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绘雄风啸山林 刘明狮虎画印象
刘明 狮虎画
青年画家刘明以画虎著称,业内人士誉之为“皖北小虎王”。近日,记者受邀参加刘明书画展,欣赏刘明的数十幅狮虎画新作,给人以眼前一亮的感觉。
刘明,宿州市埇桥区褚兰镇宝光寺人,现供职于栏杆镇中心校。自幼酷爱绘画艺术,初学绘画于已故花鸟画家谢玉瑶先生,后转攻狮虎画,幼年系统的绘画基础训练,为刘明的艺术追求提供了坚实的技法保障。刘明在农村长大,受父辈熏染,其心内亦多侠肝义胆,喜欢以虎啸山林、兽王雄风为题材,表达个人内心情感和艺术理想,这应是刘明选择狮虎为创作主攻方向的原因。
刘明先是遍临冯大中、季则夫、蔡玉贤、宗万华、顾青蛟、唐坚等名家作品,及至获取卓然大师狮虎画集,他便早晚研习、心摹手追,用功不辍,工笔狮虎采用独悟的单线虱毛技法,作品渐渐自成风格,笔下写意狮虎颇具卓然大师神韵。其工笔狮虎刚质秀貌、神采飞扬、别具一格;写意狮虎则泼墨淋漓、雄强恣肆。2005年挟个人作品长卷拜访时任宿州市美协主席薛志耘先生,得到薛老师高度评价;2006年与“狂草大师”白狼先生结为忘年之交,白狼先生赠数幅墨宝以示鼓励;2010年为陶古先生入室弟子,得陶古先生书法、山水画等多方面教诲。刘明现为宿州市青年书画家协会常务理事,安徽省检察书画摄影协会宿州分会顾问。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在学习画虎过程中,为了熟悉虎的生活习性,刘明经常到动物园里观察虎的动态及神情,了解虎的骨架肌肉及皮毛的组织结构,并学习虎的解剖理论,而后进行艺术实践,几年时间,画下的写生稿不下千篇,为以后的创作积累了丰厚的素材。
刘明笔下的虎能准确抓住物象之形。画家的造型能力是基本功,对于物象的笔墨语言描绘,首先需察其形、观其象,准确把握。这一点历代画家都深有体会,南朝宋画家宗炳在《画山水序》中就有:“以形写形,以色貌色”之说,谢赫六法第三即为“应物象形”。得益于长期观察和心追手摹,刘明能非常准确地抓住虎的外形。在他的笔下,无论工笔还是写意,对于形的把握非常精准,无论是行走还是坐卧,其对虎的肢体、身型的设计和位置殚精竭虑,都能很准确的描绘。
形与神是画家艺术表现的两翼,缺一不可。刘明笔下的虎能准确抓住物象之神。在准确把握虎的外形的基础上,刘明更注重对虎的神韵的把握,他笔下的虎,不管是上山下山,不管是行还是卧,动静之间,雄风不减,虎威不减,步步生风。比如今年夏天所绘下山虎,猛虎下山,威风八面,气势夺人;《雄风万里》中,我们仿佛能听到撼动山岳的声声虎啸;《傲雪》中虎目中的杀气和腿骨高耸的霸气,给人以深刻的印象;刘明用手中的画笔,渲染《啸月》中的傲然长啸,将虎的八面威风和兽中之王的霸悍之气,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
刘明细致描绘每一个细节,如钢丝般挺拔而根根直立的虎须,逼真的毛发撕扯,虎皮斑纹的处理,精到而细致。他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对眼睛瞳孔的描绘,每一根脚趾的细节处理,都精心精准描摹。刘明不是单纯地为画虎而画虎,强烈的生命气息在画面流动,一种生活的温情在画面飘荡。如《云淡风轻》中的五只虎,大小有别、情态各异、无一雷同;《松荫纳凉》中的一家三口,小虎的憨态,慈虎的安逸,雄虎的慈爱,跃然纸上,所描绘的生活情趣充满温暖与温馨。
刘明在画虎艺术的道路上孜孜追求、锐意创新,他对虎画艺术努力揣摩试探,对传统构图大胆取舍,使富有情感、更具人性的虎跃然纸上;在主题表现上力争通过老虎呐喊的表情,昂首的动作和内心深处复杂的心理变化,表现出面对孤寂和悲凉毫不畏惧、敢于抗争的精神;在赋彩上追求单纯和谐,背景简练概括,用大面积墨层画出夜色的深邃杳然,山野的险峻雄浑,使画面墨气淋漓,富有神韵,焕发出浓重的画派新意,展示了的时代精神。
画虎画人画精神。虎是中华民族比较喜爱的自然物象,虎的雄风和精神也是中华民族不折不挠、自强不息、昂扬奋进的奋斗精神写照。刘明以虎之精神写人之精神,更是自己内心一种个人情感集聚的笔墨生发。虎虎生威、虎虎生气,刘明用手中的画笔,艺术地诠释了时代的奋进精神。也藉此希望刘明的艺术道路与其笔下的虎一样,以虎虎生机迈向新的高点。
本报记者
新闻推荐
“当时雨特别大,一辆公交车出现故障,公交司机冒雨维修。看到此景,我没想太多,跑过去给司机师傅撑起了伞。”7月1日上午,宿州学...
宿州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宿州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