皖北古柘树

皖北晨刊 2019-06-18 17:12 大字

3月30日,《人民日报副刊》刊登了著名作家梁衡的力作——《徽饶古道坚强树》,文中写到:千年古樟,天火而降,树心掏空,然卓然而立,坚挺至今。自宋以来,俯视大千世界,阅尽人间之变。一棵树,树皮有多少纹路,就有多少个故事;树枝上有多少叶片,就有多少首诗篇。请读懂一棵树吧,这里在考古、在探秘、在复盘历史,在追溯文明。

大家就是大家,我在细细品咂这篇美文的同时,皖北大地上的那两株千年柘树又清晰呈现在眼前。

宿州市高新区玉皇寺旁边,有一株“安徽省一级古树”——柘树。树高约10米,直径约2.3米,树干崎岖嶙峋、千丘万壑、斑驳不平,历史的沧桑与厚重都深深地镌刻在上面。近看它根扎沃土,叶茂枝繁;远观,它遒劲有力,似飞龙腾空欲起。

这株古树,还要从2000多年前说起。传说那时此地爆发瘟疫,近三分之一的人口惨遭厄运,哭泣之声,几遍里巷。御医郑氏,即本地郑氏始祖,悬壶济世,让老百姓用陈艾、夏枯草、紫苏、菖蒲各一把,清水渍,绞取汁,服之,同时辅以针灸,可怕的瘟疫得到控制,后来郑御医因积劳成疾离世。他造福一方百姓,菩萨心肠天地可鉴、日月可昭,当地人按最高的礼节厚葬了他,尊称郑御医为神医。一年过去了,郑氏子孙在忌日那天去烧香祭拜,发现郑御医的坟前长了一株柘树,果如荔枝,酸甜可口。晚上郑御医托梦给他的子孙们,坟前柘树上的果子发酵成酒酿,可强身健体,防御百病。

多年后此地洪水泛滥,都说大灾之后必有大疫,郑家子孙和方圆数十里的百姓靠的就是多年存下的酒酿,度过一劫。后来这株柘树自然也就被当地百姓奉为神树、药王树。2000多年过去了,如今的古柘树,愈发苍翠,生机勃勃,荫蔽一方百姓。

宿州市还有一株古柘树,在埇桥区东南大泽乡镇。这里有一处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涉故台,“涉故台”,顾名思义,陈胜,字涉,就是陈胜原来屯兵所筑的台子。从大泽乡的字面来推断,那时此地低洼,多沼泽。史料记载:陈胜筑台盟誓、点将演武、诛伐暴秦,共筑台72台,古称72连营,涉故台最大。虽然后来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农民起义失败了,可它为公元前207年项羽灭秦主力、刘邦攻入咸阳,推翻了秦朝的统治奠定了基础。

传说后人为了纪念大泽乡起义,就在涉故台的台阶上种下了一株柘树。光阴荏苒,在历史的长河中,这株古柘树没有被湮灭。枝干弯曲一如高新区的那株“有灵性的药王树”,它通体鳞甲,更似苍龙腾空而起。

我还会再访古柘树的,正如梁衡先生所说:读懂一棵树,就是在破解一本自然留给我们的天书,就是在回望人类自身的成长。

况永夫

新闻推荐

凤池社区:关爱孤寡老人

6月15日下午,埇桥区三里湾街道凤池社区组织开展“感恩父爱,情暖邻里”主题活动,通过心理学团辅的方式,丰富社区居民的精神生...

宿州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宿州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