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是春风化雨来 记乡村教师“全国教书育人楷模”孙浩文/本报记者张春燕图/本报记者苏洋
孙浩老师在课堂上课外活动,孙浩和孩子们在一起踢足球。2021年9月10日教师节这一天,孩子们围绕在孙浩老师身边。
近日,在宿州市人民大剧院,舞台绚丽夺目,大型新创现代坠子戏《桃李春风》正在这里激情上演。台下观众泪光闪烁,掌声雷动……《桃李春风》是以乡村教师、“全国教书育人楷模”、宿州市埇桥区汴河中心小学教师孙浩为原型创作的坠子戏剧,讲述了他21年如一日,坚守乡村教育哺育幼苗的感人事迹。
21年前,孙浩成了一名光荣的乡村小学教师。他非常自豪,也深感责任重大。
三尺讲台存日月,一支粉笔写春秋。
孙浩把人民教育家于漪的“一辈子做教师,一辈子学做教师”这句名言当座右铭,虚心学习、躬耕课堂、勤于反思,从未有过一丝懈怠……
就这样,从一颗心到另一颗心、从一所学校到另一所学校、从一个乡村到另一个乡村……孙浩成了爱的传播者,将一颗不变的初心,化作满天繁星,把希望的光芒带给孩子,在照亮乡村的同时,自己也站进了光里。
“我要留在乡村,和孩子们在一起”
在宿州大地上,有一条美丽古老的运河源远流长,以清澈灵秀诉说着对大地的深情,默默润泽两岸万物。汴河中心小学像孩子一样依偎在这条河的北岸。
古运河旁边微风轻抚,麦浪起伏,一波赶着一波推向远方。每天早上,一个年轻身影沿着河岸奔向远方。那些麦穗一样的孩子,仿佛在招手致敬。
巨大的责任感在他心底不断地涌动、升腾!是的,前方就是他为万千乡村孩子筑梦的地方,他要用青春载着乡村学生的梦想驶向远方……
“我生在农村,长在农村,最了解农村孩子。”孙浩从小就想当老师。在他眼中,教师是智慧的化身、人间最美的天使,能够改变一群人的命运。特别是到城市上学后,城乡对比的差距,使他心中积攒多年的乡村教育情结,更是深深被唤醒、被激发。
“我要留在乡村,和孩子们在一起。”21年前的一个夏天,刚满20岁的孙浩从宿州逸夫师范学校毕业。当他看到母校村小仍是一排低矮破旧的瓦房,窗户上的玻璃七零八落,教室里没有几张完整的课桌时,心里像打翻了五味瓶……
这一留,就是21年。
“乡村的大人大多外出打工,孩子们只好跟着爷爷奶奶或者寄宿在亲戚家里。农村人忙于地里的农活,无暇照顾孩子,我们就要多操心、多关爱孩子。”孙浩教的第一个班级30多个孩子,有28名孩子父母外出打工。作为教师,更多时候,孙浩觉得自己是他们的父亲、哥哥、大伙伴。
皖北的冬天很冷,孩子们的小手小脸冻得裂出一道道口子,孙浩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他弄来温水给孩子们泡泡手、焐焐脸,买来冻疮膏给孩子们涂上,又弄来煤球炉取暖。暖了孩子的身,更暖了孩子们的心。
由于家离得远,很多孩子中午不回家,在学校啃方便面喝凉水。孙浩也不回家了,主动为孩子们做饭烧开水。时间久了,孩子们更亲近孙浩老师了。
“孙老师还给寄宿班的学生洗过衣服呢。”汴河中心小学教务处主任张娣清楚记得,学校刚开始办寄宿班的时候,当时条件非常艰苦,孙浩带着50多名男孩子住一个大宿舍。“农村男孩不讲究卫生,玩得一身泥一身汗,就是不知道洗澡,衣服也不换洗。孙老师说他们,他们不听,一急之下,就直接拿去洗了。当时孩子们看了都非常感动。后来,大家也勤换衣服、经常洗澡了。”
“弱苗更需要阳光,他们的心灵最需要呵护。只有走近孩子们的生活才能走进他们的内心。”孙浩下课很少回办公室,总是和孩子们一起游戏、聊天。
这么多年来,孙浩还一直坚持做家访,“到孩子家里去,去一次不行,就去两次、三次……交流效果和你在课堂上、在办公室里和孩子们冷冰冰的对话绝对不一样。”孙浩老师这样说。
内向的小雨(化名)打人了,孙浩给他的父母打电话,发现手机号都是空号,便急忙去他家家访。“小雨当时看到我的眼神很惊恐,让我非常意外。”经了解,原来小雨的父母出外打工多年没回来,他只好和年迈多病的奶奶在家。
孙浩心里非常酸楚,以后只要一有时间就去小雨家辅导作业,跟他谈心,暑假还把他接到自己家过几天。渐渐地,小雨有了他这个年龄本该有的天真和活泼。“上课时,我站在哪,他的眼睛就盯在哪。这就是农村娃对你的信任,这份信任对我来说太珍贵了”。
21年下来,孙浩带出来的学生少说也有1000多人了,每年都有学生来看他,这是属于一名教师最幸福的时光。“能看到孩子们飞得更高更远,我的所有付出都值得。”
“乡村学校,也能升起‘教坛新星’ ”
一支神奇的粉笔,一颗滚烫的初心。孙浩相信,不断扩大自己的能量,做一棵茁壮的树,给学生最美的春天。
“要想给孩子们更多,自己要尽快地成长。”在乡村,起点低、机会少,受限于很多现实条件,外出学习的机会并不多,提升自己只能靠不断自学。多年来,孙浩坚持在包里放本书,平时经常利用碎片化时间自我充电。小河旁、田埂上、大树下都留下过他学习的身影。
“孙浩出门不喜欢骑自行车,喜欢坐公交车。在车上,他仍会看书。你跟他说话,更是三句不离教育,即便是情话,也是‘跟我一起带着农村娃放飞梦想吧’。”妻子张传芬受他的影响,也驻守乡村教育。夫妻俩共同播种春天的希望,让娇嫩的生命之花绽放在希望的田野上。
淳朴的乡土孕育出孙浩质朴自然、严谨细致的教学风格,“把握学情顺学而教”是他的教学理念。学生们不愿上课,孙浩就带着他们唱歌、跑步,唱累了,跑累了,大家就趴下来听他慢慢讲数学。孩子们不理解平行四边形,孙浩就画楼梯、画门、画纸箱,让他们了解生活中的数学……
“不能让课堂成为一潭死水,尤其是数学课,上不好就会很枯燥。”孙浩擅于挖掘数学知识的内涵,在富有逻辑的数学活动中引导学生层层深入,给他们提供足够的思考时间和空间,提倡学生自主建构数学知识。“同学们请先独立思考,尝试完成,然后在小组内交流。”“请说一说你对这个问题的看法。”在他的课堂上常常听到这些话。
“孙老师很亲切,笑起来有颗小虎牙。”汴河中心小学五(一)班的王靖瑶同学说,“孙老师的数学课经常讲一些笑话、小故事,我们都不自觉地被他吸引住了。”
“他从不照本宣科,而是启发学生主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思考问题,进而讨论问题和解决问题。”汴河中心小学的王苗苗老师经常旁听孙浩上课,“他是一个既有耐心又有智慧的教师,课件既漂亮又实用。”
专注且热爱地去做,孙浩证明了乡村教师也可以拥有大能量,“乡村学校,也能升起‘教坛新星’”。
2007年,孙浩第一次接触电脑。那一年,他报名参加了省“教坛新星”评选,电脑是借来的。那年酷热的暑假,孙浩“闭关”在家学习各种软件,最终以当年最年轻的教师入选2008年省“教坛新星”行列。
孙浩质朴自然、有深度又有广度的课堂,2011年还荣获全国新世纪小学数学课程与教学改革观摩课一等奖。同时,他将信息技术和数学学科有效融合,制作的微课、课件在全国和省级评选中获奖10余项。他撰写的多篇教学感悟还在省级刊物发表,近20篇论文在省市级获奖。
从2010年开始,孙浩受邀参与省教育科学研究院组织编写修订的《基础训练》和寒暑假作业,多次被评为“优秀教师”“学科带头人”,先后被聘为“教师培训首席主讲教师”、中国研修网和安徽教师网区域辅导员、省教师培训专家团成员。
2014年,孙浩荣获“全国模范教师”称号和“安徽青年五四奖章”;2016年被评为“安徽省特级教师”,成为当时宿州市最年轻的特级教师;2019年他又被评为“安徽省最美教师”。
2020年,孙浩迎来了人生的高光时刻,他被评为“全国教书育人楷模”。今年他又获得“中国好人(敬业奉献类)”“2020年度安徽‘十大新闻人物’”“2020‘心动安徽·最美人物’”等荣誉称号。
“这不是给我个人的荣誉,而是对乡村教师这个群体的肯定,是对乡村教育的重视,也是对乡村教师的鼓励。”孙浩呼吁更多的年轻人加入乡村教师队伍,因为这里真的很需要人才。
“我们一起成长,让教育助力乡村振兴”
成己为人,成人达己。
在孙浩的眼中,教育的星空,需要无数根蜡烛共同点燃,方能璀璨夺目,照亮孩子的未来……
“真的很感谢孙老师,他不仅教我们一些操作性强的教学方法,更重要的是教我们如何管理班级和教育学生。”汴河中心小学的刘梦老师去年刚走上岗位,很多方面都不太熟。面对全班50位学生,她经常茫然失措,幸好孙浩及时给她指点迷津。
跟孙浩同事10年的王苗苗老师,记忆最深的是孙浩带着大家练习粉笔字。“孙老师粉笔字写得非常好,他经常带我们练习粉笔字。为了方便大家随时练习,他给我们大家一人送一个小黑板。我们在家练好,第二天他来指导纠正。经过一段时间的苦练,我们全校老师的粉笔字都有了很大提高。”
2009年,孙浩还被选定为市、区“送培送教”首席专家,与多位教师签订了帮扶责任书,从制订成长计划着手,帮助他们提升班级管理和教育教学水平。
“孙浩到我们学校‘送培送教’,不是他自己带的学生,课堂气氛却非常活跃,这和我平时上课的氛围形成了鲜明对比。”埇桥区大营镇陈李小学数学教师陈同锋是孙浩的结对帮扶教师,以前他从不参加任何比赛,也没有发表过一篇论文,但这两年来,在孙浩的指导下,他曾先后四次获省级奖项,发表的两篇论文分别获得市级和区级奖项。“我从孙浩身上学到的不仅有教学智慧,更有教育情怀。他获得了那么多的荣誉,可以选择的路很宽,却一直坚守在母校,这更加坚定了我做乡村教师的信念。”
“看到这些年轻教师,我就想到当年的自己特别渴望得到帮助。在他们最有激情的时候帮他们一把,教育的热情才不会被熄灭,乡村教育才有希望。”孙浩说。在孙浩的不断鼓励和帮扶下,埇桥区符离镇一位老师于2018年成为省特级教师,埇桥区夹沟镇、芦岭镇的两位老师先后荣获安徽省优质课一、二等奖,埇桥区汴河镇的多位乡村教师也在市、区优质课评选中荣获一、二等奖……
“我们一起成长,让教育助力乡村振兴。”作为市人大代表,孙浩还多次建言献策,助力教师专业成长。他的议案一贯以务实、可操性强而著称,细化到老教师如何给新教师上课、如何把结对帮扶的效果落到实处等,“这条从不懂到懂的路子我走过来了,所以我知道年轻老师需要什么”。
“一个人的进步不算啥,能带动更多人成长才是更大的进步。”孙浩想用自己的经历告诉那些依然在基层默默奋斗的乡村教师们,“勇敢去做,付出努力,一定会有收获。”
“做支教星火,爱心洒向边疆”
“边远地区的孩子更需要教育,我们教师要把真情和爱心洒向祖国的边疆。”2012年8月,孙浩响应援疆支教号召,来到新疆皮山县支教。
从皖北平原来到广袤戈壁,几千公里的空间距离,三个多小时的时差,不同的生活习惯,严酷的生活环境,高强度的教学工作,让初来乍到的孙浩一时难以适应,经常头晕和腹泻……
这时正好赶上皮山县第一届优质课大奖赛,皮山县教育局邀请他担任评委工作,并上一节全县示范课。孙浩以此为突破口,手把手教当地教师制作课件,开展师徒同备一节课、同上一节课、同反思一节课,在实践对比中让当地教师得到历练。
为了不耽误毕业班,孙浩每天还坚持按时上完4节课,晚上一边精心准备自己的示范课,一边帮助结对子的老师修改教案、课件,连续半个多月,他每天只能睡3个多小时。经过不懈努力,他帮扶的一名老师荣获一等奖。在孙浩的带动下,该校教师的教学研讨意识整体提高,成长起一支“不走”的教研队伍。
在工作初见成效的同时,身体透支带来的痛苦也不停地折磨着他,5个月下来,孙浩消瘦了十几斤。
苦干之余,孙浩最难以割舍的是对家人的挂念。
刚上小学一年级的儿子孙逊经常在视频对话时,哭喊着:“我想爸爸,我要爸爸!”孙浩望着远方的故乡,唯有默默思念和愧疚……
“为了让他安心工作,每次在电话里都说家里一切都好。其实,他的爷爷早已病重在床。”妻子张传芬手术后没休息多久,就要一边上班一边照顾儿子。
孙浩的父母轮流守护昏迷的爷爷。爷爷弥留之际,还一直念叨着他的小名。不久,爷爷去世的噩耗传来,他默默地来到戈壁滩上,面朝家的方向长久跪拜,任凭泪水流淌……
每当想起爷爷,孙浩愧疚之心难以言表。他从小跟着爷爷过,爷孙俩的感情非同一般。孙浩小时候体弱多病,每次生病,爷爷总是背着他去十几里远的村医院打针吊水,回来还整夜抱着他。孙浩支教出发的那天,爷爷还拄着拐棍送他到村口。
孙浩深知援疆支教的意义,强忍着爷爷离世的悲痛,及时调整自己,倾心尽力地工作。在向维吾尔族学生传授知识的同时,他把促进民族融合、增进民族友谊作为一项重要任务,经常和学生们一起聊天、散步、打球……用心倾听这些维吾尔族孩子的心声,时间久了,他们成了无话不谈的好朋友。
孙浩真诚的态度、谦虚进取的人格魅力,赢得了家长和学生的称赞,民族友谊的种子在孩子们幼小纯净的心灵生根、发芽。当维吾尔族学生用维吾尔族文字把写满孙浩名字的笔记本送给他时,那一刻,孙浩内心感到无比踏实和满足。至今,这些孩子依然与孙浩保持着联系。
满满的爱,把苦酿成了甜。
“做支教星火,爱心洒向边疆。”援疆一年,孙浩出色地完成了任务,先后被评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优秀支教教师”、安徽省“优秀援疆教师”。
“让‘空中课堂’吸引住孩子们”
“不能耽误孩子们的课。我是党员,我先上!”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为保证正常教学秩序,学校急需一批优秀教师进行录课。面对录制线上教学视频资源这项新任务,大家心里都没有底。谁来录制第一节课呢?孙浩主动请缨,开启了为期两个月的录课模式。
“这种视频课,能吸引屏幕前的学生老老实实坐在那里听20分钟吗?”孙浩经过两天一夜的摸索完成了第一版的视频资源,但细细品味着这节课,他还是不住摇头。
夜深了,孙浩躺在床上翻来覆去,始终无法入睡,昏昏沉沉的头脑在不停运转。翻身下床,他赶紧把想法记录下来,直到凌晨,才基本完成,课件足足8页纸,9000多字……
为了给学生们呈现精致的“空中课堂”,孙浩通过录制学生操作的视频代替课件单调枯燥的演示。需要学生发言、展示作业时,孙浩便录制孩子们的声音、安排孩子们认真书写,拍成图片插入课件。
第一次录制这样零互动的视频课,孙浩虽然早有准备,但在录制过程中仍精益求精,一句话、一个神态,总是反复琢磨,边修改边录制,20分钟的课竟然录制了8个多小时,直到凌晨1点多才完成。
那时,街道上早已空无一人,寂静无声,夜空中无数的星星看着孙浩一路飞奔。这条路,接下来的两个月里又走了许多次……
回到家,孙浩又马不停蹄地开始剪辑视频,一句一句地听,一个环节一个环节地剪辑,直到天亮才算完成。
第一次录制成功后,孙浩一边继续录制视频资源,一边帮助其他教师,从教学设计到制作课件,再到视频录制,处处可见孙浩老师那瘦弱的身影。
由于孩子们不能到校学习,孙浩担心他们有问题得不到解答,还录制了近400个短视频为孩子们答疑解惑。
“让‘空中课堂’吸引住孩子们。”两个月时间里,孙浩录制的网课和短视频,让学生居家学习也能够“坐得住、听得进、学得好”。
“孙老师在视频前还是那么亲切,好像就在我们面前一样。”汴河中心小学五(一)班的汪墨宸同学说,“孙老师还经常打电话问我们学得怎么样,有没有不会的。我真的很感动!”
视频播放当天,孙浩收到了许多同行和学生们的“点赞”。大家都说:哪里有需要,哪里就有孙浩。在孙浩眼中,这是一个党员教师应有的担当。
倾囊日夜育人才,初心不改任粉霾。
桃李欣荣无声处,应是春风化雨来。
平凡可以演绎精彩,朴素可以诠释优雅。作为一名乡村教师,同样可以拥有诗意与远方。
虽然走过很多的路,看过很多风景,但蹦蹦跳跳背着书包上学堂的孩子的身影,依然是孙浩见过的最美的风景。那是即将绽放的花朵,闪烁着不可抵挡的光芒,吸引着他春风化雨悉心培育。
回首过往岁月,孙浩甘之如饴、踏实无比、平静欢喜。
人生的路千万条,只有一条路不能选择,那就是放弃的路;只有一条路不能拒绝,那便是成长的路。
“乡村教师不单单是传道授业解惑,还应当发挥其促进乡村振兴的作用。”孙浩会坚持、踏实地走成长之路,心念一如当初,坚守乡村教育,春风化雨,润物无声。
新闻推荐
本报讯近年来,市商务局主动融入和服务“一带一路”建设,积极引导和推动宿州优势企业“走出去”,参与国际产业分工合作,不断提...
宿州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宿州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