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同事郑晓峰□张升平

拂晓报 2019-03-13 11:30 大字

在宿州,恐怕没有人不知道郑晓峰这个名字。郑老师是我在符离中心小学的同事。

说郑晓峰是我的同事,其实有点牵强,因为我去年9月调入中心小学时,郑老师恰被安徽师范大学聘为研究生导师,已经人在芜湖了。

郑晓峰从小热爱体育。十七岁那年,他考上安徽省体校,毕业后成为了埇桥区符离镇中心小学一名体育老师。郑老师是一个敬业的人,仅仅一年的时间,他的体育课就被市教体局评为优质课。接着,他设计的课间操又被评为宿州市小学生“校园第一操”。

郑老师更是一个敢于创新的人,他不满足每天平淡的工作和生活,他心里有更大的梦想,他要通过自己的努力,唤醒小学生在体育上的潜能,进而把他们推向更广阔的舞台。他不是一个空头的理论家,而是一个有了梦想就脚踏实地向前疾跑的人。经过慎重的考虑,年轻的郑晓峰选择了田径作为突破口,因为田径运动不需要太多的投入,只要有热爱田径的孩子,和宽敞的运动场地,就可以开展起来。在征得学校领导同意后,郑老师在符离镇中心小学率先成立了全区第一支校园田径队,认真地从各班选拔体质好又有潜力的十几个孩子,开始了持之以恒的追梦之旅。

古人说:知易行难。田径队成立容易,可真正运转起来,却有许多意想不到的困难。郑晓峰没有知难而退,他明白无论做什么,都要付出心血,都不能保证成功。训练过程中,他意识到了自己在专业知识上的缺陷,在训练能力和技巧方面的短板,努力学习是唯一的选择。那时,他才刚参加工作,菲薄的工资几乎都变成了指导小运动员们训练的书籍和光盘。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郑晓峰知道,体育是一项竞技运动,有了书本知识还远远不够,还需要走出去,向名师专家学习。为了提高自己的训练水平,他还自费到全国各地观摩学习。

书柜里的那几百本有关田径运动、运动医学方面的书籍,那一本本笔记,印证了他为了孩子,为了孩子的发展,为了体育运动,殚精竭虑精卫填海般的努力。

纤绳,可断原木;滴水,可穿顽石。郑晓峰的努力没有白费。他的校园田径队成立不到两年的时间,就初见成效,2006年在市区两级举办的田径运动会上,他的小队员们几乎包揽了各个组别的冠军。

郑晓峰作为一名最基层的小学体育老师,永远是一个不惧险阻的跋涉者。事业不论是到了高潮,还是转入低谷,他从来没有想到要放弃。

2007年5月,正在上小学五年级的王春雨在中长跑方面的优秀表现被郑晓峰慧眼识珠般地发现了。那时的王春雨身材还很瘦小,体质也相对较弱,但是她有一种不怕吃苦顽强拼搏的精神,郑晓峰看中的正是她这种不服输的个性。为了掌握第一手资料,郑晓峰给王春雨进行了一次体能测试,但测试结果并不理想。

然而郑晓峰相信自己的判断,只要努力,王春雨一定会是田径场上的一个天才。有了目标就坚定地往前走,这是郑晓峰的风格。根据王春雨的体能情况,郑晓峰制订了一套科学合理的训练计划,有针对性地对王春雨进行体能和技能训练。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在郑老师的悉心栽培下,王春雨终于脱颖而出。2011年2月,王春雨第一次参加全国室内田径锦标赛,就以2分05秒92的成绩夺得女子800米冠军。2016年,王春雨在第三十一届里约热内卢夏季奥运会上,又一鼓作气冲进了女子800米半决赛。王春雨在奥运会上的突破,让郑老师看到了成功的曙光。失败了不气馁,成功了不骄傲。训练没有穷期,汗水铸就辉煌,郑老师和他的爱徒王春雨,目标永远是下一个。

付出了,终会有收获。2018年8月,王春雨在第十八届雅加达亚运会上,一鼓作气为中国队夺得女子800米金牌,这是我国田径代表队时隔24年后再夺亚运会女子800米金牌。王春雨的成功,也是郑老师的成功。正如著名散文家秦岭先生说的那样:是坚持,搭起了开始与抵达之间的桥梁;是坚持,汇成了努力与前行的乐章;是坚持,铸就了价值与意义的丰碑。

郑晓峰成功了。他的学生记住了他的努力;他的朋友记住了他的坚持,他的亲人记住了他的奉献。郑晓峰这个名字,慢慢地开始引起人们的关注。

郑老师,一个在运动场上的追梦者,他对已经取得的成绩,永远不满足,他还要带着他的团队,走得更远。

新闻推荐

宿马园区确保“四经普”入户登记顺利推进

本报讯日前,宿马园区召开第四次全国经济普查登记工作推进会。园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倪志品主持会议并讲话。园区相关...

宿州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宿州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