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马田头看“三夏”

安徽日报 2019-06-10 07:18 大字

麦浪滚滚,麦香袭人。在全国产粮大区、有着“皖北粮仓”美誉的宿州市埇桥区,230多万亩小麦喜获丰收,百里沃野呈现一派繁忙景象。

6月1日,记者来到永镇乡张圩村种粮大户张美侠的地边,只见几台大型联合收割机正往来穿梭。机后只留下脱粒干净、被粉碎的麦草和10厘米以内的麦茬,小麦收割后就能直播大豆、玉米。“瞧瞧秸秆粉碎还田后效果。”永镇乡农机服务中心主任权春晓弯下腰,伸手摸一把粉碎的麦秸,又扒了扒收割过的麦茬,向村民介绍说,“这种收种模式,收过就能种,不需要灭茬、旋耕,省心省钱,一播全苗。”

“有了这么好的收种模式,咱们可要抓住晴好天气,集中人财力,成熟一块,收割一块,夏种一块,力争5天收完,10天种完,为秋季丰收打牢基础。”永镇乡党委书记邵友伟的话音刚落,周围就响起欢快的笑声。

小麦割完,3台收割机停在了地头,一直在田头等候帮忙的乡、村党员干部和志愿服务者开着四轮拖拉机,拿着接粮食的塑料布和盛粮食的编织袋,立即赶上来。短短十几分钟,几十袋小麦就装满了一车。“全区今年230多万亩小麦喜获丰收,每亩产量可达520公斤以上,示范田、试验田的小麦将超过600公斤,面积、单产、总产将创历史新高。”埇桥区农业农村局技术推广中心副主任李秦说。

这几天,埇桥区各乡镇、各村自发组织“互助组”、志愿服务小分队、青年民兵突击队等,帮助困难群众午收夏种,不让一个困难户掉队。6月3日,汴河街道杨圩村喜开镰,党员徐明会首先把机子开到了困难户徐明友的地里,一个多小时就把徐明友的9亩小麦收割完。

强户带弱户,大户带小户,志愿搞服务,“三夏”大忙季节,埇桥区人欢机唱,车水马龙,文明和谐,团结互助蔚然成风。农民们高兴地说:“午收夏种看埇桥,不愁种来不愁割,收种全部机械化,农村响起幸福歌。”

新闻推荐

“阳光天使”防溺水宣讲进校园

日前,埇桥区教体局携手宿州阳光天使公益助学中心开展的“阳光天使进校园,防溺宣讲保平安”主题活动来到埇桥区顺河乡,志愿者...

宿州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宿州这个家。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