脚底很平、走路“外八”,警惕儿童扁平足 专访市立医院骨一科主治医师年争好

拂晓报 2021-04-22 10:48 大字

孩子脚底很平,走路“外八”,长时间站立或者行走时足底疼痛、肿胀……专家提醒,孩子可能患有扁平足。那么,什么是扁平足?导致扁平足的病因是什么?扁平足有什么不良影响?应如何进行预防?如果发现孩子有扁平足的症状,家长应该如何处理?带着这些问题,记者日前采访了宿州市立医院骨一科主治医师年争好。

记者:什么是扁平足?

年争好:首先我们简单了解一下足部的结构。足的跗骨,跖骨借韧带、肌腱共同组成的一个凸向上方的弓形结构,即足弓。足弓可分为前后方向的纵弓和内外方向的横弓。纵弓又可分为内侧纵弓和外侧纵弓。内侧纵弓较高,有较大的弹性,故又称弹性足弓,起缓冲震荡的作用。外侧纵弓较低,弹性较差,主要与维持身体直立姿势有关,故又称支持弓。

扁平足,是指人在站立时没有上面所说的足弓,足底大部分或全部着地。这个从孩子赤脚站立脚的侧面观就可以看的很明显。如果让孩子踩足印,就更能直观作出诊断。

记者:导致扁平足的病因是什么?

年争好:扁平足大多是先天性的,也可以是后天继发性获得的。成人扁平足可以是儿童扁平足的延续,也可能是其他原因继发引起,导致足弓塌陷造成的。引起继发性足弓塌陷的原因有很多,如关节退变、创伤、糖尿病、类风湿关节炎、神经性病变、肿瘤、胫后肌腱功能不全等。

记者:扁平足除了外观上看着扁平,还会有哪些不良影响?

年争好:并不是所有的扁平足都会出现问题。少部分发展严重、有症状的,才是需要治疗的,医学上习惯叫“平足症”,常常伴有副舟骨。儿童的足弓常在2至3岁开始出现,如果3岁以后没有逐步形成足弓,且不加以干预的话,家长会发现孩子的鞋底有不对称性磨损,出现走路“外八字步态”非常难看。这是因为足弓塌陷后会继发一系列足的结果改变:跟腱挛缩、中足松弛、前足移位、胫后肌腱应力加大,易发生胫后肌腱劳损、距下关节旋前,跟骨外翻等。

短期内常导致长时间站立或者行走时足底疼痛、肿胀、步态异常。最终后果甚至会因长期受力不均匀对身体的其他关节也会造成影响,继而可能引发膝、髋、下腰背等部位的疼痛和关节炎,跖筋膜炎、跗骨窦综合征等。

记者:如果发现孩子有扁平足的症状,家长应该如何处理?

年争好:家长如果发现孩子存在足弓问题,首先可以采取以上介绍的知识去初步判断,也可以到专业骨科或者儿童保健科就诊,拍摄站立足侧位X线片,由医师给出诊断和治疗意见。3岁以内足弓尚未完全发育成形,排除病理性,一般不需要特殊治疗。如果3至5岁以上的孩子仍存在足部扁平,就需要及时干预,促进足弓发育。但是,作为非专业的家长,可在发现孩子扁平足的任何时候就诊,由专业儿童骨科医师作出准确的诊断和治疗。例如,发现5岁孩子柔韧性扁平足,可以通过锻炼或者使用矫形鞋垫进行矫正;如果是严重的僵硬性扁平足可能需要手术治疗。

记者:如何预防儿童扁平足?

年争好:针对儿童扁平足的预防,我有以下几点建议:对于9个月以内的婴儿,应避免过早下地行走,避免长时间站立;鼓励孩子经常参加适当的体育锻炼,使他们的身体肌肉及其韧带得到适当的刺激,比如跳绳、跳高、跳远等活动可以使足弓得到较好的锻炼;在进行体育锻炼时,最好穿专业的运动鞋,给孩子穿合适的鞋子;孩子10岁以后,虽然处于生长发育快速期,但由于肌肉力量的发育比骨骼慢一些,不要因其身材高大而经常安排从事成年人的工作;如果扁平足已经比较明显,可以让孩子练习脚尖或脚外侧走,可取得一定的矫正效果,最好是穿扁平足鞋子和配相应的鞋垫进行恢复。

儿童足弓的发育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我们不能一直做无谓的保守,也不能一味地做手术。出现扁平足症状应及时去医院儿童骨科检查,防止延误病情。适时干预、促进发育,手术有指征、大多可保守。

市立医院骨一科病区现有开放床位58张,主任医师3名,副主任医师8名,主治医师3名,住院医师2名。目前,针对儿童骨科开展的特色新技术有:儿童四肢骨折的微创治疗 、手法复位保守治疗、儿童先天性髋关节发育不良的筛查诊治以及六指多指并指畸形的矫正等。 本报记者 刘春艳 

■医生名片:

年争好,毕业于天津医科大学,研究生学历,宿州市立医院骨一科主治医师,专业儿童骨科医师,省全科医师协会骨科分会第一届理事会理事,宿州市儿童骨科专业委员会第一任秘书长,宿州市立医院首届十佳“优秀青年医师”、优秀共产党员。专长:常见骨折、腰腿疼痛等疾病的诊治,熟悉人工髋、膝关节置换,尤其擅长治疗儿童骨科各类疾病。

新闻推荐

栽下梧桐树引得凤来栖 宿马园区招商工作一瞥

“宿马园区在资金运转和物资运输方面为我们提供很多支持。”安徽笃舜智能装备有限公司是一家智能装备制造企业,该公司负责...

宿州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宿州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