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层民用建筑消防安全管理规定》实施一个多月宿城仍有电动自行车“上楼”现象

拂晓报 2021-09-15 11:22 大字

[摘要]《高层民用建筑消防安全管理规定》实施一个多月

8月1日,《高层民用建筑消防安全管理规定》正式施行,对在高层建筑的公共门厅、疏散走道、楼梯间、安全出口停放电动自行车或充电作了禁止性规定。新规实施一个多月以来,宿城居民小区电动自行车“上楼”问题是否有改善?又该如何有效治理违规停放和充电乱象?

现象:违规停放依然存在

日前,埇桥区消防救援大队的监督人员在宿城城东恒丰新城小区检查时发现,居民推电动自行车乘电梯回家充电的情况仍然存在。“停车区域不够用,居民安全意识薄弱,是电动自行车‘上楼’主要因素。”据该小区物业公司负责人介绍,小区东区一共有20栋高层住宅楼,共计约2500户居民入住,绝大部分家庭都拥有两至三辆电动自行车,还有外形较大的三轮车。原本小区建设的电动自行车棚承载能力严重不足,后来也增设了充电区域和停车棚,但目前来看,仍不够使用。

近日,记者来到位于纺织东路的翰林苑小区东门看到,北侧设有停车棚,装有充电站,电动自行车摆放整齐。来到居民楼下,墙面上安装有两台充电站,设有两排充电桩,地上也画好停车线,电动自行车基本停放在线内,但也有少部分停在线外或走道中。

在宿城华地园小区,记者看到多层住宅区设有较大停车棚,内部安装多台充电站供居民充电,车辆有序摆放,还有不少空位;在高层住宅区,除停车区摆放着大大小小的电动自行车外,不少楼栋楼道内仍停放着车辆,占据了一半的公共区域。

业主:希望解决停车充电难题

“我很支持这项新规,相比于便利,大家的生命安全更重要。”住在宿城欣意国际城小区的黄女士说道,现在小区的电瓶车都放在楼下划线区域或是充电桩旁,没见到有邻居搭载电梯放进楼道。家住翰林苑的李女士也向记者表示支持新规,但因为翰林苑小区充电桩有限,车辆太多,充电不是很方便,所以她一般把车骑到自己的店里充。

“电动自行车不能上楼、不让乱拉电线是应该的,毕竟有安全隐患,一旦出现意外,对人对己都不好。但是把电动自行车停在楼下又感觉不放心,这儿以前有车辆被偷。” 家住光彩尚座小区的业主马女士告诉记者,充电桩不够、停车区域不够大、电动自行车安全不能够保证,“要是物业能提供既安全又大的停车区域,设置更多的充电桩,我们业主也不会把车推上楼。”

位于宿城纺织路的怡海花园小区是建设时间较久的多层住宅小区,因为没有电梯,所以没有电动自行车上楼的案例。但采访中,有业主向记者介绍,小区之前有部分居民私拉电线充电,发生过雨天充电遇水短路导致全小区停电的事件。后来物业设置多处停车棚、充电桩,乱停车、乱拉电线的现象大大减少,小区整齐度也有所提升。

物业:管理服务重点在“楼下”

作为小区的管理方,自新规施行以来,物业公司对于电动自行车停放问题采取了哪些措施,又面临哪些难题呢?记者采访了部分小区的物业负责人。

“上周在巡查时我们发现一家住户在楼道内给电动自行车充电,随即录下视频并敲门警告。”据翰林苑门卫处的王经理介绍,物业在8月1日新规施行后曾召开会议,强调要加大巡查力度,对于在楼道内充电的现象一经发现,第一次口头警告,第二次就报警处理,严格落实新规。此外,小区充电桩也降低费用,按照一元五小时收费。

“小区近年来投入安装使用了不少充电桩,但因为住户太多,许多居民觉得回家充电更放心点。”华地园的物业工作人员李女士无奈道,物业已经采取了不少措施进行管理,如张贴通知单通知业主、用小喇叭宣传不让电动自行车进电梯,告知电梯推楼上充电的危险性,但一些业主不够配合,依旧我行我素。接下来,物业将继续加大管理力度,提升服务能力,把重点放在“楼下”,尽快破解小区电动自行车上楼充电乱象。

在禁止电动自行车“上楼”方面,位于市经开区的桑铌国际小区的做法值得称赞。该小区物业马经理介绍,为了保障业主生命财产安全,从源头上解决问题,他们引入“黑科技”,在每部电梯都安装了带有“电瓶车阻车感应系统”的摄像头,一旦有居民推车进入电梯,电梯就会发出“电动车禁止入内”的语音提示,并“拒绝”关门。这一做法,获得小区业主的纷纷点赞。

本报记者 黄华 实习生 李伟杰 娄潇

新闻推荐

宿州火车站改建工程进入攻坚阶段

宿州站新建站房效果图。胜利路下穿京沪线立交工程效果图。本报讯备受市民关注的宿州火车站停办客运业务,车站改建工程正在...

宿州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宿州这个家。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