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起“云”涌,宿州数字经济“拔节生长”
以科技创新和数字化变革催生新的发展动能,是后发地区实现弯道超越、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近年来,宿州市既是这么说的,也是如此做的,不断加快云计算产业发展,积极推进“互联网+”与实体产业的深度融合,让数字经济成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中流砥柱,用好用活数字红利,数字经济基地名声愈发响亮。
从无到有数字经济“入云落宿”
“全国量子通信节点城市”“国家智慧城市试点城市”“宽带中国示范城市”“华东地区最具特色的云计算中心”……近年来,作为宿州培育的新的经济增长点,云计算、大数据产业在宿州发展得风生水起,捷报频频,快速实现了宿州数字经济从无到有,从有到优,现已蔚然成势。
在宿州高新区,华为云、腾讯、浪潮云、阿里巴巴、网易云、奇安信、华瑞赛维等互联网头部企业相继落户,在提供一站式云服务的同时,对数字经济生态进行不断赋能。截至目前,注册落户云计算相关企业达到600余家。到底是什么吸引互联网头部企业“抱团”落户高新区呢?当地相关负责人给出了答案。
“宿州高新区云计算产业园已建成10万平方米数据中心,机房设计标准T3+(部分达到T4),规划部署1.6万个数据机柜,按每柜4KW计算,存储容量可达13EB。”相关负责人介绍,数据中心已实现“三网联通”,“数据之巢”不断成型、“数据之路”不断提速。同时,为形成产业生态闭环,宿州高新区按照“构建链条、垂直打通、招大引强、产业集聚”的工作思路,重点承接长三角、珠三角智能制造产业转移,发展智能终端、半导体(传感器)、人工智能、高端装备制造等业务板块,集聚了新亚、高科、赛华、英特丽、阿瑞斯、一米阳光、翔云、中锦、霖源、矽睿、迅康等一批优质制造企业。“宿州模式”在行业内已具备一定的影响力和品牌效应。
触角延伸数字赋能多元并进
用足用活“数字红利”,不仅仅停留在宿州高新区的数字生态布局上,它还延伸到当地的现代农业升级转型中。
埇桥区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面积78.6平方公里、人口4.4万人。2019年12月,产业园被农业农村部和财政部认定为“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近年来,乘着数字经济基地建设之东风,当地农业信息化水平提升明显。其中值得一提的是,产业园与军工上市企业安徽四创电子合作,投资500万元建立了智慧农业管理与服务平台,实现信息的采集入库、统计分析预警和对策的发布。“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大田作物智慧水肥一体化技术研究在产业园取得成功并试点推广,获得安徽省科技进步二等奖,该技术通过手机远程操控,可根据作物品种、生长周期、土壤墒情,进行精准灌溉施肥。
目前,宿州数字农业指挥中心、宿州农村电商服务中心在产业园开工建设,这些只是宿州“互联网+”与实体产业深度融合的一个缩影。在今年,宿州市建设了10个数字农业示范基地,形成了一套数字决策监管体系,搭建了从生产、运输到经营销售的服务平台。“通过一批重点项目的实施,产业园农业生产,实现了物联网、北斗导航、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的综合应用,重塑农业产业全链条,改变传统农业‘靠天吃饭’的生产方式,让农业经营主体在数字农业中获得越来越多的‘红利’。”相关负责人自豪地说道。
再登台阶“宿事速办”治理更优
为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畅通各级各部门与群众、企业的沟通渠道,宿州市搭建“宿事速办”工作平台,着力改进便民利企服务工作,打造效率最高、成本最低、服务最优的发展生态。
“宿事速办”服务平台,是对现有的“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平台的升级改造,完善提升智能语音导航、智能受理、智能派单、智慧质检、智慧督办等功能,通过运用人工智能等技术,推动热线数字赋能,加快智能受理、派单、质检等能力建设。实名登记的群众通过手机就可看到自己诉求事项办理的全过程,包括什么时间受理、什么时间转办、交到了哪个部门办理、办理进度如何等,不必要再打电话或者再多跑腿,实现让“数据多跑路、让群众少跑腿”。“宿事速办”名不虚传,效果立竿见影。
数字擘画蓝图,宿州数字建设不断登上新台阶。接下来,宿州市将把更多的数字技术充分运用在民生服务、社会治理等领域,着力实现数字治理高效化、智慧生活惠民化,让全社会享受更多“数字红利”。
新安晚报安徽网大皖新闻记者吕欢欢
新闻推荐
本报讯近日,市财政局组织开展部门预算公开评审暨事前绩效评估,旨在提高市级项目预算编制的科学性、合理性、有效性,建成全方...
宿州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宿州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