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沱河的沱河” 读张璘诗歌有感

拂晓报 2022-02-14 11:20 大字

一次,在市作协召开的座谈会上,我向中国作协会员、省作协理事、市作协副主席张璘提出了约稿要求,他欣然应允。我说,我们杂志可是内刊啊。他笑笑,说,内刊也是刊物,也要办好。他答应时浅浅一笑,显得那么淳朴、真诚,让我立马联想到沱河一湾秋水的自然旋律;酒窝荡漾其中,又像盛满馥郁的佳酿,沁人心扉。

数日后,他发给我两首诗,一首是组诗《八声宿州》,一首是《沱河的沱河》。潜心静读,犹如“仰首之间,一袭浅笑吻到云间。”他那“一滴水珠,点亮了这座城市的眼睛”,让我在迷茫“沱河的沱河”在哪里之时,顿感释然。这两首诗,题材独特,立足本土,聚焦宿州生态环境保护的新变化,导入主题的方式颇具魅力。以“绿,从三角洲蔓延”开题,到“大运沱河,满载时代的风帆,滂沱远航”收尾,字里行间,无不在展示宿州发展渐显的恢弘之势。

沱河是条天然河,古称洨河,是淮河的一条主要支流。后来这条逐渐淤塞、失去航运意义的河道被重新疏浚,环绕大半个宿州城,成为宿州市一个美丽的公园。

针对当下诗歌“孤芳自赏、不食人间烟火”的窘态,有人提出了“非虚构诗歌”的发展方向,让诗歌“去掉所有装饰,放下语言的架子”,从而达到诗与生活发生关系,与博大的土地、街道、人群发生关系,与一切真实的事物发生关系。若要让诗歌不在涂脂抹粉之后坐在闺房之中等待读者宠幸,就要写老百姓能听懂的话,能看见的事,让诗歌在生活中自由行走。

张璘的《八声宿州》和《沱河的沱河》,就是写真、写实,让物态的沱河延伸、升华,让迂回宿城明带般清澈见底的沱河里的粼粼波光变成蓝色天幕下群星璀璨的街头游园——“口袋公园”,“让这个秋天,增添了一抹丰韵”。

“把陈年旧事交给隋唐纤夫,让它们沿着时代的脉络,寻找方向。”它们找到了吗?它们找到了。——“城市的灵魂,如一粒种子,生根发芽,开花结果。”在一个个“口袋公园”的一片绿洲里,“城市,丰收了不再生锈的光芒”,“沱河人也早已把精神的旗帜,铺成高悬的太阳。”新时代让古沱河变了模样,一座座街头游园坐落在城区的各个角落,在沱河水升华露珠的滋润下,各具特色,最大程度地融入城市景观,服务百姓,提升了城市的环境品质。

诗歌较难表达的是表现人与社会环境二者之间的对应关系,以及与之紧密相连的思想和道德面貌。如何让读者感觉到诗中生命的精神?这涉及诗对精神世界的开掘,心中有没有一个更大的精神坐标和深邃命题。星空天籁,一花一草,是诗人心中常存的风景,而精神诗意是诗歌永恒的追求。价值观问题直接决定诗的境界,传之久远的诗来自诗人心灵的向善向美和高远的价值取向。

《沱河的沱河》写的是物态的沱河和精神的沱河,诗人把精神的沱河喻为宿城人心中奔涌的热血,拓展了精神沱河思想的地平线,写出了一首激荡人心的、鲜活的歌。

杜艾洲

新闻推荐

王启荣在市高新区开展“新春访万企、助力解难题”活动时指出切实改作风为企解难题助力企业更好更快发展

王启荣在市高新区开展“新春访万企、助力解难题”活动时指出

宿州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宿州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