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的小康

拂晓报 2020-06-16 23:36 大字

□汪云海

东方刚刚露出鱼肚白,手机就响了起来,一听这熟悉的声音便知是小妹打来的,原来是约我们姐妹几个一起回娘家。我很高兴,这可是自年初新冠肺炎疫情爆发以来我们四姐妹的首次“组团行”啊!我赶快下楼买了包子和辣汤,风卷残云般地把它们送进肚里,便归心似箭地开上私家车,顺着宽阔的G343高等级公路,向日思夜想的娘家奔驰而去。

小车蹿出城外,有如进入了金色的世界。放眼望去,一望无际的麦田金光闪闪,硕大的麦穗你拥我挤地相互比试着体重和身高,风儿一吹,麦浪翻滚,发出了一阵阵唦唦的响声。我下意识地打开车窗,一阵甜甜的麦香扑面而来,这才是我最熟悉的家乡的味道!不远处,几台不同颜色的联合收割机正在金色的麦海里劈波斩浪,踏浪前行。这些收割机所向披靡,一垄垄麦子被它们不由分说地生吞活剥,化作细碎的麦穰均匀抛撒在田间,只留下沉甸甸的麦粒,而割后的麦茬就像小伙子刚剃过的“板寸”,齐刷刷地那样规整而养眼。田边地头上一群戴着各种太阳帽、太阳镜和防晒衣的农用车的男女司机们也组成了一道靓丽的风景线,他们兴高采烈地等待着刚刚收获下来的胜利果实,然后颗粒归仓。

由于村村都通了水泥路,车子跑起来比箭头还快,转瞬之间便驶入了我故乡。妹妹是个飚车髙手,加上路程比我稍近,已先我一步到达,姊妹几个正站在村头翘首以待呢! 耄耋之年的父母听说我们要来,也早已到路口迎接,看见我们前呼后拥地向他们走来,父母满是皱纹的脸上绽开了笑容。我们搀扶着父母向家走去,一阵诱人的肉香从厨房里飘然而至。进门一看,才知弟弟、弟媳们已经做好了一大桌子色香味俱全的佳肴,正等着我们享用呢!小妹妹唯恐错过这一绝佳时机,掏出手机一阵拍拍拍,一篇抖音制作完毕并发送了朋友圈。侄子在装有柜式空调的客厅里悠闲地看着电视节目,侄孙用“小平板”目不转睛地玩着游戏。目睹此情此景,我的眼睛不知怎么竟湿润了……

那是上世纪70年代,还没有分田到户,也是“黄金铺地,老少弯腰”的麦收季节。父母为了多挣工分,带着一天的干粮和一罐凉水,鸡叫头遍就起床磨镰刀参加队里的麦收。自留地里的麦子全权交给了姐姐和我收割。我们哪敢怠慢,老早就到地里,你一耩子、我两耩子地割了起来。割好的麦还要捆成“麦个子”,用绳子一趟一趟地背回家。那时没有太阳帽,没有防晒霜,家里仅有的两顶破草帽被父母一人一顶戴走了。毒辣辣的太阳晒在我们稚嫩的脸上,汗水很快在脸上结下了一层盐霜。渴了,我们舀起一瓢凉水咕嘟咕嘟地一阵豪饮;饿了,我们咬两口剩馍就一根大葱充饥。看看现今的孩子多幸福呀,他们有爸爸妈妈的疼爱,有爷爷奶奶的呵护,渴了有饮料,饿了有零食。

改革开放后,我们家承包了60亩土地,父亲买了板车、耕牛和毛驴,劳作轻便多了。60亩承包地全部种上了小麦,到了收获的季节,我们望着无边无际的麦田,心里高兴之余也累得腰酸背痛,有时禁不住直想掉眼泪。每到此时,母亲总是微笑着鼓励我们:“眼是孬蛋,手是好汉,别看光干,一会儿割完!”我们在母亲的带领下,一个人揽下几垄麦,蜗牛一般地向前挪动。实在累急了我们就引吭高歌,没头没尾地嚎上两嗓子缓解疲劳。父亲带着两个弟弟用板车把割好的麦子拉到场上,由于中午的麦秸又干又滑,两个弟弟扶着车把困了,结果车把落地,父亲辛辛苦苦装满的一车麦子全部散在了地上,父亲只得一声不吭地重新装车。父亲似乎有使不完的劲,不舍昼夜地苦干着,有时困得拉着板车就打盹了,几次都差点儿栽倒在路上,但他无怨无悔。两个弟弟每人肩上套根麻绳,像两头牛犊儿一样帮父亲拉边梢。麦子拉回来后,父亲和母亲还要把麦穗头铡下来,摊在场上暴晒。父亲套上牲口,用一根树条轻轻地挥舞着,它们在父亲的吆喝声中,拉起石磙耢石在麦秸上一圈又一圈地反复碾轧着。直到麦粒都掉得差不多了,这才开始起场,大家一起动手挑场、聚堆,然后父亲、姐姐和我抄起木锨扬场,母亲戴着草帽用大扫帚打落。这种活儿说起来容易干起来难啊,如果不是亲身经历,怎么会知道过去农民种地有多苦!怎么知道粮食来之不易呢?

1985年,我们家七拼八凑买了一辆四轮拖拉机,后来又买了台简易收割机,基本实现了机械化。全家生活也得到了改善,不仅吃上了白面馒头,还隔三岔五地吃上了猪肉,父亲的小酒杯捏在手里再没停过。低矮昏暗的土坯墙茅草屋也换成了窗明几净的砖瓦房。

这些年,我们家的日子真是芝麻开花节节高,随着孩子们一个个大学毕业,走上工作岗位,家里的收入呈几何级增长,天天吃的都是鸡鱼肉蛋,而且还荤素搭配,营养均衡。住房更是没说的,砖瓦房早就换成小洋楼了。前年,我们又在紧邻新汴河景区和三角洲公园的高档小区买了套精装修的三室两厅住房。那优雅的环境,那高档的装修,那方便的电梯,那将宿州美景尽收眼底的观景平台,真叫富丽堂皇。父母第一次乘电梯上楼,高兴得简直合不拢嘴,连声说:好,好,好,真好!怕是以前的皇上也没住过这么好的房子吧!

祖国的发展让世界瞩目。变化最大的是农村,获得感最多的是农民。我家也和千千万万的中国家庭一样,过上了上辈人想也不敢想的小康生活,我们庆幸,我们赶上了新时代。生活在新时代的每个中国人都有一种发自内心的自豪感和十分自信的幸福感。

新闻推荐

港利社区试水“三社联动”

6月10日,宿州市芬芳公益诗书画研究会党支部书画捐赠暨入驻社区“三社联动”启动仪式,在埇桥区三八街道港利社区举行。市芬...

宿州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宿州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