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痴□王桂田

拂晓报 2020-09-04 09:34 大字

书法,是条孤寂的路,面对一个个笔画组成的字,审视思考,把自己的喜怒哀乐,融进一个个的字里。

书法,是条恋爱之路,你只有深深爱上她,才会全神贯注无怨无悔地为她奉献付出,为她情有独钟,为她癫狂痴迷。

宿州市九中教育集团五中校区的李四亭老师,就是这么一位在书法之路上摸索前进挥洒汗水,然后一步步取得成绩的老师。

李四亭老师出生于上世纪的六十年代,原宿县桃园镇紫芦湖乡人氏。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中国农村还没有幼儿园或学前班,到了该上学的年龄直接上一年级。记得上学的第一天,老师用手在报名册上写下李四亭三个字,李四亭下定决心要写好字练好字,这字一练就是几十年。如今的李四亭老师已是安徽省硬笔书法家协会会员,安徽省诗书画研究会会员,宿州市硬笔书法家协会常务理事,宿州市诗书画研究会理事。

回顾自己的书法练字之路,挥洒过多少汗水,恐怕怎么也数不清了。春夏秋冬,寒来暑往,李四亭只知道自己在书法之路上,痴迷过,奋斗过,迷茫过,坚持过,坚持一步步走下来,走到今天,获得一个个殊荣。2011年李四亭荣获中国硬笔书法大赛第13届硬笔书法优秀奖、宿州铜陵书法联展优秀奖、第一届宿州书法大展优秀奖等。

这些成绩与殊荣应该都是用汗水和坚持不懈的努力浇灌出来的。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农村经济条件不是太好,根本不可能有多余的钱买纸练字。那时李四亭跑得最勤的是去生产队会计家,从他那里借来旧报纸,用毛笔蘸上清水在上面练字,一张旧报纸可以反反复复使用好多次。在旧报纸借不到的情况下,李四亭就利用给生产队割牛草的时候,找一块平整的沙地用树枝在上面练字。沙土地比旧报纸还要经久耐用,可以写了涂,涂了写,哪一点哪一笔感觉写得不好,都可以擦去再来。

功夫不负有心人,痴迷于练字的李四亭小学中学阶段就写得一手好字,但上了大学后李四亭才知道,自己以前的努力,自己以前练的字还称不上艺术更谈不上书法,于是在上大学期间广拜名师,聆听他们讲字解字,演示字成为书法的关键,讲解字成为艺术的途径,但每一位老师最终必说的一句话都是“勤学苦练”四个字。书法没有捷径,每一位有艺术成就的书法家都是通过苦练练出来的。

他先后反复临摹了欧阳询楷书“欧体”,得其瘦硬险绝之精髓,后习文征明小楷并反复临摹揣测多年。近年来又主攻魏碑《张孟龙》《李璧墓志》。越是走进古人书法艺术里面,越感觉到古人书法之精奥,于是李四亭感慨道:“古人之书法太博大精深了,穷其一生,不知尚能学到百分之几。”

李四亭老师的职业是人民教师,他常常把书法融汇到语文课的教学之中,文章是由语言组成的,语言是由文字组成的,他常把书法里悟得的对字的理解,讲解给学生听。

随着年龄的增长,随着一个个成绩的取得,李四亭更加觉得,书法之路没有终点,只有起点。书法成绩的取得,只有刻苦刻苦再刻苦。

新闻推荐

退伍季 拥军风 全市近1500名退役士兵返乡

9月1日下午,在高铁宿州东站广场上,一条写有“欢迎宿州籍退役士兵光荣返乡”的横幅格外引人注目。当日,宿州市和埇桥区两级退...

宿州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宿州这个家。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