哪,但与他在一起就是感觉踏实和有安全感,在征得父母同意后,2010年就结婚了。

由于经济条件所限买不起房子,小两口就和公公婆婆同住一个“屋檐”下。起初汤晓珍感到很不适应。毕竟汤晓珍是一个“85后”,希望享受“二人世界”的甜蜜生活;汤晓珍喜欢逛街、下馆子、买衣服。可勤俭持家的婆婆看不下去,免不了会啰嗦两句。面对婆婆的唠叨,汤晓珍虽不顶撞,心里却感到委屈。婆媳之间的关系渐渐产生了隔阂。

婆婆把较大的一间房让给了小两口住,有什么好吃的点心水果婆婆总会悄悄地放在她面前,看到婆婆对自己这么好,汤晓珍的心头暖暖的,也意识到了自己过去不应当那样“任性”。

2011年4月女儿单聍出生,婆婆日夜照顾。孩子长大一些,婆婆又担负起接送孩子上下学的任务。看到婆婆尽心尽力为自己分担,汤晓珍再一次感动了。一次,婆婆和公公带着孙女骑电动车走亲戚,途中不小心摔倒,导致腿部骨折。在三院住院期间,汤晓珍每天早上4点起床到餐饮店包包子挣钱补贴家用,6点钟又准时赶到医院照顾婆婆的生活起居。中午吃过饭她又去一户人家做钟点工,下午下班后再回家把饭做好送到医院让婆婆吃。

俗话说,“久病床前无孝子”,儿媳对自己的好,婆婆看在眼里记在心里。婆婆的伤渐渐好了,婆媳关系也好得像亲娘俩。这一对婆媳和谐相处的故事,在两站社区被传为佳话。

屠兰英:二十年用爱撑起一个家

丈夫早年因病去世,她一个人撑起整个家,养育双胞胎儿子长大成人,照顾身患多种疾病的公公,以言传身教践行“孝老爱亲”的优良家风。

说起屠兰英,禹会区钓鱼台社区的很多居民都会竖起大拇指。

出生在怀远农村的屠兰英,经亲戚介绍认识了在蚌埠市区工作的汤兆圣。两人没有多少动人的爱情故事,也没有山盟海誓,蚌埠到怀远的长途汽车成了两人感情的纽带,你来我往情感渐渐升温。

1992年,两人结婚,屠兰英来到市区居住,靠打零工维持生活,虽然生活清苦,但能与自己的爱人厮守在一起,她也感觉很甜蜜。1993年11月,夫妻二人有了爱情结晶——双胞胎儿子。可是这样的幸福时光并没有维持很长时间。1996年,丈夫汤兆圣突发心肌梗塞,医治无效离开人世。

丈夫的去世给屠兰英打击很大,曾经一度觉得家里没了顶梁柱,人生失去希望。但每每看到两个年幼的儿子,她便暗暗下定决心,再难也要把他们养大成人。

屠兰英除了照顾孩子还没日没夜地工作,几个月下来人都瘦了几圈,周围的邻居都劝她:“你还不到三十岁再找个好人家嫁了吧,也不用这么苦自己。”可屠兰英一想到家中的两个孩子和身患多种疾病的公公需要照顾,便婉言谢绝了。

2013年,年近八旬一直患有糖尿病的公公又被检查出身患绝症。公公住进了医院,高额的治疗费成为一道难以迈过去的坎。屠兰英决定将公公带回家中保守治疗。公公常年卧床,屠兰英一天两次给公公换药,擦洗身子,就这样一直坚持了十几年。

屠兰英的言传身教也影响了孩子。现在已经工作的两个儿子把工资全部交给母亲用于家中生活开支。并且帮母亲照顾爷爷。邻里们都夸奖屠兰英教子有方。

杨红英:自立自强才是军嫂的最美名片

杨红英是一名人民警察,又是一名军嫂,结婚十几年,她用柔弱的肩膀扛起了家庭的重担,用最美的心灵构筑了一个“最美家庭”。

接受采访时,杨红英说,自己有一个“军营情结”。1968年,父亲杨拴德从陕西省渭南市合阳县老家入伍进藏,之后历练成长为驻藏部队的一名军官。1岁的她便和母亲随军去了部队。1岁至6岁杨红英都是在军营里生活,1987年,父亲转业回到陕西老家,杨红英才见到分别多年的哥哥,一家人终于团聚了。

2002年,杨红英从河北燕山大学机械工程系毕业,她不爱红装爱武装,决定参军入伍,分配到蚌埠装甲兵学院任教,成了一名军人,在军营中杨红英遇到了人生伴侣——罗明刚,这位山东大汉的细心体贴,使两人关系突飞猛进,2003年底便组建了幸福的“双军人”家庭。

婚后,丈夫罗明刚在基层部队工作,战备值班留营住宿是常事,照顾父母和孩子的家庭重任全部落在了杨红英的肩上。现在杨红英已是两个孩子的妈妈,每天下班后她既要辅导大儿子的学习,又要照顾刚满周岁的女儿。特别是近年来,双方的父母先后患病,公公患脑溢血,婆婆患食道癌病逝,父亲患咽喉癌,沉重的生活压力让杨红英的头上早早地生出了白发,但她始终做丈夫的坚强后盾,从不言后悔。每逢节假日,只要不值班都回家陪伴亲人,为老人治病几乎花光了他们的积蓄,贵一点的衣服她从不舍得买。“忠孝两全”是父老乡亲和部队领导对杨红英、罗明刚夫妇最中肯的评价。

“自立自强才是军嫂的最美名片”,这是杨红英经常和丈夫说的一句话。在装甲兵学院任教期间,她多次获教学新秀奖、优秀共产党员、优秀教员、“三八红旗手”等荣誉称号,2011年取得了安徽师范大学MPA硕士学位。2012年,杨红英转业到了市公安局交警支队交管科,无论是内勤、外勤,她都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精一行,尤其是在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中,不畏寒暑,坚守街头站“高峰岗”,为广大市民交通安全保驾护航。

生活要自立,人生当自强,杨红英用自己的一言一行,践行着新时代军嫂工作上任劳任怨、开拓进取,生活上勤劳俭朴、勇挑重担的精神风貌。

新闻推荐

一次特别的春节慰问活动

“谁能知道‘351’中的3、5、1分别代表什么?”春节期间,在泗县刘圩镇付圩村卫生服务站门前,一场激烈的健康脱贫知识有奖问答有序举行,来自该村的贫困户们跃跃欲试,现场气氛热烈。原来,为了让贫困户更好...

泗县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泗县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